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2評論 | 18691查看 | 2013-10-28 16:58: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克林頓基金會氣候行動(CCI)團隊以在中國建設一個50MW的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為典型案例,分析了國內光熱電站的投資和運維成本。
該案例電站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北緯39度36分,東經109度46分),電站規模50MW,帶4小時儲熱,電站運行壽命為25年。電站所在地DNI值為1900kWh/ m2/年。下表詳細介紹了該電站的運行條件及發電量等信息:
表1: 案例光熱電站的技術參數設置
CCI通過對關鍵設備及材料向國內外廠家進行市場價格詢價,設備安裝與工程施工造價依照有關國家工程設計與建設標準估算,核算了建設這一個電站需要的初始投資約為14.56億元人民幣,單位造價29119元/kw。其中集熱場成本占50%,儲熱系統和導熱油系統占22%。工程設計與施工建設成本占10%左右。汽輪發電機等動力部分占總成本的約4%。
表2: 案例光熱電站的運維成本
CCI結合歐洲同類電站的經驗,并結合了國內專家的專業建議,計算得出案例電站的運行維護成本估計為每年2216萬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電站設備一年內正常情況下以及不可遇見的運行維護費用,比如反射鏡和吸熱管的更換、導熱油系統預熱所需天然氣的成本、電站保險費用、反射鏡面的清洗成本等。但該計算未計算廠用電的成本支出。如果廠用電從電網購得,參照內蒙古鄂爾多斯電價水平0.451元/千瓦時計算,每年用于廠用電的購電費用支出約為62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