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6049查看 | 2012-07-17 09:03:00
黃鳴B面:宏大夢想照不進現實
夢想和現實的差距是一步之遙還是千里之外?
6月17日在巴西舉行的“里約+20”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邊會上皇明太陽能集團董事長黃鳴(微博)發布了自己新的全球“夢想”——5年建5萬個全球連鎖氣候改善商城。
這已不是黃鳴第一次提出這樣帶有全球色彩的夢想了。
從2002年起,黃鳴開始構思建造太陽谷——太陽能浴室、太陽能學校、太陽能住宅……從鄉村到城市,滿滿都是太陽能,這是黃鳴提出的Mepad (微排智慧集成系統及解決方案)的“微排城市”樣板。
除此之外,黃鳴愛上了一切與氣候變化或者環境相關的國際性大會以及追求一些全球榮譽。
但對于黃鳴而言,一面是高談闊論的夢想與榮譽,而另一面卻是殘酷的現實。
6月27日,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微博)(以下簡稱皇明太陽能)IPO有關申請突然被“終止”,這已是皇明太陽能第三次折戟資本市場。
2007年,其準備奔赴海外上市,但被迫擱淺;2010年1月,其又轉投國內A股市場,但因遭遇經銷商揭發“偷稅”,上市計劃再次被迫暫停。
陰霾持續籠罩著那片黃鳴用“太陽夢”堆砌地位于山東德州的“太陽谷”。
一時間,“政商勾結”、“低價圈地”和“太陽空谷”等諸多方面的質疑讓皇明太陽能應接不暇,但其一直都三緘其口,對一系列傳聞一概否認。
但面對各種質疑,黃鳴終于在微博上表示,其將于7月20日下午14:00在中國太陽谷(德州)發布白皮書。他將直面質疑。同時,皇明也決定召開重大全球發布會。
皇明太陽能營銷總監王久偉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切有關皇明的問題都將在大會上得到解答,請耐心等待。”
然而事實上,黃鳴從太陽谷開始的“太陽夢”并不好做。
本報記者從皇明太陽能北京、蘇北和安徽等地經銷商了解到,黃鳴全球各地宣傳從事所謂的全球太陽能產業,真正能在市場上看見的產品和賺錢的也僅有太陽能熱水器。
蹊蹺的國際太陽能協會副主席
6月15-18日,皇明太陽能董事長黃鳴跟隨阿拉善SEE基金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和創綠中心等組織機構共赴里約參加了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里約+20”企業可持續發展論壇邊會。
其實這并不是黃鳴第一次參加國際性會議了。
2000年,黃鳴應邀參加了由聯合國(微博)組織的中美可再生能源發展論壇,這是他第一次在國際重大場合宣揚自己的理念。
從這次會議開始,黃鳴便成為了國際環保會議的新寵。2009年,受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WWF(世界自然基金會)、REEEP (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伙伴關系計劃)等國際環保組織的邀請,參加了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副首席代表李琳對本報記者表示,“作為NGO組織我們是非常鼓勵和支持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們也希望中國的企業能夠走向世界。”
此后,黃鳴又受邀參加2011年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但是他并沒有選擇“南下”,而是選擇“北上”,奔赴瑞典領取被稱為另類諾貝爾獎的 “優秀民生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
據了解,該獎是由瑞典籍德國慈善家雅各布(Jakob·von·Uexkull)出資成立于1980年的基金會頒發的,用于表彰他認為被諾貝爾基金會所忽略的獎勵范疇。
根據“優秀民生獎”基金會(Right livelihood award foundation)官方資料顯示,黃鳴得獎的原因主要可以歸于兩點:一是,由黃鳴作為太陽能行業的第一位全國人大代表積極推行了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二是德州“太陽谷”的建設。
事實上,除了在國際環保會議上拋頭露面以外,黃鳴還積極打響自己在國際太陽能業界的聲譽以及影響力,他經常帶著自己的“太陽谷”理念奔赴全球各地。
