來源:中國新聞網 | 0評論 | 7333查看 | 2017-06-22 09:40:00
6月(yue)22日,青海(hai)省政府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簽署(shu)戰略合(he)作框架協議,助力青海(hai)打造全國綠色能(neng)源(yuan)示范省。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船重工”)是中國海軍裝備建設的主體力量和國內最強最大的造船集團,在海洋裝備產業、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等四大領域,以及十大軍民融合產業方面,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
中船重工改革辦公室主任張明謙說,青海省地處中國西北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作為聯通南北的主要交通樞紐,又是“一帶一路”節點省份,有著重要的地理和區位優勢。青海省擁有豐富的水、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全省日光輻射在160-175大卡/平方厘米,柴達木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533.9小時,是著名的陽光地帶。察爾汗風能年可用小時最多高達6131小時,是全省風能可用時間最多的地區。因此,青海省可再生能源區位優勢明顯,發展環境良好。
圖:簽約儀式現場
“此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清潔能源利用、多能互補、熔鹽開發、智慧城市和環境工程等領域展開積極合作。”張明謙說,后續也愿意更進一步加強與青海省的全方位合作,促進青海省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示范省。
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李永平表示,2015年,為順應世界能源領域大發展的趨勢,中船重工以格爾木200兆瓦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建設為契機,在“十二五”期間利用海西州得天獨厚的太陽能光熱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發揮光熱發電產業技術創新、裝備研制等方面的能力,切實做大做強光熱產業,推動了央企與地方優勢互補、互利共蠃。同時,通過今天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進一步實現海西光熱產業集群發展,提升光熱產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