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6723查看 | 2013-07-15 17:26: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據(ju)中國(guo)政府網15日消息,為規范(fan)和促進(jin)光伏產(chan)業(ye)健康發(fa)展(zhan),國(guo)務院發(fa)布促進(jin)光伏產(chan)業(ye)健康發(fa)展(zhan)的若干意見。
意(yi)見指出(chu)(chu),把(ba)擴大國(guo)內(nei)市場(chang)、提(ti)高(gao)技(ji)術(shu)水(shui)平、加快(kuai)產(chan)(chan)業(ye)轉(zhuan)型升級作(zuo)為促進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產(chan)(chan)業(ye)持續健(jian)康發展(zhan)的根(gen)本出(chu)(chu)路(lu)和(he)(he)(he)基本立(li)足點(dian),建立(li)適應國(guo)內(nei)市場(chang)的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產(chan)(chan)品生產(chan)(chan)、銷售(shou)和(he)(he)(he)服務(wu)體系(xi),形成有利于(yu)產(chan)(chan)業(ye)持續健(jian)康發展(zhan)的法(fa)規、政策、標準體系(xi)和(he)(he)(he)市場(chang)環(huan)境。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發電(dian)裝(zhuang)機容量1000萬(wan)千(qian)瓦左(zuo)右(you),到2015年總裝(zhuang)機容量達到3500萬(wan)千(qian)瓦以上。加快(kuai)企業(ye)兼并重組,淘(tao)汰產(chan)(chan)品質量差、技(ji)術(shu)落(luo)后的生產(chan)(chan)企業(ye),培(pei)育一批具(ju)有較強技(ji)術(shu)研發能力和(he)(he)(he)市場(chang)競爭力的龍頭企業(ye)。加快(kuai)技(ji)術(shu)創新和(he)(he)(he)產(chan)(chan)業(ye)升級,提(ti)高(gao)多(duo)晶硅等原(yuan)材料自給能力和(he)(he)(he)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電(dian)池(chi)制造(zao)技(ji)術(shu)水(shui)平,顯著降低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發電(dian)成本,提(ti)高(gao)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產(chan)(chan)業(ye)競爭力。保(bao)持光(guang)(guang)(guang)(guang)伏產(chan)(chan)品在國(guo)際市場(chang)的合(he)理份額,對外(wai)貿易(yi)和(he)(he)(he)投融資(zi)合(he)作(zuo)取得新進展(zhan)。
完善電(dian)價和(he)(he)補貼(tie)(tie)政策(ce)。對分(fen)布(bu)(bu)式(shi)光(guang)伏(fu)(fu)發(fa)電(dian)實行(xing)按照(zhao)電(dian)量補貼(tie)(tie)的(de)政策(ce)。根據(ju)資源條件(jian)和(he)(he)建(jian)設成(cheng)本(ben),制定光(guang)伏(fu)(fu)電(dian)站分(fen)區域上網(wang)標桿電(dian)價,通過招(zhao)標等(deng)競(jing)爭方式(shi)發(fa)現(xian)價格和(he)(he)補貼(tie)(tie)標準(zhun)。根據(ju)光(guang)伏(fu)(fu)發(fa)電(dian)成(cheng)本(ben)變化等(deng)因素,合理調(diao)減(jian)光(guang)伏(fu)(fu)電(dian)站上網(wang)電(dian)價和(he)(he)分(fen)布(bu)(bu)式(shi)光(guang)伏(fu)(fu)發(fa)電(dian)補貼(tie)(tie)標準(zhun)。上網(wang)電(dian)價及(ji)補貼(tie)(tie)的(de)執行(xing)期限(xian)原則上為20年。根據(ju)光(guang)伏(fu)(fu)發(fa)電(dian)發(fa)展(zhan)需(xu)要(yao),調(diao)整可再(zai)生能(neng)源電(dian)價附加征收(shou)標準(zhun),擴大可再(zai)生能(neng)源發(fa)展(zhan)基(ji)金規模(mo)。光(guang)伏(fu)(fu)發(fa)電(dian)規模(mo)與國(guo)家可再(zai)生能(neng)源發(fa)展(zhan)基(ji)金規模(mo)相(xiang)協調(diao)。
意見還提(ti)出抑制光伏產(chan)能盲目擴張、加強配套電網建設、加大(da)財(cai)稅政策支持(chi)力度(du)等(deng)要(yao)求。
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發展光伏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規范和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光伏電池制造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光伏電池制造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多晶硅冶煉技術日趨成熟,形成了包括硅材料及硅片、光伏電池及組件、逆變器及控制設備的完整制造產業體系。光伏發電國內應用市場逐步擴大,發電成本顯著降低,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
當前,在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增速減緩、產品出口阻力增大、光伏產業發展不協調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國光伏企業普遍經營困難。同時,我國光伏產業存在產能嚴重過剩、市場無序競爭,產品市場過度依賴外需、國內應用市場開發不足,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技術裝備和材料發展緩慢,財政資金支持需要加強、補貼機制有待完善,行業管理比較薄弱、應用市場環境亟待改善等突出問題,光伏產業發展面臨嚴峻形勢。
