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王仲穎: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應對大氣污染
來源:人民網 | 0評論 | 4595查看 | 2013-07-31 14:36:40    
  7月9日,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介紹,按照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70%左右的城市不達標。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pM2.5污染嚴重,一些城市灰霾天數達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

  近日,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穎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大氣污染防治應該注重能源結構調整。“我們應該控制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總量,逐步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只有能源使用和環境和諧發展了,‘美麗中國’才會實現。”

  記者:能否請您談談控制PM2.5與發展清潔能源之間的關系?

  王仲穎:在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費中,化石能源占據主導地位。煤炭與石油等化石能源在加工轉化的過程中排放出大量污染物,造成環境污染。可以說,中國的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能源問題。

  與化石能源相比,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幾乎不會產生污染,應當成為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然而,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占比較小,201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不升反降,由2010年的8.6%下降至8%左右;201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量3.3億噸標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9.1%。在“十二五”前兩年,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累計增幅只有0.5個百分點,實現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1.4%目標的任務艱巨。

  記者:您剛剛提到,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能對防治大氣污染起到積極的作用,可是可再生能源短期較難有大發展,這就成為了一個問題。

  王仲穎: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起步較早,相比我們高比例的化石能源消費結構,即使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速度還是太慢。我們最應該關注的問題是,40年后中國應該什么樣?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否能夠幫助我們實現“美麗中國”夢?未來明確了,我們現在就應該行動起來,美麗中國的實現不能走老路也等不來。雖然中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但與我國電力總裝機相比,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就顯得非常少。以數據為例,2012年,中國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700萬千瓦,風機6083萬千瓦,而當年我國電力裝機容量已破11億千瓦。國外的情形則大不一樣,2012年,德國僅風電加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已占其電力總裝機的1/3以上。

  記者:當下,我國可再生能源似乎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期,風電大量棄風,光伏也遭遇并網難題,您怎么看待這一情況?

  王仲穎:中國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技術不是主要問題。現在阻礙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最大障礙是體制和機制問題,我們現行的電力系統完全是以煤電發展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并網難與電力系統運行模式有著極大的關系。體制上的困境已經使現有的基礎設施,比如電網,沒有發揮出其支撐清潔能源發展的整體優勢功能。

  我國的電力體制情況相對復雜:電力體制改革十年如一日,沒有任何變化;電網輸配沒有分開,實際上配電這部分最應該交給市場去經營,因為其可以有效地吸引民間投資減輕國家的負擔;另外,電力調度目前也依附于電力公司和電網公司,競爭的電力市場還只是一個夢。歸根結底,可再生能源能否發展起來關鍵還是要看電力體制改革。電力體制要怎么去改?下一步怎么改什么時候改?現在都不清楚。

  此外,有人提到,發展可再生能源投入較高,與煤電相比,其競價上網不具備優勢。這種觀點恰恰忽略了一個問題,即煤電后期的環境治理成本。如果把所有的成本加起來,可再生能源必然具備明顯的優勢,至少風電可以與煤電相競爭了。

  記者:和我國相比,發達國家在減少排放、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有何借鑒?

  王仲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要說的是著眼未來的能源戰略。過去的十年,特別最近幾年,許多國家政府紛紛著手進行能源轉型戰略和規劃(路線圖)研究,把可再生能源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搶占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先機,尤其是德國等歐洲國家。比如,德國能源轉型的宗旨是:2050年提供安全的、可支付的和環保的能源。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總量的60%,占總電量的80%, 可再生能源將替代煤發電和核電,在未來成為主導能源。

  從國際經驗來看,政府的激勵政策在新能源發展過程中舉足輕重,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發展理念和戰略。這些政策措施包括激勵性政策,如各種形式的補貼、價格優惠、稅收減免、低息貸款等。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還是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結合國情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體系。此前政府提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并對各地“十二五”期間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考核“開一個口子”,即對各地新增加的水電、風電、太陽能以及能源綜合利用如煤矸石發電等方面的能源消費量將給予扣除,但如何執行、執行效果如何現在仍有待觀察。目前,部分可再生能源審批權已下放至地方,這就更需要一套詳細、科學的發展規劃以及落實目標的配套機制,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科學、穩步發展。總之,政府應該更注重能源轉型和發展戰略的研究。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