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 | 0評論 | 4469查看 | 2014-09-25 12:49:00
“ 每天平均下來全市場的傭金收入不過1萬多元,價差收入微薄甚至虧損,大家都想著靠庫存股票增值賺錢。但股票價格漲上去了,現有股東又會拋售,導致做市商高位接盤,一不小心做市商就持有了大量高成本庫存股票,其增值也不易實現。”25日新三板做市交易“滿月”,但交投仍然清淡,某券商做市業務部門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有幾個“循環結”影響到做市業務流動性。一些研報聲稱做市制度將大幅提升券商盈利水平在他們看來“不太靠譜”,改善流動性雖然是一個長期過程,但短期內也需要相關部門考慮適當降低投資者門檻,并且出臺系列配套措施。
庫存股票持股上限未明 做市商擔心踩“紅線”
9月22日,浙江力諾加入做市行列,意味著新三板做市交易啟動不到一個月,迎來第50家做市轉讓的企業。然而近日一家券商因庫存股票的持股比例過高而被監管部門談話,要求其減持,導致該券商相關做市股票盤中大跌的消息卻在圈內不斷流傳。
“確實聽說了這件事。”一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排名前1/3的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表示,做市券商獲得初始庫存股票主要來源于掛牌企業的定增及股東協議轉讓,由于協議轉讓不會發公告,他們對每家券商庫存股票占做市企業總股本的比例除統計定增部分外,還會根據掛牌公司轉為做市交易前幾個交易日的協議轉讓情況進行大致推算。除有券商可能因庫存股票超過做市公司總股本5%被要求減持外,據測算還有其他地方個別小券商存在類似問題,但還未聽說被地方監管部門要求減持。另一家大型券商做市業務部負責人也表示,這家券商被要求減持是把做市業務按照自營業務來進行監管,但這一點監管政策目前并未完全明確,他們在與一些地方監管部門溝通時也未得到明確回復。
上述券商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全國股轉系統對做市商取得初始庫存股數量的下限有規定,但對做市過程中庫存股票的上限未作規定。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中表示,“單個做市商持有庫存股票達到掛牌公司總股本20%時,可以免于履行買入報價義務……并最遲于該情形發生后第3個轉讓日恢復正常雙向報價”,意味著單個做市商持有的庫存股票是允許達到掛牌公司總股本20%的,但如果將庫存股票看作券商自營業務來實施監管,那么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規定,“證券公司經營證券自營業務的,持有一種權益類證券的市值與其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5%,但因包銷導致的情形和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這又意味著庫存股票不能越過公司市值5%這一“紅線”。
做市業務是否視作自營監管規定至今不明確,而在實際操作中5%的“紅線”又比較容易達到,未來是否會因此受處罰讓一些做市券商頗感頭疼。某大型券商做市業務部負責人表示,從新三板掛牌公司來看,股本500萬到1000萬的小股本公司占比很大。由于掛牌公司普遍對股份惜售,券商取得的初始庫存股數量并不多,加之小股本公司的另一個特點是股權高度集中,往往是家族企業,其股東出售股份的意愿并不高,這導致做市過程中賣方以做市券商為主。而根據全國股轉系統出臺的另一規定,“掛牌時采取做市轉讓方式的股票和由協議轉讓方式變更為做市轉讓方式的股票,其初始做市商為股票做市不滿6個月的,不得申請退出為該股票做市”,在這條規定及持股比例不得超過5%的雙面“夾擊”下,就引發出一個問題,如果有投資者看好這家公司,不斷報買則很可能會把庫存股票買空,讓做市券商撐不到6個月。為避免這種情況,做市券商會不斷把報價提高,但這又可能造成公司股東把股票賣出,而投資者又不愿為上漲的股票接盤,使得券商的庫存股票比例一下子超過5%的“警戒線”。
“每天我們都要數日子計算著賣。”一家上市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們獲取的庫存股票數量不多,目前并不擔心超過5%的“紅線”,但擔心的是要撐到6個月。他認為做市時間長短應該讓市場自行調整,即便取消6個月的規定,做市券商也不會輕易退出,否則不僅對做市企業不利,也會影響該券商下次參與做市時拿票的信譽。取消這一規定,反而會增強做市商之間的博弈,讓價格更加真實,而不會像現在因做市商惜售,使有些公司股票一開盤就大幅飆升。
大資金參與意愿不強 “循環結”難解
