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3915查看 | 2015-09-03 09:46:00
煤炭:利潤下滑 虧損面擴大
近期,我國上市煤炭企業相繼公布上半年業績報告。利潤下滑、虧損面擴大成為煤企2015年中報的關鍵詞。
業績大跌企業難脫困
作為(wei)全國最大的(de)煤(mei)炭企業(ye)(ye),今年(nian)(nian)上(shang)半年(nian)(nian),中(zhong)國神華能源股份(fen)有(you)限公(gong)司(si)實現營業(ye)(ye)收入(ru)877.83 億元(yuan)(yuan)(yuan),同比(bi)下降32.1%;企業(ye)(ye)利(li)(li)潤(run)總(zong)額(e)為(wei)208.7億元(yuan)(yuan)(yuan),相比(bi)去年(nian)(nian)同期下降了(le)37.4%,而歸(gui)屬于公(gong)司(si)股東的(de)凈利(li)(li)潤(run)下跌幅度(du)達到45.6%,僅為(wei)117.3億元(yuan)(yuan)(yuan)。業(ye)(ye)內另一巨(ju)頭中(zhong)煤(mei)集團則(ze)面(mian)臨(lin)虧損的(de)窘境。今年(nian)(nian)1-6月份(fen),集團營業(ye)(ye)收入(ru)297.47億元(yuan)(yuan)(yuan),同比(bi)下降16.1%;利(li)(li)潤(run)總(zong)額(e)負增長9.89億元(yuan)(yuan)(yuan),同比(bi)下降171%,歸(gui)屬于母公(gong)司(si)股東的(de)凈利(li)(li)潤(run)-9.65億元(yuan)(yuan)(yuan),同比(bi)下降240.7%。此外,盤江股份、西山煤電、冀中能源等公司業績都遭遇大幅度下滑,平莊能源、云煤能源、開灤股份、國投新集等煤炭企業同樣難逃虧損的命運。
在公開披露的董事會報告中,諸如“需求不振”、“消耗減少”、“價格下滑”的詞語頻頻出現。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2012年以來,我國煤炭行業整體陷入產能過剩、下游需求不足的境況,這是導致煤炭企業業績大幅下滑最主要、最基礎的原因,“國民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增速放緩更加加劇了煤炭企業的壓力。”
多元經營成救命稻草
在年中發展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中電投蒙東能源集團旗下的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業則交出了一份逆勢上漲的成績單。上半年,露天煤業實現利潤總額約4.52億元,同比增長16.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約3.9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9.24%。公司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煤炭銷量下降、售價降低,但柴油等材料價格下跌和售電量同比增加的因素彌補了對利潤總額的影響。根據露天煤業的中報數據,報告期內公司發電量達到243393萬千瓦時,較上年同期提高7.61%,售電量222403萬千瓦時,較上年同期提高7.5%。電力業務毛利率達44.57%,比去年同期提高7.73個百分點。據悉,露天煤業已經將業務范圍逐步拓展到光伏、風力發電領域。
林伯強認為,多元化經營是幫助煤炭企業抵御風險實現發展的可行道路。“在大型企業中,神華擁有自己的煤礦,使用自身的運輸系統,同時經營電力業務,這使它能夠在整個行業困境中減輕壓力。”2015年上半年,神華集團已經將煤炭、發電、運輸、煤化工板塊的占比由2014 年上半年的43%、29%、25%和3%優化為2015 年上半年的28%、44%、26%和2%。發電業務利潤水平的穩定已經部分對沖了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影響。卓創資訊煤炭分析師劉杰也表示,煤炭企業應當適當延長產業鏈條,將發展前景較好的下游產業納入到自身經營范圍。
林伯強分析指出,隨著下半年國民經濟企穩,如果實體經濟能夠進一步復蘇,煤炭企業或將迎來向好趨勢,但煤炭行業供過于求的大環境短期內不會發生大的轉變。
面對全行業的產能過剩,國家一度采取多項行政措施對煤炭企業提出減產、限產甚至停產的要求。8月25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集中開展煤礦隱患排查治理行動情況的通報》發布,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淘汰退出機制。劉杰認為,通過政策手段控制行業產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指導性、方向性的作用,要切實優化行業格局,必須發揮市場調節機制。林伯強同時表示,目前我國的煤炭行業已經進入了“熬時間”的階段,“所謂‘熬’的過程,就是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機制,逐步淘汰落后產能,最終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桶油:凈利齊降
截至8月28日,A股三桶油2015年中報全部披露完畢。數據顯示,“三桶油”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均呈現負增長,其中,下降最多的是中石油,凈利潤下降超六成,中海油凈利潤下滑近六成,中石化上半年凈利潤下降超兩成。綜合來看,上半年三桶油平均日賺5.2億元,與2014年同期日賺7.36億元相比大幅下滑了29%。
油價下跌拖累業績
