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330查看 | 2014-03-05 11:3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報告多方面涉及能源電力產業,CSPPLAZA記者從李克強總理的報告中摘錄并整理了所有涉及能源領域的相關內容,以方便讀者閱讀。
李克強在2013年工作回顧部分表示,過去一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任務艱巨而繁重。面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然災害頻發、多重矛盾交織的復雜形勢,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從容應對挑戰,奮力攻堅克難,圓滿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令人矚目的重大成就。
2013能源消耗強度下降3.7%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化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推進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能源消耗強度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3.5%、2.9%。
2013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22.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提前通水,中線一期主體工程如期完工。推進地下管網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油氣和電力輸配網絡。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22.3%。加強民航、水運、信息、郵政網絡建設,鐵路、高速公路運營里程均超過10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到1.1萬公里,居世界首位。
李克強在2014年工作總體部署部分表示,2014年,我國面臨的形勢依然錯綜復雜,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一些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帶來變數,新興經濟體又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更趨激烈。我國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深層次矛盾凸顯,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擋期,到了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同時要看到,我國發展仍處在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城鎮化持續推進,區域發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個時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有基礎也有條件。我們必須防微慮遠,趨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
節能環保將獲中央預算內投(tou)資(zi)
把投資作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再推出一批民間投資示范項目,優化投資結構,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合理增長。中央預算內投資擬增加到4576億元,重點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重大水利、中西部鐵路、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發揮好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將加快中西部地區能源基建
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持。提高產業發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從業。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中西部地區城市群和城鎮發展后勁。優化東部地區城鎮結構,進一步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
新能源新材料需趕超先進
產(chan)(chan)(chan)業(ye)(ye)結構調整(zheng)要(yao)依靠改革,進(jin)(jin)退并(bing)舉(ju)。進(jin)(jin),要(yao)更加積(ji)極有為。優先發(fa)展(zhan)生(sheng)產(chan)(chan)(chan)性服(fu)(fu)(fu)務(wu)(wu)業(ye)(ye),推(tui)進(jin)(jin)服(fu)(fu)(fu)務(wu)(wu)業(ye)(ye)綜合改革試(shi)點(dian)和示范(fan)建設,促進(jin)(jin)文化創意和設計服(fu)(fu)(fu)務(wu)(wu)與相關(guan)產(chan)(chan)(chan)業(ye)(ye)融合發(fa)展(zhan),加快(kuai)發(fa)展(zhan)保險(xian)、商務(wu)(wu)、科技(ji)等服(fu)(fu)(fu)務(wu)(wu)業(ye)(ye)。促進(jin)(jin)信息(xi)化與工業(ye)(ye)化深度融合,推(tui)動(dong)企業(ye)(ye)加快(kuai)技(ji)術改造、提升精(jing)準管(guan)理水(shui)平,完(wan)善設備加速折(zhe)舊(jiu)等政策,增強傳統產(chan)(chan)(chan)業(ye)(ye)競爭(zheng)力。設立新(xin)興產(chan)(chan)(chan)業(ye)(ye)創業(ye)(ye)創新(xin)平臺,在新(xin)一代(dai)移動(dong)通(tong)信、集成(cheng)電(dian)路、大數據、先進(jin)(jin)制造、新(xin)能源、新(xin)材料(liao)等方面(mian)趕超先進(jin)(jin),引領未來產(chan)(chan)(chan)業(ye)(ye)發(fa)展(zhan)。
鋼鐵玻璃行業要嚴控產能
退,要更加(jia)主動有序。堅持通過市場(chang)競(jing)爭實現優(you)勝劣汰(tai)(tai),鼓勵企業(ye)兼(jian)并重組(zu)。對產(chan)能(neng)嚴(yan)重過剩行業(ye),強化環保(bao)、能(neng)耗、技術等標(biao)準(zhun),清理各(ge)種優(you)惠(hui)政策,消化一(yi)批存(cun)量(liang),嚴(yan)控新上增(zeng)量(liang)。今年要淘(tao)汰(tai)(tai)鋼鐵2700萬噸、水(shui)泥4200萬噸、平板(ban)玻璃3500萬標(biao)準(zhun)箱等落后產(chan)能(neng),確(que)保(bao)“十二五”淘(tao)汰(tai)(tai)任務提前一(yi)年完成,真正做到壓(ya)下來,決不再(zai)反(fan)彈(dan)。
堅決向霧霾等環境污染宣戰
出(chu)重(zhong)拳(quan)強(qiang)化污(wu)染防(fang)治(zhi)。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qu)域(yu)為重(zhong)點(dian)(dian),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ru)顆粒物(PM10)治(zhi)理為突(tu)破口,抓住產業結構(gou)、能源(yuan)效(xiao)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huan)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zhong)共同參(can)與(yu)新機制,實(shi)行(xing)(xing)區(qu)域(yu)聯防(fang)聯控,深入(ru)實(shi)施(shi)大氣污(wu)染防(fang)治(zhi)行(xing)(xing)動計(ji)劃。今年(nian)要(yao)淘汰(tai)燃(ran)煤小鍋爐5萬臺,推(tui)(tui)進(jin)燃(ran)煤電廠脫硫改(gai)造(zao)1500萬千(qian)瓦、脫硝改(gai)造(zao)1.3億(yi)千(qian)瓦、除(chu)塵改(gai)造(zao)1.8億(yi)千(qian)瓦,淘汰(tai)黃標(biao)車(che)和老舊車(che)600萬輛,在(zai)全國供應(ying)國四標(biao)準(zhun)車(che)用柴(chai)油。實(shi)施(shi)清潔(jie)水行(xing)(xing)動計(ji)劃,加強(qiang)飲用水源(yuan)保護,推(tui)(tui)進(jin)重(zhong)點(dian)(dian)流域(yu)污(wu)染治(zhi)理。實(shi)施(shi)土壤修復工(gong)程。整治(zhi)農(nong)業面源(yuan)污(wu)染,建設美麗鄉(xiang)村。我們要(yao)像對(dui)貧(pin)困宣戰一樣,堅(jian)決向污(wu)染宣戰。
民資進能源將進一步開放
制定非國有資本參與中央企業投資項目的辦法,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實施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更多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為民間資本提供大顯身手的舞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
繼續鼓勵新能源產業發展
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今年能源消耗強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都要減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加強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勘探開采與應用。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實施建筑能效提升、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發展清潔生產、綠色低碳技術和循環經濟,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強化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加快開發應用節能環保技術和產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生機勃勃的朝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