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報 | 0評論 | 5979查看 | 2017-08-24 17:09:27
東(dong)方電氣集(ji)團(tuan)東(dong)方鍋(guo)爐股份有限公司(簡(jian)稱“東(dong)方鍋(guo)爐”)以雄厚(hou)的技術實力和獨特優勢從激烈的競爭(zheng)中脫穎而出(chu),正式簽訂(ding)哈密熔鹽塔式5萬千瓦(wa)光熱(re)發(fa)電項目聚光集(ji)熱(re)系統和蒸(zheng)汽發(fa)生(sheng)器合同。該(gai)項目是國家能源局確定的太陽(yang)能熱(re)發(fa)電20個示范項目之一,對(dui)促(cu)進(jin)我國太陽(yang)能熱(re)發(fa)電產業發(fa)展具有重大(da)的現實意義(yi)。
從亞洲首個兆瓦級光熱試驗示范電站到國內首個太陽能塔式光熱技術與火電燃煤機組聯合循環發電“光煤互補”工程,首個自主設計、自營出口的科威特SHAGAYA50兆瓦太陽能光熱項目溢流罐成功制造,再到簽訂哈密熔鹽塔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主設備合同,東方鍋爐將光熱發電作為重要戰略性產業布局,步伐從容,蓄勢出發。
原始創新:雄厚技術(shu)實(shi)力保證產品(pin)優異性能(neng)
東方鍋爐結合自身世界領先的熱能動力裝備研發制造優勢,以塔式光熱技術為主線,兼顧槽式HTF系統,開展了高效、高參數、國產化率更高的系統及關鍵裝備研制,不斷降低光熱發電成本、提升系統效率和可靠性,達到國家的光熱示范項目建設目標,持續推動產業發展。
“東方鍋爐早在2009年就開始研發太陽能光熱發電關鍵設備和技術,并將太陽能光熱產業作為公司的戰略性產業進行重點發展,先后參與了國內多個科研性、示范性項目的研發和供貨,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和技術優勢,在光熱發電領域形成了獨特優勢,并得到國內外用戶的認可。”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勇介紹說。
推動新產業快速發展,需要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充足的技術儲備,并擁有大量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和突破關鍵難題。東方鍋爐作為國際著名、國內一流的大型動力主機設備商,經過50多年的發展,深諳能源轉換之道,自身在太陽能光熱領域更是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獨特優勢。
早在2009,東方鍋爐就成立專門的研發團隊開展光熱發電成套技術研究和關鍵設備研制。目前,擁有專業門類齊全、年齡結構合理、學歷高的專職光熱技術研發人員和具有長期工程經驗的工程設計人員,以及光熱關鍵設備制造工藝、材料研究、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專業團隊,并擁有國內一流的光熱關鍵設備制造團隊。
近年來,東方鍋爐通過堅持自主創新,扎實穩步地推進各項研發工作。完成了對各規格定日鏡集成制造和測試運行、鏡場網絡及控制策略研究、鏡場設計軟件開發、鏡場調度軟件開發、吸熱器性能計算軟件開發、光熱電站性能軟件開發、儲熱系統設備集成、熔鹽\水工質換熱器設計制造、水/熔鹽工質吸熱器設計制造等,同時搭建吸儲換熱試驗臺架、搭建大規模鏡場、建設試驗基地對自主技術進行驗證和示范,擁有以塔式光熱發電為主的光島和熱島成套技術和關鍵設備供貨能力。
截至2016年底,東方鍋爐共開展了定日鏡設備、鏡場設計、鏡場控制網絡、吸熱器、儲換熱等光熱關鍵技術共計19個重大科研課題及試驗研究項目,申請發明專利超過20項,實用新型專利超過23項,創造了多個國內首次。
精心設計:引領太陽能光(guang)熱創新應用(yong)新途徑
東方鍋爐在國內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興起之處,創新提出“光熱+”發展模式,積極探索光熱與其它發電方式聯合循環技術,推動新能源與傳統煤電深度融合利用,在行業率先創新提出“光煤互補”應用新途徑。
“創新是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動力。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發展不能只局限于行業本身,可以在更寬的視野、更廣的領域進行開拓,更大范圍發揮新能源的利用價值。”唐勇介紹說。
2014年,山西國金電廠建設了國內首個太陽能塔式光熱技術與火電燃煤機組聯合循環發電“光煤互補”工程,該項目采用了東方鍋爐研發的世界首臺35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和塔式太陽能發電技術,對我國光熱行業及多能互補利用的發展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該項目以山西國金電力兩臺35萬千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鍋爐火電機組為依托,通過塔式太陽能聚光集熱技術與燃煤機組共用發電島實現了可再生能源和常規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