梳理“三桶油”中報可以發現,上半年凈利之所以負增長,是由于國際原油價格繼續走低,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大幅下降,國內油氣需求增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等諸多原因造成,而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無疑是影響三桶油凈利潤的主要因素。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海油實現油氣銷售收入770.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4.2%;獲得合并凈利潤147.3億元,同比下滑56.1%;股東應占盈利147.33億元,按年跌56.1%;桶油主要成本為41.24美元,按年下降4.5%。
中石油上半年實現營業額8776.24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3.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254.06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62.7%。公司表示,主要是受原油、成品油等主要產品價格下降以及原油、天然氣、汽油等產品銷售量增加綜合影響。上半年海外業務增產顯著,上半年海外業務實現油氣當量產量92.8百萬桶,比上年同期增長38.3%,占集團油氣當量產量的12.6%。
中石化上半年營業額10404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3.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244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2.28%。低迷的油價挫傷了公司的上游利潤。上半年,公司上游勘探開發板塊經營虧損18億元,而去年同期實現利潤319億元。上半年公司共實現油氣當量產量232.95百萬桶,同比下降1.7%。
低油價降低煉化業務成本
國際原油價格不斷走低雖然影響了三桶油業績,但同時也降低了煉油和化工業務成本,中石油、中石化上半年在煉油化工方面取得了靚麗的成績。
中石化的煉油和化工板塊的經營業績與第一季度凈利大降87.5%相比,降幅有所收窄。數據顯示,公司煉油業務2015年上半年實現經營收益153億元,同比增57%;煉油毛利為7.72美元/桶,同比增長15.8%;化工業務有虧轉盈實現經營收益101億元,同比增加141億元。
中石油煉化業務也實現自2011年以來首次整體盈利,同比扭虧增利近81億元。其中,煉油業務實現經營利潤55.50億元,同比增利11.95億元;化工業務經營虧損8.93億元,同比減虧68.97億元。天然氣與管道板塊也躍居為中石油盈利第二的板塊。上半年,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48.67億元,同比增長264.1%;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銷售進口氣及LNG凈虧損106.26億元,同比減虧97.34億元。
下半年經營環境嚴峻
接受記者采訪的內業人士均預計,下半年國家油價仍持弱前行,國內油價也將持續低迷,我國油氣行業形勢不容樂觀,下半年三桶油經營環境依然嚴峻。
中海油下屬公司中海油服預計集團大型裝備的服務價格將保持低位、使用率將進一步下降,預計公司2015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有大幅下降。
針對不利局面,中石油管理層多次強調天然氣業務對公司的重要性。在國際油價低迷時期,天然氣業務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是公司目前盈利第二位的板塊,更是公司未來新的盈利增長點。中石油稱,將加強形勢研判,抓住國家“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實施的有利契機,以提升質量效益為中心,全力推動油氣主營業務發展,統籌優化生產運行,深入實施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措施,努力實現全年各項生產經營目標。
中石化則稱,公司將充分發揮上中下游一體化優勢,以效益最大化安排生產經營,全力開拓市場,狠抓成本費用管控,以安全環保為保障,增強持續發展能力,努力實現較好的經營業績。財報稱,下半年計劃生產原油177百萬桶,生產天然氣5370億立方英尺。在煉油方面,下半年中石化計劃加工原油12270萬噸,計劃境內成品油經銷量8700萬噸。在化工方面,該公司將積極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加大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力度;下半年計劃生產乙烯560萬噸。
發電企業:電量降、利潤增
2015年上(shang)半年,全國(guo)電(dian)(dian)力供需總體(ti)寬松。發(fa)電(dian)(dian)裝(zhuang)機容量(liang)保持快(kuai)速(su)(su)增(zeng)長(chang),火電(dian)(dian)利用小時(shi)同(tong)比降(jiang)幅(fu)(fu)擴(kuo)大(da),生產(chan)經營形勢嚴(yan)峻。受工業(ye)用電(dian)(dian)量(liang)下(xia)行、產(chan)業(ye)結構調整及期(qi)內(nei)天氣(qi)和降(jiang)雨量(liang)等(deng)影響,全國(guo)全社會用電(dian)(dian)量(liang)同(tong)比僅(jin)增(zeng)長(chang)1.3%,增(zeng)速(su)(su)較上(shang)年同(tong)期(qi)下(xia)降(jiang)4.1個百分點。五(wu)大(da)發(fa)電(dian)(dian)集團旗下(xia)上(shang)市公司發(fa)電(dian)(dian)量(liang)普遍出現不同(tong)幅(fu)(fu)度的下(xia)滑(hua),但日前陸續發(fa)布的半年報顯示,得益于煤(mei)價(jia)走低,企業(ye)利潤額普遍出現大(da)幅(fu)(fu)增(zeng)長(chang)。
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全資及控股發電企業完成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