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782查看 | 2013-06-16 11:3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6月15日,北京,一場小型的光熱發電行業論壇上,來自光熱發電行業的多位企事業單位發表了各自對當前中國光熱發電產業的切身體會和對未來的憧憬。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志峰在會上闡述了他的看法。他表示,光熱發電產業現在可以用“難、黑、亮”三個字來概括,“難”指的是技術難度大;黑指的是光熱發電系統符合黑箱理論(注:“黑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開,又不能從外部直接觀察其內部狀態的系統),難以從海外建成的光熱電站上學到真正的核心技術,需要我們自身摸索前行;同時,他戲稱,“黑”也是對光熱發電一線從業者艱苦從業環境的真實寫照,由于長期身處光照輻射強度大的地區,這個行業的從業者幾乎沒有皮膚多白的人;最后一個“亮”,是指光熱發電的前途是光明的,光熱發電技術不僅僅可以用于發電,還可以用于工業熱利用、熱電聯產等,市場潛力巨大。
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道出了他對中國光熱發電產業的思考,第一,我們要快速而穩健地求發展,避免重蹈光伏產業的覆轍。光熱市場可能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但啟動后我們一定要快速而穩步地推進其產業化,切忌急功近利;第二,光熱發電與傳統的化石能源并非競爭關系,而是融合共生的關系,比如與煤電、燃氣發電都可進行互補發電;第三,政府主管部門應盡快出臺光熱發電的電價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同時,金融機構對光熱發電行業這種新興朝陽產業也應給予更多的支持。
北京天瑞星光熱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步亮用“充滿信心、迎接挑戰”八個字總結了他作為一名光熱發電從業者的真實心態,他說道,盡管我們這個行業現在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但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就可以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光熱發電之路,絕對地照搬照抄國外的經驗會出問題,盲目地一哄而上也會出問題。我們每一個行業的參與者只要扎扎實實地解決好我們各自所處的產業鏈的某一點該解決好的問題,這個產業就一定能成功。
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志豪認為,光熱發電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困難是其成本比光伏高,但這在當前是理所當然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參與全球光伏產業的中國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十分龐大,而參與光熱的國內企業到現在為止依然屈指可數,這必然導致光伏比光熱的成本低很多。沒有低成本優勢的中國光熱企業的參與,光熱發電的成本肯定是難以與光伏相競爭的。國內目前應著手將前期的示范項目先做起來,積累一些項目經驗,鼓勵更多的企業參與海外市場的競爭,從我們自身和海外項目方的接觸來看,中國企業是完全有競爭力的。姚志豪相信,如果國家層面的政策能夠出臺,我們能去建成一些示范電站,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與到這個行業中去,光熱發電將是可以與光伏同臺競技的。
王志峰最后表述了他對光熱發電產業的憧憬:“遠看2050年,全都用的熱發電”,他堅信,光熱發電將在未來的中國能源供應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