光伏產業是全球能源科技和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也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光伏產業當前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既是對產業發展的挑戰,也是促進產業調整升級的契機,特別是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為擴大國內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開拓創新,毫不動搖地推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支持政策,通過市場機制激發國內市場有效需求,努力鞏固國際市場;健全標準體系,規范產業發展秩序,著力推進產業重組和轉型升級;完善市場機制,加快技術進步,著力提高光伏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提升經濟發展活力和競爭力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在擴大光伏發電應用的同時,控制光伏制造總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統籌兼顧,綜合施策。統籌考慮國內外市場需求、產業供需平衡、上下游協調等因素,采取綜合措施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市場為主,重點扶持。發揮市場機制在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優勝劣汰、優化布局以及開發利用方面的基礎性作用。對不同光伏企業實行區別對待,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骨干優勢企業發展,淘汰劣質企業。
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加強政策的協調配合和行業自律,支持地方創新發展方式,調動地方、企業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共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
(三)發展目標。
把擴大國內市場、提高技術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促進光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點,建立適應國內市場的光伏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形成有利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和市場環境。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加快企業兼并重組,淘汰產品質量差、技術落后的生產企業,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技術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給能力和光伏電池制造技術水平,顯著降低光伏發電成本,提高光伏產業競爭力。保持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合理份額,對外貿易和投融資合作取得新進展。
三、積極開拓光伏應用市場
(一)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優先支持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支持在學校、醫院、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居民社區建筑和構筑物等推廣小型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太陽能,結合建筑節能加強光伏發電應用,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支持光伏發電應用。依托新能源示范城市、綠色能源示范縣、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縣),擴大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建設100個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1000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及示范村。開展適合分布式光伏發電運行特點和規模化應用的新能源智能微電網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探索相應的電力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適應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的建設、運行和消費新體系。支持偏遠地區及海島利用光伏發電解決無電和缺電問題。鼓勵在城市路燈照明、城市景觀以及通訊基站、交通信號燈等領域推廣分布式光伏電源。
(二)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按照“合理布局、就近接入、當地消納、有序推進”的總體思路,根據當地電力市場發展和能源結構調整需要,在落實市場消納條件的前提下,有序推進各種類型的光伏電站建設。鼓勵利用既有電網設施按多能互補方式建設光伏電站。協調光伏電站與配套電網規劃和建設,保證光伏電站發電及時并網和高效利用。
(三)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積極妥善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推動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加強對話協商,推動全球產業合作,規范光伏產品進出口秩序。鼓勵光伏企業創新國際貿易方式,優化制造產地分布,在境外開展投資生產合作。鼓勵企業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集聚全球創新資源,促進光伏企業國際化發展。
四、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
(一)抑制光伏產能盲目擴張。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光伏制造企業應擁有先進技術和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新上光伏制造項目應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