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20015查看 | 2016-08-26 18:36: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8月26日下午,浙江中控太陽(yang)能技術有限公司(si)(簡稱中控太陽(yang)能)在其(qi)剛剛投運(yun)的德令(ling)哈(ha)10MW塔(ta)式熔(rong)鹽(yan)光熱電站項目現場(chang)舉行媒體發布(bu)會,正式對外發布(bu)該電站成功(gong)投運(yun)的消息(xi)。
作為我國首個投運的熔鹽塔項目,全球第三(san)座在運行的熔鹽塔電站,其實(shi)(shi)際運行情況備(bei)受關(guan)注,相關(guan)媒體記者(zhe)在(zai)當天下(xia)午實(shi)(shi)地參(can)觀(guan)了正在(zai)運行中的該(gai)電站。
德令哈素來干旱少雨,但近日來頻發強降雨天氣,當地人均稱多年未見。大約在8月26日下午四點之前,德令哈的天空陰云仍較多,導致電站未能實現運行,四點之后,天氣突然放晴,在四點半左右熔鹽塔實現正常運行,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徐能稱當時的瞬時DNI值約在900W/㎡,在此輻照條件下,CSPPLAZA記者在其控制室看到,汽輪機輸出功率達到8.04MW,轉速8512rpm,運行情況良好。
該電站是在中控德令哈10MW水工質光熱電站的基礎上進行的熔鹽系統改造工程,據中控太陽能此前發布的消息,8月20日14時18分,該電站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成功并網發電,至21日15時45分,該電站實現滿負荷發電,經實測,熔鹽吸熱器出口熔鹽溫度最高達568℃,熔鹽換熱器出口過熱蒸汽參數達到510℃/9MPa,各項參數指標完全達到設計值。
從遠方望去,中控電站的1號塔和2號塔從外觀上看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事實上,其內在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中控此次主要對1號塔進行了整體熔鹽系統改造,經改造后的1號塔采用直接熔鹽傳儲熱技術,2號塔在太陽島方面未做大的改動,仍采用水工質吸熱器,但其產出的飽和水蒸氣現在通過鹽水換熱器被過熱為過熱蒸汽,與1號塔的過熱蒸汽并汽后進入汽輪機發電。
據中控太陽能介紹,該電站完全采用中控太陽能公司自主研發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5%。主要設備包括新型高精度智能定日鏡(單鏡20m2)及控制系統、熔鹽吸熱器、熔鹽儲罐、鹽-水換熱器,以及與之配套的儀表、閥門等。
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即將啟動,在此關鍵節點上,該項目實現成功投運,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流程熔鹽儲能塔式光熱發電技術與裝備已經通過了規模化工程應用的驗證,具備了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為即將啟動的示范項目建設掃清了技術、裝備與工程障礙。
下列圖片拍攝于8月26日中控德令哈(ha)10MW塔(ta)式熔鹽(yan)光熱電站運行現場:

圖:新增的20平(ping)方(fang)米定日鏡

圖:采用的20平方米定日鏡(jing)

圖:熔鹽(yan)塔項目的定(ding)日鏡場(chang)

圖:冷鹽罐

圖:熱鹽罐

圖:參觀(guan)時某一時刻的功率輸出(chu)達到8.04MW

圖:1號熔鹽塔

圖:1號塔(ta)被改(gai)造為熔鹽塔(ta),直(zhi)接產出過熱(re)蒸汽(qi)

圖:2號塔產出飽和(he)蒸汽送入熔鹽換熱(re)器過(guo)熱(re)為(wei)過(guo)熱(re)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