2008年,黃鳴也如愿以償成功提名為國際太陽能協會(ISES)副主席。2009,他繼續連任并稱自己在負責國際太陽能行業標準的制定。自從有了這個頭銜之后,黃鳴參加任何活動都將其放在身份的最前面。
根據記者調查,國際太陽能協會(ISES)成員包括了太陽能企業、研究機構(新能源研究、建筑研究、電力研究、自動化研究)、其他公司(文化旅游機構、設計公司、項目公司、咨詢公司、期刊發行公司)、商業協會、大學(北歐、非洲、新加坡等地),以及專門負責太陽能展覽的展會商(以下簡稱會展商)等。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其中太陽能企業占26.6%、研究機構26.6%、其他企業15.6%、商業協會占10.9%、大學占10.9%,以及會展商占9.4%。
“其實,ISES就是一個銷售市場網絡的機構,開展許多的商業交易會。”一位接近該機構的德國太陽能設備巨頭SMA公司一位高層向本報記者透露,盡管該機構是一個非政府組織,也確實有一些太陽能公司和智庫,但它是一個游說性質非常強(“lobby-active”)的組織。
“太陽谷”之幻夢
其實,無論國際還是國內,真正“捧紅”黃鳴及其皇明太陽能的還是在于前述“太陽谷”。
1994年作為技術員的黃鳴設立了德州新源太陽能技術研究所,開始經營太陽能熱水器、爐具、電源等產品,隨后在1996年便又成立了山東皇明太陽能有限公司。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黃鳴依靠公司的太陽能熱水器成為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從2000年起,黃鳴以及其所掌控的皇明太陽能便開始了大規模地打造全球“太陽谷”以及關注房產和建筑。
2000年,黃鳴提出“微排地球戰略”。他規劃通過整合利用以太陽能為主的各種潔能解決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對家居、酒店、工廠以及城市各個方面,進行節能改造與管理,實現用戶在生產生活中的各種能耗排放達到微量,甚至零排放。
位于山東德州新區的“太陽谷”便是其“試金石”。但與此同時,黃鳴也投資房地產——“蔚來城”。這從一開始便引起了人們的質疑:“黃鳴明明是做太陽能的,為什么會搞起房地產?”
黃鳴曾經表示,太陽能熱水器隨著家電下鄉政策刺激了農村市場需要的井噴,但是經過兩輪政策的刺激,太陽能熱水器市場的部分購買力已經被預知了,因此希望打開高端市場。“但很多開發商并不了解太陽能技術,我們可以給他們做示范。”
但是,想法并不等于實際。
根據《皇明潔能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募集說明書》(以下簡稱《說明書》)顯示,皇明截至2011年9月30日,發行人下轄2家全資子公司、12家控股子公司,其中6家子公司2011年1-9月未開展經營活動,無營業收入。子公司中除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他子公司2011年1-9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合計賬面虧損5990萬元。
其中所涉及的房產子公司全面虧損:成立于2003年皇明置業(北京)有限公司(2011年1-9月營業收入為零,凈利潤-23萬元)、成立于2007年山東皇明太陽能房地產有限公司(2011 年 1-9 月營業收入為零,因費用成本支出原因,當期虧損912萬元)、成立于2009 年7月杭州蔚來置業有限公司(一直未開展實際經營業務,發行人近期擬將該公司予以注銷)、成立于2010年4月的德州太陽谷微排國際酒店有限公司(該酒店現處于虧損及資不抵債狀況)。
原本想自己開展房地產,銷售自己太陽能產品的黃鳴并沒有獲得好處。但恰恰正是“太陽谷”和“蔚來城”卻使黃鳴在近期陷入了尷尬之中,傳出這均與山東省原副省長黃勝“有染”。
山東省原副省長黃勝“落馬”后,有媒體報道援引德州一名官員的話稱,“德州一家新能源企業在黃勝的關照下,以低于當時地價1/3的價格拿到大片土地。而這家新能源企業正是皇明,而那片土地正是皇明太陽谷,有3000多畝。”
現已退休的太陽能光熱發電專家張建城對本報記者表示,其實這事兒在太陽能光熱行業內一直有所流傳。
前述人士也表示,“雖然皇明房地產動作非常大,但是業內也知道其實公司真正收入來源還是其光熱產品——太陽能熱水器。”
《說明書》也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光熱產品、光電產品、溫屏玻璃的制造和銷售、其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