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Jason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10095查看 | 2013-05-16 16:38: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膨脹系數為5.0的中性硼硅玻璃因其與可伐合金的膨脹系數極為接近而成為槽式光熱發電高溫真空集熱管的關鍵玻璃材料,德國SCHOTT之所以能迅速成長為光熱發電高溫真空集熱管市場的領頭羊,其依賴(lai)的即是5.0玻(bo)(bo)璃的生產工藝,掌(zhang)握(wo)了5.0玻(bo)(bo)璃的生產技(ji)術(shu),即可以掌(zhang)握(wo)玻(bo)(bo)璃金屬完全匹(pi)配熔(rong)封的核心技(ji)術(shu)。

圖:力諾光熱發電高溫(wen)集熱管(guan)(采(cai)用3.3玻璃)
事實上,5.0玻璃最早在藥用玻璃市場開始應用,因其良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其成為藥用玻璃的理想玻璃材料。但這種玻璃的研發難度很大,長期以來一直由國際三大廠商壟斷,分別為德國(guo)(guo)SCHOTT、美國(guo)(guo)Kimble和日本NEG。這其(qi)中唯有SCHOTT一舉進入光熱發電市(shi)場,引領了光熱發電高溫(wen)真空集(ji)熱管的產品升級。
國內玻璃產能雖然依舊嚴重過剩,但實際上是低端產能的過剩,對于5.0玻璃這種技術難度較大的高端產品,國內幾乎沒有一家廠商實現大規模量產,唯有少數幾家也僅僅處于研究、示范和小規模生產階段。
力諾集團高溫熱發電集熱管銷售總監趙厚超在接受CSPPLAZA記者采訪時表示,藥用5.0玻璃與光熱發電集熱管用的5.0玻璃雖然膨脹系數相同,但依然不能適用于光熱發電,發電用集熱管因其工作環境較為惡劣,需(xu)要(yao)承受冷(leng)熱沖擊、日光曝(pu)曬、風吹雨打(da)、酸堿侵蝕等考(kao)驗(yan),因此所用玻(bo)璃(li)(li)需(xu)要(yao)具備(bei)較強的(de)耐(nai)候性(xing),同時,其(qi)對太陽(yang)光應有更高的(de)透過率(lv)、玻(bo)璃(li)(li)的(de)硬度也應更高,在(zai)此基礎(chu)上(shang)同時需(xu)要(yao)達到(dao)5.0的膨(peng)脹(zhang)系(xi)數。這些都是(shi)發電(dian)用集熱管玻璃材料的研(yan)發難點。
據了解,力諾集團目前已完全掌握了5.0玻璃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其已經通過小窯爐試制出了這種5.0玻璃管,并通過了國家輕工業玻璃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的檢測,測得的膨脹系數符合要求。另外,力諾自身的測試結果也表明,其與可伐合金的封接樣品可承受溫差220℃的冷熱沖擊試驗而不破裂,完全滿足光熱電站的使用要求。
目前力諾擁有的成熟生(sheng)產(chan)線依舊是3.3玻璃集(ji)熱管,力諾將(jiang)進一步研發制造適(shi)用于5.0玻璃生(sheng)產(chan)的大型窯爐,未(wei)來伴隨國內光熱發電市場的啟動,力諾將逐步形成4米標準5.0高溫真空(kong)集熱管的(de)規(gui)模化生產能力。
當前,國內多數熱發電集熱管廠商采用的都是3.3玻璃,采用非匹配直接封接、過渡封接、熱壓封接等多種封接方式,由于封接工藝要求嚴格,均采用人工作業,這導致這種玻璃的集熱管的生產(chan)速度十(shi)分緩慢,另(ling)外(wai)由于與金屬(shu)的膨脹系數不(bu)同,其在實際(ji)電站運行中(zhong)的破損率也較高。而(er)采用與金屬(shu)膨脹系數相同的5.0玻(bo)璃,則(ze)有望實現機(ji)械化封接。趙(zhao)厚(hou)超表示,雖然(ran)5.0玻(bo)璃的成本要(yao)高一些,但(dan)由(you)于封接工藝和流程的機械化(hua),其(qi)最終產品(pin)的成(cheng)(cheng)本要(yao)遠(yuan)低于3.3玻璃制(zhi)成(cheng)(cheng)的集熱管產品(pin)。
另一家宣稱已經開發出了這種5.0玻璃的國內廠商為滄州四星玻璃有限公司,CSPPLAZA記者從該公司相關人士處獲得的消息稱,其5.0玻璃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藥用領域,但應用于光熱發電集熱管領域尚在試驗中,其已經與國內集熱管廠商北京天瑞星達成合作,在河北滄州投建大型光熱發電集熱管生產基地。
整體來看,國產的這種5.0玻璃完全匹配熔封高溫真空集熱管尚無實際光熱發電項目驗證,還難以考量這種玻璃材料的實際運行效果。
由于國內光熱發電市場啟動緩慢,導致多數組件設備廠商的觀望情緒濃厚,各集熱管廠商的生產計劃也趨緩。事實上,這正是各集熱管廠商練好內功的大好時機,在光熱發電市場啟動之前,需要做足做好這方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