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收購西門子光熱發電業務 中國廠商的重大機遇
發布者:本網特約:王永明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3評論 | 6492查看 | 2013-01-05 10:49: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離2012年10月22日德國西門子宣布全面退出太陽能業務的日子已經過去將近三個月了,三個月來,對于“中國廠商是否可收購西門子太陽能熱發電業務”這一話題,業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支持收購的觀點認為收購為中國光熱設備生產企業打入國際市場提供了一次絕佳機會,而反對的觀點則認為收購風險巨大,稍有不慎,會陷入不能自拔的泥沼。筆者認為,西門子剝離光熱發電業務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次重大的歷史性機遇。

收購的必要性

  我們知道,國內目前已有不少企業進入或即將進入高溫太陽能集熱管生產領域,這些企業中有的是一些科研院校在集熱管的某些方面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礎上向整管制造業延伸,代表性公司如蘭州大成科技;有一些企業則是從生產中低溫熱水器用真空管,進入高溫發電用集熱管產業的,典型公司如皇明太陽能和力諾瑞特公司。這些企業的產品面臨兩個共同的市場推廣障礙,即大多數未能通過國際權威第三方機構的檢測和認證,幾乎沒有一家的產品未經過大型商業化項目的驗證。

  全球商用光熱發電集熱管市場長期以來被肖特和西門子占據。近年來,全球大型光熱發電項目的招標都設定了通過國際權威機構檢測認證和大型商業化項目驗證這兩道門檻,這使得中國的集熱管廠商只能望洋興嘆,無可奈何。如今西門子宣布退出,這給了中國有實力的集熱管廠家一次難得的收購機會,從而取得參與國際項目投標的通行證。

收購的可行性

  在筆者看來,西門子退出太陽能熱發電業務的原因有二:一是其不看好未來該行業的發展前景;二是其本身的生產成本高企,使得集熱管的銷售價格太高,缺乏競爭力,從而拖累了西門子的整體經營業績。

  我們先說太陽能行業的前景,西門子不看好不等于這個行業的前景真的黯淡,況且過去多少年來西門子看走眼的事情多了。再看第二個誘因,中國的生產成本要比德國低很多。以光伏為例,在德國建造10兆瓦的光伏電站(不含土地成本)造價約為 1700萬歐元,而在中國,2012年第四季度在西北地區建成的大型荒漠并網電站,10兆瓦項目的EPC報價已經跌破8000萬人民幣。光伏電站中多晶硅組件的成本約占總項目成本的60%還多,而歐洲項目所用的多晶硅組件大多是從中國進口,這樣,勞動力成本上的巨大差異即顯現出來。所以,如果中國廠商能收購西門子光熱發電業務,并將其放入國內生產,則可大大降低集熱管的價格,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相對肖特的產品顯現出價格優勢。

  有句俗語叫“落架的鳳凰不如雞”,西門子早期從以色列Solel公司收購這一業務總共花費約4.18億美元,如今三年多過去了,國際太陽能熱發電集熱管市場上上演了一幕幕西門子與肖特雙雄爭霸的好戲,從歐洲到北美,從非洲到南美,從中東到南亞,在這場較量中,肖特公司占盡上風,西門子只能做個“千年老二”,很顯然沒有達到當年從以色列人手里收購時的戰略目標。我們知道,西門子是一家產業結構非常龐大的公司,太陽能光熱業務在其整個業務體系中所占的比例實在小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與其跟肖特在太陽能業務上艱難競爭,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核電、高鐵等更賺錢的業務上去,這也是西門子毅然退出太陽能業務的底氣所在。在此背景下,可以說,太陽能業務在西門子手里較當初收購時有了很大程度的貶值(我們姑且認為當年的收購價格是合理的),所以德國人再也沒法開出4億美元的天價,那么到底是白菜價甩賣還是有條件的并購重組,這要看買賣雙方怎么談了。

  當然,我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收購了西門子的太陽能業務,就可以一勞永逸,從此在國際太陽能集熱管市場橫行霸道,那樣未免太幼稚。但如果從系統集成方面再加以考慮,在業務模式上做一些大膽的創新,也許并購西門子光熱是一步妙棋。

(本文作者系太陽能行業資深人士王永明)


  注:(本文觀點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認同其觀點。本網發布該文章,意在促進業內的交流與溝通,如讀者有更多觀點需要通過本網刊發,可聯系本網工作人員。本網歡迎業內人士就光熱發電的相關熱點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最新評論
3人參與
zjchuaran
西門子在solel的投資前后已近10億美金,盡管在接受后在技術上有所改進,但我們所看到的實物基本沒有大的變化。無論從工藝、結構、材料、封接都和肖特相比有較大差距。而且他們的設備已經落后,除非超低價否則沒有利用價值,更何況以色列距離遙遠,他們在中國授權的專利價值不大,況且他們所使用的玻璃管購自中國,往返的費用也會很高,看來作者還是說了外行話。
2013-01-05 21:13:50
0
wslmwps
作者憑什么認為“中國廠商能收購西門子光熱發電業務,并將其放入國內生產,則可大大降低集熱管的價格,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相對肖特的產品顯現出價格優勢”?就集熱管而言,國內生產成本就低嗎?實際上肖特的售價比國內有些廠家還要低,質量更好,不是什么都國產低價,而且單憑集熱管低價優勢什么時候能賺回哪4.18億美元?
2013-01-05 11:10:04
0
chongchao
此文已拜讀,王兄高見啊!只是國內企業貌似沒有人想著去收購,不知為何
2013-01-05 11:00:19
0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