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792查看 | 2015-03-05 14:33: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美國能(neng)源部日前(qian)授予西南研(yan)究院(SwRI)一筆(bi)490萬美元(yuan)的資(zi)金,支持(chi)其制(zhi)造和測試適用(yong)于光熱發電項目(mu)的一種高效的超臨界二(er)氧化(hua)碳(tan)循環的熱氣體透平膨(peng)脹機,和一種新(xin)型(xing)熱交換器(qi)。
該筆資金同樣由SunShot計劃支持,SwRI將與沙特阿美公司、Bechtel Marine Propulsion公司、EPRI電力研究院、通用電氣GE和Thar能源公司共同開展該項目。
事實上,獲(huo)得SunShot計劃支持(chi)的(de)超臨界(jie)二(er)氧化碳(tan)循環光熱發電(dian)技術研發項(xiang)目并不僅這一個(ge),此前(qian)已(yi)經有多個(ge)相(xiang)關項(xiang)目獲(huo)得支持(chi)。SwRI機械工程部門的項目總監Klaus Brun博士說,“該項目是能源部支持的8個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研發項目之一。”
高效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需要熱氣體透平膨脹機運行在較高的溫度和壓力之上,在較為廣泛的負載條件下,維持高效運行,并能夠應對太陽能熱量輸入的快速波動,同時能夠快速啟動,優化電站的在線運行。除了太陽能發電,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在廢熱發電、核電和化石燃料發電領域事實上也有一定的應用潛力。
SwRI機械工程部門的機械動力學博士Jeff Moore表示,“在過去兩年內,SwRI和其多個合作方已經開發了一種高效的、多級軸向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熱氣體透平膨脹機,并設計了一個MW級的原型機。”在此基礎上,他們將探索并研發適用于光熱發電領域的應用。
該項目的第二個目標是優化設計一種緊湊型的熱交換器,同樣為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系統開發,優化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
上述兩個研發目標的實現有助于SunShot計劃6美分/kWh的光熱度電成本目標的實現,預計這種超臨界二氧化碳循環光熱發電系統的轉化效率可超過50%,整體系統建設成本在1200美元/kW以下。相對于傳統的基于朗肯蒸汽循環的光熱發電系統35%的轉化效率有很大提升。
該項目將分為兩個階段,預計到2016年中期完成。SunShot計劃的時間節點2020年距今還有5年,要實現6美分/kWh的度電成本目標,光熱發電行業需要加快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