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廖宇:反對特高壓要弄清楚十個概念
發布者:廖宇 | 來源:新浪財經 | 0評論 | 6314查看 | 2014-04-03 13:19:13    
  再度聚焦特高壓工程,上還是不上,似乎是亟待一錘定音的事。但是,媒體和公眾到底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專家們辯來辯去的專業名詞,是不是真是防止民眾和媒體參與到特高壓這種大工程的決策的天然障礙?為此,我們需要在真正有效的激辯特高壓之前,厘清絕對不能混淆的概念。

  3月23日的央視“對話”節目,播出了一期“激辯特高壓”的節目,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一時間社會輿論和媒體再度聚焦特高壓工程。上還是不上特高壓,似乎是亟待一錘定音的事。因此同為電力系統卻又是在國外電網公司工作的從業人員,也受到媒體邀約來發表意見,“支持”還是“反對”,當有一處既不利益相關又具備專業性的聲音。


  但是一個細節不禁讓人對這場媒體推動的爭論的效果捏把汗:在對話節目打出的字幕里,嘉賓提到輸送電量500億千瓦時的時候,配上的字幕卻是500億千瓦/ 時----這并非是吹毛求疵,而只是此次電視辯論的一個縮影,因為里面實在是充斥著太多似是而非混為一談的概念混淆和邏輯錯誤。

  人們不禁要問,在媒體動輒質疑壟斷和陰謀的時候,又有誰來質疑媒體:激辯特高壓,媒體和公眾到底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那些專家們辯來辯去的專業名詞,是不是真是防止民眾和媒體參與到特高壓這種大工程的決策的天然障礙?

  無論贊成還是反對的人們都必須承認:我們首先要讓人們發聲音,但更重要的是,是發出正確的聲音,是可以互相溝通的聲音,是能夠促進理解和做出結論的聲音。

  為此,我們需要在真正有效的激辯特高壓之前,來厘清十個絕對不能混淆的概念。

  一  特高壓和分布式能源并不是對立的概念

  很多人在質疑特高壓的時候,都會提到分布式新能源,似乎特高壓和分布式是死敵,發展了特高壓,分布式就沒戲了。這是一個巨大的誤區,當然也是因為目前中國新能源的安裝比例還不到8%,無法預見未來的變化。事實上,以德國為例,新能源發電比例已經超過20%,局部地區已經超過35%。

  在新能源比例高到一定程度后,在天氣條件特別好的時候,風力和光伏發出的多余電量不斷“倒灌”到高壓輸電網內,迫切的需要被傳輸到更遠的負荷中心去。而目前在德國電網存在的巨大問題就是輸送能力不足,電網建設嚴重滯后新能源的發展----能源轉型,電網先行,應該說這是德國大力發展分布式新能源帶給人類最寶貴的經驗。

  因此,特高壓作為充分的輸電可能,應當是與分布式能源建設放在電網建設這個整體框架下宏觀同步互相促進的手段之一,它們之間既沒有水火不容的敵對,也不該有先來后到的親疏。他們就像自行車和汽車一樣,個人局部選擇可以差異化,但行業發展顯然是共融的。

  二 特高壓工程造價及經濟效益分析并不等同于特高壓電網整體效益分析

  特高壓之所以引起公眾恐慌性的質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聽說”其工程造價很貴,貴的嚇死人。于是就有正反方的專家出來列舉一些數字,比如1000千伏的特高壓每公里造價是500kV超高壓的2.8倍,但是可輸送的功率理論可達4倍,進行經濟效益的論證。

  但無論正反方,似乎都只把目光聚焦到某個特高壓工程本身,但正如人們不會因為汽車比自行車貴就不買自行車一樣,考慮一個工程需要的也許只是數字,但針對一個系統的建立,我們需要更廣闊的的考量維度。新能源發展最大的問題是不穩定,如果為了真正做到自給自足,需要針對該地區負荷強度調高安裝容量配比,比如風力一般為1比4,光伏要到1比7甚至更高,這樣才能在風不那么大光不那么強的時候依然能滿足該地區的電力供應。

  但在如此設計的整體電網一旦遇到自然條件充足或者異常超出時,多余配置的發電容量就會源源不斷的生產多余電力,這就需要輸電網層面把這些電力從一個地區輸送到另一個地區,甚至從一個國家輸送到另一個國家,通過“洲際電網”來實現全球風力和光照資源的最佳調控----也許這聽上去天方夜譚,但誰又會否認這不是未來的可能?

