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王志峰談光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
來源:中國改革報 | 0評論 | 5966查看 | 2015-11-09 14:07:00    
  —— 訪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志峰

       近年來,隨著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全球的重新興起,我國在太陽能聚光方法及設備、吸熱、高溫傳熱儲熱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突破,建設太陽能光熱發電站所需的主要設備和零部件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

        “發展太陽能熱發電具有重要意義,可為能源結構的調整做出重大貢獻。”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王志峰日前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太陽能熱發電有一定的產業經濟帶動力,其產業鏈涉及玻璃、鋼鐵、化工等多個國民經濟的重點產業領域,特別是對我國目前出現嚴重產能過剩問題的玻璃和鋼鐵產業有極強的帶動作用。

       光熱發電優勢明顯 關鍵(jian)設備基本自給(gei)

       “太陽能熱發電本身可以儲熱,可以廉價地儲能,一年發電量可以達到5500小時以上,具有24小時滿發的能力,是一種可調峰可調度的低碳電力,同時可以跟光伏、風電組合,成為一種高比例接入電網的可再生能源。”在談及光熱發電的價值時,王志峰如是說。

       據王志峰介紹,近年來,隨著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在全球的重新興起,我國在太陽能聚光方法及設備、吸熱、高溫傳熱儲熱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突破,建設太陽能光熱發電站所需的主要設備和零部件已初步形成了產業鏈。

       王志峰向記者介紹說,當前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設備和材料基本能夠實現自給,從而為示范項目建設以及大規模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核心部件方面,就太陽島而言,其包括聚光、吸熱和儲熱三部分,最核心的部分是聚光,聚光的制造水平和產能都能滿足目前需要,這其中槽式的支架可以達到1.8吉瓦的產能,槽式反射鏡的玻璃生產線有5條,每條的產能可以達到兩百萬平方米以上,也就是1吉瓦的產能。

       在原片玻璃方面,太陽能熱發電需要的是超白玻璃也叫低鐵玻璃。該種玻璃透光率可以達到94%以上(CSPPLAZA注:原片透光率較好的一般在91%以上,此處介紹失實),遠高于普通玻璃,國內兩家企業有其生產線,目前我國超白玻璃制造不存在問題。

       此外,還有槽式集熱的真空管。目前我國有15條生產線生產,產能也達到了吉瓦級,國家的“863計劃”也對真空管研發進行了持續的支持。定(ding)日鏡整機(ji)(ji)和槽式聚光器(qi)(qi)整機(ji)(ji)的(de)產(chan)能也達到了800兆瓦以上。至(zhi)于塔式吸熱器(qi)(qi),我國的(de)一些鍋(guo)爐廠(chang)可以制造,這方面(mian)也初(chu)步(bu)具備了生產(chan)供(gong)應能力。

       就儲熱材料而言,現在全球用得最多的是熔鹽,一般是硝酸鹽。我國在硝酸鹽生產制造產業方面前期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實驗室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由于沒有市場需求,我國熔鹽方面研究主要停留在實驗室,還沒有滿足產業化需要的大規模工業生產,所以絕大部分熔鹽還需從外國進口。另外,就是高溫傳熱流體,這種流體一般用水、導熱油和熔鹽。槽式一般用導熱油,我國在2013年就有相關產品,之前依靠進口,目前中科院電工所在延慶的“十二五”1兆瓦槽式電站用的就是國產油。我國有西北部冬季溫度低的國情,目前凝固點在12度的導熱油在冬季運行需要較大的防凍熱補償,這種導熱油性能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才能更好地滿足我國電站產業化的需要。

        “光熱電站原材料主要是玻璃、鋼鐵和混凝土等,全球70%的玻璃產量在中國,鋼鐵產量居世界第一。”王志峰向記者介紹說,光熱電站建設所涉及的材料和設備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后,成本有著巨大的下降空間,單位投資成本會隨著電站裝機規模的增加以及效率的提高而下降。
著力提升集成能力

       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此次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項目的核心有兩點。”王志峰指出,一是通過示范工程建成太陽能熱發電產業鏈;二是培養集成能力,鍛煉集成隊伍。

       他強調,其中集成能力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難點。從十幾年的實踐來看,電站集成能力是太陽能熱發電電站最重要最核心的問題,也是難度最大的問題,其最終表現就是實際發電量要能達到設計發電量,這種集成能力必須通過實踐來實現。

       目前從國內看,集成能力有所欠缺,而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因其系統復雜性,所牽連的產業鏈較多,比如儲熱材料熔鹽和導熱油就涉及化工行業,塔式發電站的支架和原材料就涉及鋼構和建筑行業。此外,還涉及電力行業和玻璃行業。光熱發電在國內剛剛起步,還處于摸索階段,要想提高光熱產業集成能力,必須科研、設計、工業三方配合,匯集鋼構行業、化工行業、電力行業的力量,同時還需國家為光熱產業提供不間斷的支持,通過技術進步和規模化,實現產業國產化,最終建成一個健康、有序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工程。

       王志峰說,為了推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健康發展,必須實施四步走戰略:第一步,發現產業鏈,培養集成能力;第二步,通過在示范項目的建設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并更好地完善產業鏈;第三步,形成規模化的電站集成能力;第四步,實現平價上網,預計到2025年,達到0.6元/千瓦時的電價,與火電持平。

       記者了解到,自國家能源局《關于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通知》發布以來,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的建設籌劃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開展了起來,第一批示范項目申報入選單位名單也即將公布。作為一名從業幾十年的資深研究員,王志峰指出,“作為第一批示范項目企業,不能僅僅看到光熱發電潛在的前景而盲目申報,還應考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和技術實力。作為首批示范項目,肯定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光熱電站的投資規模比光伏電站更大,因此,項目單位的經濟實力顯得尤為重要。”

       至于未來落選的單位,他認為也不必悲傷灰心,繼續做好技術儲備,爭取下一批。在第一批項目經驗教訓積累的基礎上,排除技術風險,大資金量投入,后發制人也是一種不錯的商業模式。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