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Jason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5103查看 | 2014-04-16 17:52: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DLR作為光熱發電核心裝備如反射鏡、集熱管等產品的國際權威檢測機構,廣受行業認可,是相關制造類廠商打開市場銷售之門的第一把鑰匙,進行DLR檢測并獲得較好的檢測結果意味著該廠商的產品技術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具備了推向市場的基礎條件。
但需要理性認識到的是,由于DLR檢測目前采取的是廠商送檢而非抽樣檢測的方式,其檢測結果并不能完全反映相關廠商整體的生產制造和品控能力,即檢測結果并沒有普遍代表性。
DLR作為檢測機構,其不管受測樣品的來源是否是送檢廠商的自產產品或是否是抽樣樣品,其僅僅負責提供一個公正的測試結果。對于欲檢測的裝備制造商而言,其為獲得較好的檢測結果,基本上都會首先通過自檢選出性能最好的產品進行送檢,最終的檢測結果顯然僅僅代表了該廠商所能達到的較好的生產水準,而不能代表其平均的產品制造水準。
為使檢測結果具有普遍代表性,引入抽樣檢測機制顯然能夠解決這一問題。DNVGL作為國際領先的認證機構,其推出的一項服務即為廠商提供抽樣認證服務,比如一家中國集熱管廠商需要進行DLR檢測,DNVGL會前往該廠對其產品從生產線或者倉庫隨機抽樣,并全程負責把樣品送往DLR檢測,這樣就保證了數據的普遍代表性,使檢測數據可以反映廠商的整體品控能力,對采購方更具參考價值,尤其是對用量非常龐大的集熱管和反射鏡部件的大項目,這樣的抽樣檢測程序就顯得更有必要。
但DNVGL中國區CSP業務負責人王永明在推廣這項業務時卻發現,其提供的這項服務根本沒有市場。原因很簡單,如果做了抽樣,雖然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普遍代表性,但卻基本無法保證產品獲得較好的測試結果。這主要是因為國內反射鏡集熱管廠商的生產線大都在近一兩年內建成并具備投產能力,有的甚至尚未建成即已獲得測試結果,其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根本難以保證,因此其不可能選擇這樣的抽樣檢測。王永明對CSPPLAZA記者表示,“經過抽樣的測試結果在進行設備采購投標時更具說服力,但這一優勢在很可能獲得不好的測試結果的前提下喪失殆盡,只有那些對自己的產品有充分信心的廠商才可能接受這樣的抽樣測試。”
對關鍵裝備制造商而言,從生產線安裝完成到進行調試,再到試生產,最后到實現規模化生產,需逐步提升產品的成品率和穩定生產能力,削減次品率,最終實現穩定的出貨能力。對于國內廠商而言,由于當前普遍沒有大額訂單支持其生產線的正常運轉,其就無法真正實現規模化生產,當前其進行DLR檢測的樣品基本上都可以理解為是試生產或小規模生產階段的出廠產品。而對于光熱電站開發的現實市場需求而言,其需要的是大規模生產的支持,而小規模生產和大規模生產之間的產品質量必然又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當前國內已獲得DLR檢測的絕大部分廠商的產品測試結果并不能代表其未來規模化供貨能力形成后的產品性能。由于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的市場條件,也就無法塑造有強大自信的、可以接受抽檢方式的廠商。
據CSPPLAZA記者了解,以海外光熱發電項目設備采購招標為例,其對核心裝備供應商的產品供貨能力考核十分嚴格,即便你手握抓人眼球的DLR測試數據,仍需通過采購方的種種考察,如部分采購方可能會對供貨商的工廠進行實地考察,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特別是對沒有多少實際項目業績的國內廠商而言更是如此。
無論如何,對于國內相關設備制造商而言,獲得DLR對其產品出具的一份漂亮的檢測報告都是打開市場的關鍵一步,沒有了這個前提,你就沒有獲得大額訂單的可能性,沒有大額訂單維持生產線的規模化生產,穩定的產品出貨質量就無法實現。在當前環境下,我們必須時刻警醒自己的是,真正形成良好的、穩定的產品生產能力和品控能力才能真正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