業內人士認為,做市券商之所以認為被“夾”在兩條規定之間難以騰挪的主要原因,還是新三板做市業務啟動時間不長,流動性欠佳。在比較成熟的臺灣興柜市場,一些成功的做市商由于買賣雙方需求較旺,其起到的僅是交易匹配作用,自己的庫存股票基本不會動用。
Wind數據顯示,8月25日參與做市的首批43家新三板企業,從做市首日到9月19日,日均成交額總計為1591.77萬元。最活躍的中海陽日均成交額487.7萬元,其他均在百萬元以下,其中16家公司的日均成交額不足10萬元,最低的竹邦能源日均成交額僅1.1萬元。
“每天整個市場平均成交1000多萬元,傭金哪怕按千分之一收取,也才1萬多元。”前述上市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說,做市盈利來源主要由買賣價差、傭金以及庫存股票增值三部分組成,在前兩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券商關注的重點自然在于股價上漲帶來的庫存股票增值。此外,因做市企業股東對前景看好或對控股權特別在意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做市需要動用券商資本金初期不愿大幅投入等原因下,一些券商拿到的初始庫存股票存在數量少且價格不低的問題。
種種因素導致做市券商庫存股票量少價高還惜售,再加上500萬資金投資門檻,使得客戶參與投資的意愿大幅降低,讓流動性進一步惡化,反過來又強化了做市券商不敢輕易買賣的心理,致使交易進一步清淡,從而形成了循環。
“投資門檻實在太高,與市場實際交易情況不匹配。”有上市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如果證券類資產有500萬元以上,那客戶的綜合資產一般以千萬元計,完全可以買PE產品或者直接參與新三板定增,而不是每天幾萬元地通過做市交易方式買股票,機構投資者更不會這樣小批量吃貨,而是會直接聯系公司股東交易。
一些在新三板開戶的投資者覺得目前新三板做市交易的價格及數量并不適合大資金參與。從2006年就開始投資新三板的金先生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做市制度讓個人投資者隨時可以買賣股份,但這只是理論,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困難。主要原因是很多做市券商拿到的庫存股票不是很多,有的才10萬股,很多股票每天都10手、20手的報價。如果他看好一個公司想買很多,買幾次價格就會不斷上漲,超過其擬定的綜合成本。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按2013年年報計,剔除兩家虧損企業,參與做市的50家公司股票市盈率平均為27.7倍。金先生認為,做市讓新三板更有流動性但溢價明顯增高,對于PE等機構投資者來說,根本沒必要通過做市交易拿票,完全可以參與定增或自己與股東聯系協議轉讓。對資金500萬元以上的“大散”來說也是同理。以9月12日開始做市交易的點點客為例,該公司此前向一些創投機構定增股份的價格為10元/股,就在交易前幾天的協議轉讓價格最低也在10元/股,而做市當天開盤價為16.5元,盤中一度沖高到50元,現在的價格為20多元,短期內大資金不太可能進場接盤。
多管齊下激活市場 配套措施亟待完善
不少券商認為,要解開“循環結”最首要的是降低個人投資者門檻。“降到100萬元或者50萬元比較合適。”擁有較多新三板開戶客戶的某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表示,新三板做市交易每手1000股,每只股票日均成交量多為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與500萬元的投資門檻明顯不匹配。
業內人士認為,流動性欠佳由多種因素造成,絕非券商一己之力可以改變。首先,跟公司股東結構有關,如果股東越多越復雜則越容易有股份流通,反之則難,怎樣激發原有股東轉讓股票可能是最核心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即便做市券商把庫存股票全部賣掉,這些有限的數量也不會讓市場活躍起來,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激發買賣雙方的需求,讓更多公司股東轉讓股票,讓更多投資者來參與市場。
其次,多項配套措施亟需完善。有券商反映,在經紀業務部門的推廣下,公司高凈值客戶很多開了新三板的戶,但至今未參與交易。客戶們普遍反映,新三板的企業看不懂。不僅券商沒有研究報告提供,沒有個股資訊提供,就連炒股軟件能看到的信息都極其有限,市盈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