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 0評論 | 4406查看 | 2018-02-26 18:02:00
回首來路,剛剛過去的2017年,你將如何定義?
這是太陽能熱行業默默耕耘、期待破土的一年──太陽能熱發電首批示范項目拉動商業市場初步啟動,多地省級太陽能熱發展規劃接連出臺,不同技術路線探索推進多點開花。
這是光伏發電行業不斷突破、發足狂奔的一年──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1.3億千瓦、2017年發電量首超1000億千瓦時,兩個“億”的突破為年度發展寫下最好注解。
展望征程,已悄然而至的2018年,你又定下了怎樣的目標?
細數行業發展,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時代已觸手可及,分布式光伏發展前程似錦,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推進如火如荼,太陽能領域尖端技術突破成果連連,整體產業發展生機勃勃。
裝機總量、年度發電量雙破億,光伏發電行業碩果累累
“2017年,是我國光伏行業碩果累累、歡慶豐收的一年。”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介紹,“超過85%的光伏企業在2017年實現盈利,行業發展持續向好。”
據國家能源局披露的數據,2017年,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年發電量11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6%,全年新增裝機5306萬千瓦,累計裝機達到1.3億千瓦、同比增長68.7%。
分布式光伏成為2017年最大亮點,全年新增裝機1944萬千瓦,在新增裝機中占比超過36.6%,同比增長370%。尤為引人注意的是,戶用光伏發展勢頭迅猛。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國戶用光伏裝機已超過200萬千瓦、50萬戶,發展增速同比超過300%。
驕人成績的背后,隱藏的是中國光伏人全力以赴的艱辛與努力。他們埋首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推動我國光伏行業穩穩站在了世界光伏市場的最前端。
細數2017年我國光伏行業的技術發展征程,2017年11月,由晶科能源研發的P型單晶PERC多柵電池經過中國科學院太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認證,電池效率達到23.45%,再次打破由我國企業保持的世界紀錄;2017年12月,纖納光電在年內第三次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鈣鈦礦光伏組件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達到了17.4%,為后續實現鈣鈦礦電池產業化應用奠定重要基礎……在手捧獎杯為成績欣喜的同時,我國光伏行業并沒有滿足于低頭狂奔,而是不時駐足、不時審視,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躍升。
將日歷翻回到2017年初,盡管“飛速發展”“分布式元年”等響當當的名頭已向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張開手臂,但日趨嚴重的棄光限電問題日漸更難忽視。想要健康發展,就必須和這一問題正面交戰。
節源、開流并重,國家能源局與相關單位攜手,一系列紓困措施接連落地直擊棄光限電問題。2017年7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甘肅、新疆(含兵團)、寧夏三地因棄光限電嚴重繼續與新增并網指標失之交臂。2017年11月,《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正式出臺,要求“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有效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政策引導力度漸強。2017年12月初,國家能源局部署相關單位建立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依檢測結果安排年度規劃指導規模。
據統計,2017年,我國全年棄光電量7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棄光率達到6%。其中,新疆(不含兵團)、甘肅分別下降9.3和9.8個百分點。棄光限電問題逐漸得以緩解,我國光伏行業正向著更為健康、有序的方向闊步前行。
示范項目建設爭分奪秒,太陽能熱發電行業執著向前
2017年,被業內認為是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歷史上最好且最糾結的一年,歡欣與躊躇交織,希望與艱難并存。
2016年9月,太陽能熱發電上網電價正式公布,總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的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隨之下發,商業市場大門正式開啟。為享受每千瓦時1.15元(含稅)的標桿上網電價,首批20個示范基地都鉚足勁頭,爭取在2018年12月31日以前實現投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2月,在首批公布的20個示范項目中,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5萬千瓦導熱油槽式光熱發電項目的進展最為飛速,太陽島整體安裝作業已經順利完工,電網接入系統方面的工作接近尾聲,太陽島、傳儲熱島和常規島進入分段分系統調試階段,按時甚至提前并網投運已是毋庸置疑。首航節能敦煌10萬千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示范項目進度緊隨其后,按照計劃,其蒸發島土建基礎、常規島汽機廠房主體結構及定日鏡組裝車間都已施工完畢,定日鏡基礎部分預計3月底全部完工,按時投運應該不是難事。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萬千瓦熔鹽塔式示范電站堅持對抗冬施困難,目前已完成主廠房地表以下的澆筑工作,換熱站水泥框架部分也已順利完工。
在密切關注示范項目建設進展的同時,正如原國務院參事、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所說,通過示范項目的不斷推進,并在實際建設、運營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推動整個產業的向前發展,這才是推出示范項目的初衷。
這一年,華強兆陽張家口一號1.5萬千瓦光熱電站一期工程投入試運行,完成了對我國獨創的一套完整太陽能熱技術體系的商業化驗證,探索出了一條真正適合我國環境資源條件的太陽能熱發展之路,為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
這一年,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瓦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聯手,通過多輪測試、調整,進一步提高了瓦克新型硅基導熱油的最高使用溫度和低溫性能,使其更能適應我國冬季的寒冷天氣,有效提升龍騰光熱玉門5萬千瓦槽式光熱電站項目的發電效能。可喜的是,2017年9月29日,這一技術獲得了第23屆全球太陽能發電和熱化學會議(SolarPACES2017)頒發的技術創新獎,填補了亞洲太陽能熱企業在此項殊榮上的空白。
調整、完善邁向發展躍升,太陽能行業奔向更廣闊市場
對于我國太陽能行業來說,無論是光芒耀眼的光伏發電,還是仍在不斷探索的太陽能熱發電,2018年,都將是審視自我、改變提升的一年。從推進行業的長跑、領跑再到健康跑,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的步調將會更加從容。
伴隨我國光伏行業技術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設備性能、電站設計水平及運維水平等也在大幅提升,光伏電站的發電水平與5年、甚至3年前都不可同日而語。近年來,面對光伏行業標桿上網電價的逐年下調,我國光伏企業已做好準備,迎接平價上網時代。2018年1月,相關部門已明確表示,計劃于2018年啟動光伏平價上網示范基地的推進工作,以助推光伏發電行業順利走向平價上網時代。
同時,分布式光伏市場的空前高漲帶來其規模的飛速加快,然而市場化程度低、公共服務滯后、管理體系不健全等因素日漸拖慢行業前行腳步。按照國家相關規劃,為進一步完善分布式光伏的管理體制,充分發揮其在電力利用方面的節能、經濟性和安全性等優勢,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將于2018年上半年全面展開,以探索與分布式發電相適應的電網技術服務管理體系、電力交易機制和輸配電價政策改革,進而推進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作為一項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三高”技術,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每一點進步都注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中國能建西北電力設計院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向陽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的發展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從施工方案設計到項目施工、調試,仍會有很多無法預料的困難接連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太陽能熱發電企業沉下心來,扎實做好示范項目的每一個環節,認真應對技術路線中的每一處隱患,努力為太陽能熱行業的規模化發展積累更多可靠經驗,才能使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真正熱起來,一直熱下去。
我國太陽能行業的2018年,前行道路上必然鮮花與荊棘遍布,機遇與挑戰并存。愿我國太陽能人在曲折道路上仍然勇敢,披荊斬棘中不舍堅持,用不懈的努力與付出打下我國太陽能產業在國際市場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