“該項目從(cong)塔式(shi)太陽(yang)能(neng)鏡場(chang)、吸(xi)熱器、太陽(yang)能(neng)與燃(ran)(ran)煤(mei)機組(zu)聯合(he)循環(huan)(huan)等(deng)各關(guan)鍵環(huan)(huan)節進行技術(shu)驗(yan)證,塔式(shi)光(guang)熱發電(dian)技術(shu)具有溫度范圍(wei)寬、熱力系(xi)統(tong)設備集(ji)中、熱力系(xi)統(tong)效率高、可直(zhi)接以(yi)水作為(wei)傳熱工質等(deng)優點,超臨(lin)界循環(huan)(huan)流化床(chuang)鍋爐(lu)燃(ran)(ran)煤(mei)機組(zu)具有環(huan)(huan)保(bao)性好(hao)、機組(zu)效率高、對燃(ran)(ran)料適應性廣等(deng)優勢(shi),本項目將(jiang)二者優勢(shi)充(chong)分結合(he),真正(zheng)實現了(le)清潔(jie)、高效發電(dian),項目與純光(guang)熱電(dian)站相比投資(zi)省(sheng),效率高。”東方鍋爐(lu)股(gu)份有限公司(si)容器市(shi)場(chang)部副部長(chang)王立(li)強介紹說(shuo)。
按照每噸標煤產生2.62噸的二氧化碳,產生8.5千克的二氧化硫和產生7.4千克的氮氧化物計算,50兆瓦中等規模光熱電站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36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約310噸。太陽能補充燃煤電站發電可以減少燃煤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按太陽島服役期25年考慮,所產生的減排效益更加明顯,是真正的清潔高效發電技術。
去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緊接著,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通知》,共20個項目入選國內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并規定了上網電價。國家政策的春風,讓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按照規劃,我國將在2020年底實現500萬千瓦的光熱裝機,一個嶄新的千億級光熱市場大幕將在“十三五”期間開啟。
精益生產:豐(feng)富經驗確保工(gong)程建設如期實現
東方鍋爐大力實施“成本領先”工程,有一套完整的供方管理體系,從供方準入、供方資質考察、供方試制、最終到合格供方。物資采購統一通過東方電氣集團集中采購平臺進行,確保公平公正和價格優勢。
今年5月17日,東方鍋爐首個自主設計、自營出口的太陽能光熱容器設備——科威特SHAGAYA50兆瓦太陽能光熱項目溢流罐成功制造并裝車發運。該溢流罐長46.6米,內徑4.2米,重達184噸,也創造了東方鍋爐有史以來廠內成臺產品體積之最。
該項目采用TSK德國子公司FLAGSOL設計的SKAL-T槽式技術,配備9小時熔鹽儲熱系統。東方鍋爐負責該項目兩臺溢流罐、兩臺膨脹罐供貨。面對制造難度大,項目交貨期短等困難,東方鍋爐充分整合、有效利用制造資源,狠抓生產組織,合理調配人員,多措并舉,深挖潛力,24小時不落地生產,有效突破瓶頸工序,確保了產品順利發運。高效的生產執行和質量保證,贏得了行業巨頭TSK的信任。
科威特SHAGAYA50兆瓦太陽能光熱項目的成功執行,標志著東方鍋爐太陽能光熱產業發展在“一帶一路”市場結出碩果,對東方鍋爐太陽能光熱產業海外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事實上,東方鍋爐在太陽能光熱發電領域早有不俗表現。早在2011年3月,東方鍋爐就為亞洲首個兆瓦級光熱試驗示范電站——中科院電工所八達嶺太陽能熱發電站,提供了光熱核心轉換設備腔體式水工質吸熱器,在調試和運行過程中整體性能很好的滿足了試驗要求,累計運行超4000小時,自投運以來無任何故障,產品性能和質量得到了中科院電工所的高度認可。
為助推第一批光熱示范電站建設順利完成,東方鍋爐與SBP強強聯合,擁有世界上性能最好、性價比最優的Stellio定日鏡技術,可以為業主提供技術先進、品質上乘、服務完善、性能有保證、設備國產化率高的項目解決方案,為業主帶來更好的項目收益和降低技術風險。
事實證明,只有具有豐富工程建設經驗的企業和負責任的企業,才能推動新產業發展行穩致遠。2003年,東方鍋爐成立了工程分公司,經過近15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只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團隊,在全球范圍內執行過多項重點工程,經過電站脫硫、脫硝、除塵、超低排放改造、電站改造EPC項目、太陽能光熱的歷練。目前為止,已順利執行的項目達489項。大量的項目充分鍛煉了項目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形成了一套從項目技術準備、設備物資采購、現場施工管理、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管理的工作流程,為太陽能光熱項目執行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能確保順利完成項目執行工作。
東方鍋爐配備專業的項目管理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