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薛黎明:光熱頁巖氣聯合循環前景可期
來源:中國電力報 | 0評論 | 9057查看 | 2013-07-02 14:33:00    
  在新近接受記者采訪時,中海陽集團董事長薛黎明創造性地拋出了讓記者耳目一新的、專屬于中海陽的綠色大能源夢———發展太陽能光熱與頁巖氣、天然氣聯合循環能源項目。

  在新興能源的發展進程上,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理念,也是中海陽多年扎根太陽能領域、領先發展光熱產業而孕育的產業戰略。

  “光熱產業今年下半年必將規模化發展,頁巖氣現在也處于快速發展當中,將這兩個產業結合起來,可實現優勢互補,我們預測,這將成為新興能源領域一個全新的能源利用形式和產業,而中海陽在這兩個領域已經有了相當深入的研究和較為周全的準備。”薛黎明告訴記者。

光熱頁巖氣大發展在即  產業聯合發展條件具備

  將光熱發電和頁巖氣兩大產業 “撮合”在一起,這絕對是新興能源領域開天辟地頭一回,在外行人看來,這需要極大的想象力。

  但在薛黎明和他的中海陽團隊眼中,這顯然已經不是停留在大腦中的想象,甚至不是口頭上的探討,而是對兩大產業深入細致的分析判斷、大量實實在在的科研論證以及在光熱領域已經邁入的實質性步伐。

  薛黎明認為,發展太陽能光熱與頁巖氣、天然氣聯合循環能源項目,至少兩大產業的發展條件已經趨于成熟,尤其是光熱發電產業,下半年國內市場就將快速啟動,而頁巖氣產業,也已進入遍地開花的快速發展期。

  對于許多業外人士甚至是一些業內人士而言,光熱發電仍然是一個陌生的詞匯和領域,即使對長期跟蹤這一領域的媒體人而言,感覺上也是不溫不火的發展現狀。但事實顯然不是。薛黎明對這一產業的定位是:光熱發電產業平靜的表象下面,是風起云涌的發展態勢,甚至可以比喻為黎明前的最后一段黑暗期。

  薛黎明的這種判斷首先來自于國家政策的不斷明晰、具體,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

  2011年,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將光熱發電列為新能源鼓勵類的第一項,也明確了光熱發電產業在國家層面的地位。

  到2012年,形勢更加明朗化。國家能源局在當年印發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15年,太陽能熱發電裝機100萬千瓦,至2020年將達到300萬千瓦。

  到今年,國家出臺的光熱產業政策甚至細化到了具體設備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公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明確列出了太陽能光熱發電行業數十項相關系統、產品、裝備和技術服務。

  而薛黎明告訴記者的兩個具體信息更加清晰地釋放了這一產業即將快速啟動的信號:今年初國家能源局對全國光場進行了一次大范圍調研,著手進行光熱發電的“摸底”;大型能源央企在去年就專門成立了光熱發電部門,開始進行機構和人才儲備。

  “光熱發電市場將大規模啟動,這已是箭在弦上的事情。”再看頁巖氣,作為呼聲已久的新興能源,頁巖氣開發在中國已經進入蓬勃發展期。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已在各自所屬區塊進行頁巖氣的量產。去年底國家進行的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除1塊流標外,其余19塊區域皆“名花有主”。包括電力、油氣甚至是煤炭在內的能源央企表現了極大的開發熱情。

  在這次招標中標多達5個區域的華電集團總經理云公民,今年兩會期間明確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華電在頁巖氣開發的前期投入上,將達到15~20億元。我們現在掌握了一些關鍵技術,人才儲備上也有一定的保障,對于下一步的發展我們是有信心的。”光熱發電與頁巖氣兩大產業的蓬勃發展,顯然為這兩大新興能源的聯合循環發展奠定了產業基礎。

聯合循環優勢互補明顯  發展前景廣闊

  在我國已經出現的能源聯合利用上,有風光互補、風水互補等多種形式,這主要是考慮到風電、光電主要是 “靠天”吃飯,單一能源存在間歇性、不穩定性,不利于穩定、持續接入電網利用,通過能源互補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但中海陽的太陽能光熱與頁巖氣聯合循環項目的精髓顯然還不僅在此,否則也僅僅是風光互補思路的一種拓展。

  “光熱發電與頁巖氣發電進行互補,只是我們提出兩種能源聯合循環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后端利用,即頁巖氣有效開發出來后的利用形式。我們這一戰略的精髓在于前端利用,即開發頁巖氣階段,目前我國頁巖氣開發量很小,大部分處于正待探礦抽取階段,而這一階段需要消耗大量柴油,如果利用光熱發電的能源來進行開發,既節約了能源,又能推動節能減排。”薛黎明說。

  記者獲悉,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頁巖氣開發大國,都是采用壓裂技術開發頁巖氣。

  目前單口氣井的開采需要約15輛壓裂泵車同時作業,而壓裂泵車所需大馬力壓力需柴油發動機提供,保守估計,每年至少需要消耗300萬升柴油。以常規頁巖氣區塊平均10口氣井同時開發為例,年消耗柴油量即達3000萬升,而且柴油需要持續的長距離配送。

  “從降低成本支出和節能降耗的角度出發,通過聚光熱發電技術,能有效聯合柴油發動機,從而成為頁巖氣開發的新的主要壓力動力來源。”薛黎明告訴記者。

  同時光熱與頁巖氣聯合循環在電站發電島的部分可以實現共用,一方面有效降低投資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光熱電站的發電效率,同時在對于頁巖氣輸送問題上,也可以依靠光熱電站將開發出的頁巖氣轉化為電能,實現低成本遠距離能源輸送。

  薛黎明認為這種利用形式的可行性至少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單個頁巖氣區塊   的面積可達上千平方千米,即使區塊內十余個氣井同時開發,仍有充足的空地可供上千兆瓦太陽能鏡場選址和布陣;二是鏡場儲能系統的配置,有利于不同頁巖氣井開發的合理調度和電能及時補充;三是除了已鉆采的井口之外,聚光熱反射鏡可以對新井口的鉆井工藝提供電能,從而降低新井的鉆井費用,更大程度的持續發揮規模效應;四是通過逐步替代進口柴油發動機,將提高重型裝備車輛的核心部件國產化和節能效果,符合國家政策要求。

  “從更長遠來看,廣闊的頁巖氣區塊區域,未來注定也將逐漸城鎮化,開發居民生活集群地,而太陽能鏡場的布局,將提前創造供熱、供氣、供電的生活條件,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薛黎明說。

  很顯然,作為一種全新理念和利用形式,太陽能光熱發電與頁巖氣聯合循環能源項目,在前期頁巖氣開發階段和后期利用消納階段,都是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對此,薛黎明認為,不必擔心。“正如我之前所說,光熱發電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設備制造工藝和產能也具備一定規模,包括我們在內的多家企業,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這一領域進行布局。我們2011年成立的中海陽成都禪德太陽能電力公司,主要就是生產目前技術成熟度高、應用較為廣泛的槽式或塔式聚光熱發電反射鏡。光熱發電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后,后期是驅動蒸汽輪機發電,與傳統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本報記者獲悉,中海陽成都禪德太陽能電力公司的聚光熱反射鏡生產線已經于今年6月5日正式下線投產。

  頁巖氣大規模開發行動已經在全國全面展開,光熱發電產業將全面啟動,相關技術和設備已經整裝待發,當這三個點在合適的時間以最合適的狀態匯聚在一起時,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的新興能源發展史上,將翻開光熱與頁巖氣、天然氣聯合循環利用的全新篇章?答案將很快揭曉。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