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734查看 | 2012-11-19 16:2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國際可再生能源署最近發布了一份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導向簡報,為相關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各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成本下降預測,以指導其政策的制定。
該簡報指出,伴隨技術的進步和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光熱發電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大規模應用的新高潮。當前主流的應用路線為槽式和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絕大部分的商業化開發經驗源于槽式電站。
在假定資本成本率為10%的情況下,這兩種技術擁有相近的LCOE,槽式發電的LCOE約0.20美元~0.36美元/kwh,塔式發電的LCOE約0.17美元~0.29美元/kwh。這是基于平均的太陽能輻照DNI值得出的計算結果,在DNI值特別高的部分地區,其LCOE成本可以降至0.14美元~0.18美元/kwh。
槽式不帶儲熱的光熱電站投資成本目前約在4600美元/kw(28000元人民幣/kw左右),增加6小時儲熱系統后,其投資成本將增至約7100~9800美元/kw,但其熱量利用率和發電量同時獲得較大幅度的提升,度電成本也有較大程度的降低。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在配置6小時~15小時的儲熱系統后,可使其發電量提高40%到80%,但投資成本預計將增至6300美元~10500美元/kw。塔式技術預計將有更大的發展潛力,主要體現在發電成本的下降潛力方面。儲熱系統降低了光熱電站的LCOE,對電網基礎設施建設落后,晚間用電量較大的地區有較大吸引力。
該簡報最后指出,對太陽能熱發電給予政策支持有利于促進太陽能熱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和光熱發電技術的大規模應用。通過政策杠桿的調節,可以吸引更多資本進入光熱發電行業,促使業內加大技術的研發力度,擴大工業化規模化的相關設備組件生產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最終推動光熱發電走向平價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