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太陽能發電雜志 | 0評論 | 4901查看 | 2015-03-26 13:31:00
而(er)在(zai)區(qu)域電(dian)價(jia)(jia)(jia)方面,2019年(nian)北部(bu)及(ji)中部(bu)電(dian)網(wang)連(lian)接后(hou)(hou)(hou),北部(bu)電(dian)網(wang)價(jia)(jia)(jia)格(ge)(ge)會(hui)有(you)(you)所(suo)上升(sheng),中部(bu)電(dian) 網(wang)價(jia)(jia)(jia)格(ge)(ge)會(hui)有(you)(you)所(suo)下(xia)降,電(dian)力價(jia)(jia)(jia)格(ge)(ge)存在(zai)不確定性。現(xian)有(you)(you)大(da)項目很多位于(yu)北部(bu)SING電(dian)網(wang)地(di)區(qu),價(jia)(jia)(jia)格(ge)(ge)不高,收(shou)益有(you)(you)限,但預期2019年(nian)后(hou)(hou)(hou)會(hui)增加。3MWp以下(xia)小型項 目多位于(yu)中部(bu)SIC電(dian)網(wang)地(di)區(qu),現(xian)有(you)(you)價(jia)(jia)(jia)格(ge)(ge)較高,但2019年(nian)后(hou)(hou)(hou)預期會(hui)有(you)(you)所(suo)下(xia)降。
審批中的注意事項
在智利,政府將光伏項目按照不同裝機容量分成三類,分別是3兆瓦及以下、3兆瓦到9兆瓦和9兆瓦以上。不同的裝機容量所需許可證數量和準證流程并不相同。3兆瓦以下的項目將簡化評審流程,并由買方承諾必須收取全部產能,并且不需要進行環境評審。
而大型項目多被阻擋在并網容量審查,國有土地租用評審、地下礦產權利審核和環境評審流程上。
在項目建設用地上,智利的土地分為私人土地和國有土地兩種。在北部電網,大部分私人土地均屬于礦業公司,余下的國有土地占大多數;在中部電網區域內,小型私人土地較多,礦業公司擁有的土地相對較少,且國有土地相對較少。開發光伏電站所用土地,如果是占用私有土地可與土地擁有者進行直接談判,以合同方式進行租賃或買賣;若所用土地屬于國家,則需向政府提出租用申請,手續相對私人土地繁瑣,一般需要3個月以上的審批時間。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智利礦產豐富,礦藏遍布全國,尤其是在北部地區更是幾乎全部土地都有礦藏存在。因此,智利的地權分為地上使用權和地下礦權兩部分。在租用和購買建設用地時,需和礦權擁有者談判,支付一定費用并簽訂協議后方可使用。倘若后期礦權擁有者對已建電站的土地進行礦業開采,則要支付電站擁有者協議約定的賠償金額。
項目EPC成本方面,由于智利光伏市場非常透明、開放,政府不對新能源項目采取任何支持或者反對措施,完全公開競爭。在無任何政府補助的情況下,光伏項目的融資需求強,也相對困難,資本金投入較高。
根據市場調查和多方面統計的結果來看,隨著開建項目逐漸增多,智利光伏電站的EPC建設成本正在逐漸下降,目前的價格為1.6美金/瓦(固定式系統)至1.8美金/瓦(跟蹤式系統)之間,如果負責并網成本會增加0.1美元/瓦。
在EPC成本的構成中,土建成本相對其他部分高出很多,人工成本也較高。按政府規定,在電站建設過程中要投保建設保險,約為0.07美金/瓦,一般含在建設成本當中由承包商負責。EPC承包商市場上,美國公司的影響力較大,其次是西班牙公司。
西班牙、美國企業主導市場
智利光伏項目并網除了要進行正常的并網審批外,還需在并網前6個月和電網公司確認并網點線路所剩可接入的裝機容量。若是開發期較長的大項目未能在線路滿載前及時并網,則很有可能無法在當地上網,需要自建變電站和輸電線路,并重新與輸電、配電及電網公司分別溝通,在另外的接入點并網,過程較為復雜,并網成本大大增加,有相當高的風險。
因此,在項目開發時最好與批文商和EPC公司約定,由其負責項目的安全降落,在項目成功并網后采用股權漸進收購的方式將批文商和EPC承包商逐一分離出來。
由于智利電力市場的私有化改革較為成功,多年來已形成較為明確的運營規范。因此,光伏項目的后期運維較為標準化和流程化,相對簡單,無較大風險。
此外,如果項目裝機容量超過9MW的大項目,需在運營過程中向輸電和配電企業分別繳納輸電費用和配電費用,9MW以下的電站則不用繳納。
值得中國企業關注的是,作為西語系的國家,西班牙企業在該國有著語言的便利和很高的影響力,目前手中握有大量批文的主要是西班牙企業。除此以外,美國公司很早就進入智力市場,在智利國內有著一定的影響力,尤其是在光伏市場上,美國公司手中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批文。
此外,智利光伏市場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項目之間裝機容量差別極大,信息模糊,項目的甄別和篩選難度大大增加。
以5GWp項目為例,已批準項目中有四分之三存在一定缺陷。智利光伏電站有環評、國有土地、地下礦產權利、并網幾個審批手續。尤其在北部,很多項目又屬于礦業用地,無法通過環評或者面臨并網點接入量有限的問題。環評有三年有效期,未來部分項目需要重新申請。很多大型項目開發周期超過1年,需要自建變電站,并與輸電、配電及電網分別溝通,過程較為復雜。
智利本身是相對偏保守的國家,當地政府和居民對待中國企業的投資保持謹慎態度,雖然不會特意排斥,但文化的差異和沖擊使中國企業獨立投資開發項目的能力和機會大打折扣。
因此,中國企業在智利當地獨立開發光伏項目的困難較大,主要是和西班牙或美國公司合作共同開發。
而就并網方面,隨著大型電站的并網,今后電站的輸電能力也會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出現電站限電的可能非常大。
有報告則預測,至2024年,智利每年電力需求保持6%以上增長,到2020年,其電力需求量將達到100,000 GWH,需新增8GW發電設備方能滿足日益增漲的電力要求。其中北部電網用電需求來自礦業,新建的三大銅礦是電能缺口擴大的主要原因。中部電網(SIC)居民用電需求大,雖然水電曾經一直是SIC最主要的電力來源,但隨著2000年至2014年連續五年干旱,水電在電力市場結構中的占比迅速下降,擴大了能源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