  在這樣的國際化背景下再去打量特高壓,如果中國利用我們的工程實踐經驗積累人才和技術,并積極推動這些技術參與全球范圍內競爭,所取得的收益又豈是用便宜和貴可以來簡單衡量的----能源全球互聯網,這才是能源戰爭最后的決戰之地。

  三 特高壓直流與特高壓交流并不是競爭關系

  這次央視對話節目在信息普及方面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民眾現在知道了,特高壓有交流和直流之分。但是二者到底有和區別呢?某些出場的專家告訴大家的是,特高壓直流輸電沒有爭議,但是交流爭議很大,給人的感覺好像是直流比交流好,不能上交流。這種簡單的形而上分類是極其偏頗的,因為對于不同的輸電距離、網絡要求和能源配置情況,只要在充分的各種數據支撐下人們才能具體分析,交直流哪個方案更好。

  而在人類科學歷史上,關于交直流的爭論已經有很多次,但實際上最后的結果往往只是證明,兩者各有優劣,它們不是競爭而是相輔相成。這里我們不需要從專業角度深入展開,但正如有人舉例說明特高壓直流是一條全封閉的點對點高速公路,其優點是更安全輸送量更大,但如果這條線路發生事故,其巨大的運載量何去何從?是不是需要其他的交流線路作為補充?或者我們需要靈活調整運輸方向怎么辦?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承認特高壓輸電的必要性,卻又用投資巨大來封死特高壓交流的可行性,這并不符合科學進步的趨勢----如此說來我們也應該拒絕5G通信網絡,取消航空探月。

  四  特高壓與大停電并無直接因果關系

  “對話”節目此次最失敗的地方,就是弄了個停電3分鐘出來演示,似乎特高壓就會造成我們大停電。這已經不是牽強附會,而是張冠李戴。停電的可能有很多,小區變壓器爆炸家里漏電跳閘都有可能導致停電。特高壓交流固然會對電網安全帶來一些新的挑戰,但特高壓與大停電并無因果關系,不能給公眾以這樣的感覺:哦,上了特高壓,就會全國大停電。

  如果是這樣的邏輯,現在我們有超高壓,是不是就會上海或某個城市大停電?事實上,電網的安全體系里,很重要的一個準則就是N-1原則,即電網任一線路或變電設備斷開,不會影響全網供電可靠和造成設備危害。這一原則在任何電壓等級任何地區都必須遵守,因為這是人類設計電網的基本前提。而歷史上之所以有比較大的停電事故,恰恰都是因為巧合加不幸、例外加不足,從而越過了N-1可以控制的范疇而變成了N-2甚至N-3的情況,才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但是,這種因為提高電壓等級而面臨的安全風險,在我們1972年修建劉家峽330kV超高壓、1982年平頂山-武昌500kV超高壓線路的時候都曾遇到,在一個新的電壓等級網修建完畢之前系統整體穩定的確會受到影響,但這恰恰說明我們應該在電網規劃層面對整個特高壓交流互聯網做更加堅強的網架設計,從而達到保障供電可靠性的作用----所有人都必須承認,快速駕駛的汽車一旦闖紅燈后果不堪設想,但我們不能由此認為準駕速度高的道路上汽車闖紅燈的概率就一定高于準駕速度慢的道路。

  相反,我們更應該在道路設計、信號管理和事故防備上做更多更深的研究和設計----而這,毋庸置疑是全世界電力工業工作者共同的夢想和付出。

  五 特高壓在新能源發展戰略背景下不能再依靠歷史經驗作為判據

  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老專家在分析特高壓的時候,會拿過往歷史經驗舉證,說明特高壓曾經有建設過后又放棄,因此中國不必重蹈覆轍。作為年輕一代的國際化電力工作者,我們不得不指出這樣的觀點是因循守舊無法與時俱進的。

  中國電力建設前幾輪的發展,帶有很強的后發性和學習性,因此這個年代成長起來的從業人員已經習慣了研究-復制-突破的思維定式,不敢面對更開放的電力格局。國網現在已經是一個年最高負荷已達700多GW的大電網,已經不是2000年左右那個只有100多GW的弱小電網,今后各大區域之間的電力流動與往時不可同日而語,動輒將以數十GW計,這豈是自然功率僅有1GW左右的500kV線路所能承受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