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0評論 | 4698查看 | 2014-07-23 09:35:50
在谷歌公司的太陽能停車棚里,棚頂是大面積的太陽能光伏板,而棚底下則停著很多電動汽車,把太陽熱能轉化為汽車的養料。而在丹麥的部分居民區里,也在屋頂上架設太陽能板為自己發電。這些環保的方式都值得提倡。
人類在汽車、發電等領域使用清潔能源,是為了確保生態環境的可持續。聯合國發布的《2014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呈上升趨勢。1990年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長近50%。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達到322億噸,從2000年到2011年排放量增加了35%;發達地區的人均排放量為每人每年11公噸,而發展中地區為每人每年3公噸。
如果世界各國能把投入軍備競賽的金錢和精力用于開發清潔能源領域,無疑,這個世界將會更美好。美國總統奧巴馬曾說,“21世紀將是新能源的時代,誰掌握了新能源核心技術,誰就能在全球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然而,全球的清潔能源開發需要彼此協作。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美國智庫皮尤最近公布了一份報告顯示,“2011年美國清潔能源投資總額重奪全球第一位,而此前兩年,中國清潔能源投資總額一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事實上,中國和美國對新能源領域的發展都非常重視。
早在2010年10月,中國國務院就把新能源產業作為培育和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3年1月,《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正式發布,明確2015年的能源發展目標是: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加快建設山西、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新疆五大國家綜合能源基地。
據規劃,到2015年運行核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規模1800萬千瓦。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到2015年,風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1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300萬千瓦。
但中國目前最欠缺的就是能源科技創新投入不足,自主創新基礎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和先進大型裝備對外依賴程度較高,能源裝備制造整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中國的電池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差距就很大。
特斯拉汽車公司創始人兼CEO埃倫·馬斯克對媒體表示,特斯拉有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是日產LEAF的2倍。如果繼續革新電池技術,Model 3電動汽車的續行里程有望達到320公里,售價約為3.5萬美元。“制造火箭的技術是讓東西變得更輕,讓空氣動力學更高效,這些技術可應用到汽車領域。”
而且在上個月,馬斯克宣布免費授權特斯拉相關專利,包括寶馬和尼桑在內的公司都已與特斯拉接觸,洽談合作事宜。特斯拉還計劃在美國建設超級鋰電池工廠,所生產的鋰電池,不僅供應特斯拉電動車,還將供應給太陽能發電、能源儲備等多個行業。日本松下公司將成為電池工廠的合作伙伴,松下有可能向工廠投資2億美元。
早在2011年,美國能源部就公布了推動電動汽車普及的計劃,撥款500萬美元用于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和充電站的建設,未來三至五年撥款1.75億美元以上,加速先進汽車技術的開發。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還與谷歌合作,推出一個涵蓋全美電動汽車充電站和充電樁的數據庫,消費者可以通過谷歌地圖獲得位置,并獲得駕駛路線。
中國在2014年7月21日通過國務院文件宣布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但國內的現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還不成熟,自主品牌較為弱小。目前財政補貼主要支持國內企業,不支持包括特斯拉等外企。
其實,如果是對環境和公眾有利的事情,誰說不可以奉行“拿來主義”?外資可以通過技術入股的方式,通過建立合資企業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大范圍應用。國家財政也應當加大對清潔能源技術的資助力度,資助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先進技術研發與示范項目。
在美國,國家能源部會在“核能大學研究計劃”NEUP 框架下,為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提供資助,用以開展下一代核能技術和現有技術的升級換代。某些州還會出臺法案,加利福尼亞州就要求在2020年前確保全州的電力供應來自新能源。
中國在能源富集區,比如山西、內蒙古、新疆等地,完全可以出臺類似的政策,以貸款擔保和減免稅的方式,支持太陽能牧場發電站的建設。在沿海地區除了布局核電項目以外,還可為風電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風輪機、齒輪箱和發電機等系統設計與研發,加速海上風電的部署。或者與丹麥等風電王國合作,逐漸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供應。
中國當前出臺的新能源規劃很多,但缺少具體的企業和項目支撐。美國有谷歌,日本有松下,中國就缺少技術開發的領軍企業。而且國外的政府對新能源領域的資助,很多是通過對個體項目的資助,以點帶面來推動整個產業發展。畢竟,產業的進步需要領軍企業的推動。
美國的目標是2035年清潔能源供應達到80%,中國目前的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還是過高。如果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能在清潔能源的應用上互相支持和協作,全球環境都將為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