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Jennifer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915查看 | 2016-11-29 15:24:00
——專訪西班牙光熱技術專家José Manuel Suarez和Marco Antonio Carrascosa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當摩洛哥、南非、中國等光熱新星冉冉升起的時候,曾經的光熱發電霸主西班牙卻提前衰落,甚至一蹶不振。
轉折的關鍵節點是在2013年,該國政府宣布FIT補貼正式廢除。并于2015年明確宣布“不加入國際太陽能聯盟”,西班牙就這樣“親手殺死了本國的太陽能產業”。而該國政府對太陽能發電產業的消極態度,很大程度上導致了Abengoa等光熱發電巨頭走向破產邊緣。那么,新興的中國光熱市場如何以史為鑒,以避免重蹈前者的覆轍?
當前,西班牙的光熱公司改變以往的發展路線,轉向人才和技術輸出為主,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在西班牙本土將再也不會有開發新的光熱電站的可能呢?與此同時,很多西班牙技術公司積極表示希望能夠參與中國首批示范項目的開發,但往往出現要價過高等問題,那么雙方又該如何掃清這些阻礙合作的因素呢?CSPPLAZA記者就此專訪了兩位在光熱領域從業十余年的西班牙技術專家——IMEnergy Power Plants公司的(de)總經(jing)理José Manuel Suarez和Thermal Power Engineering (Tewer)公司的CEO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
CSPPLAZA:西班牙目前的光熱發電行業形勢如何?與2012年前相比,變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José Manuel Suarez:西班牙的第一個光熱發電項目約于2006、2007年建成,而最近投運的一座電站還是在2012年。繼首批40余個的光熱發電站建成后,西班牙政府都沒有再開發任何一個新的項目。目前,很多西班牙公司逐步回歸光熱發電領域,從事的都是技術研發和完善的工作。并且,他們都傾向于開發光資源良好的海外市場,比如像摩洛哥、南非等地來延續光熱發電事業。同樣,中國對我們而言,也是一個開發光熱發電技術的很好機遇。
圖:José Manuel Suarez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在我看來,西班牙光熱市場早已今非昔比,大不如之前充滿希望了。然而,很多西班牙公司在工程、設計和運維等各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并實際參與了很多光熱電站的開發。換言之,我們充分具備了開發光熱市場的能力,但很遺憾西班牙政府的一些舉措使我們無法在本國領土范圍內大展身手,我們原本希望通過光熱發電技術實現發電成本的進一步下降的想法也無奈落空。而西班牙公司更多的是憑借自身在成本控制和技術方面的優勢,進入海外市場,并努力在其他市場尋求新的合作機會。
圖:Marco Antonio Carrascosa
José Manuel Suarez:關于將來我們是否會在西班牙本土重新開發光熱項目,在情感上,我們是始終愿意的。但這最終還要取決于政府是否會出臺有利的政策和條例了。
CSPPLAZA:從技術創新驅動成本下降的角度來看,對于槽式和塔式,其可能的創新方向分別在哪里?哪種技術的創新空間和成本下降空間更大?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就塔式技術而言,我認為下降成本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研發新型技術,二是擴大市場規模。第一種方法經證明是確實可行的,例如參照內華達州新月沙丘電站可知,我們確實使光場的成本減少了25%。而槽式光熱發電技術,我認為和塔式降低成本的方式類似,即在努力擴大市場規模的同時,還要使導熱油傳熱盡快轉向熔鹽介質。
José Manuel Suarez:我很認同Marco的觀點——要想實現技術創新,市場規模的擴大至關重要。因此還有很多項目亟待我們開發,很多的經驗需要總結。另外,混合式發電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發展思路,我們應該嘗試著將其他的新能源發電方式和光熱發電更好地結合起來。
CSPPLAZA:在你們看來,全球最具潛力的光熱發電市場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José Manuel Suarez:某個光熱市場是否具備潛力,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因素:1.當地的直接輻射值(DNI),這也是開發光熱電站的先決條件。2.項目所在國家的電網對電量的需求狀況和實際消納能力。3.當地的政策扶持狀況。而政府若能在投融資方面給出相關的政策支持,是非常有利的。
CSPPLAZA:你們如何看待中國光熱發電市場?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中國市場發展的很快。盡管這里的太陽輻照資源在世界范圍不是最好的,但用來開發光熱電站已經足夠了。但考慮到電力調配問題,將光熱和其他發電方式結合的混合式發電方式應該加以推廣,以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
CSPPLAZA:你們如何評價中國的首輪示范項目開發?對官方給出的2018年底前投運可享受1.15元的電價政策,你們有何評論?結合你們的經驗,你們認為本輪示范項目要實現在2018年底前投運,難度有多大?
José Manuel Suarez:我認為,中國政府給予的光熱補貼電價FIT政策對目前的光熱發電技術水平而言,是不錯的。并且大多數政府都和中國的相同,會規定電站的投運截止日期,如西班牙、美國和南非等。這對項目業主而言是習以為常的。而對中國的首批示范項目業主而言,按規定,他們必須在2年多的時間里建成項目,這一時間確實緊迫,他們除了分秒必爭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時間十分緊迫(po),在(zai)我看來(lai),這對(dui)業主而言是挑戰也(ye)是絕(jue)佳(jia)的機遇(yu)。而這個電價(jia)水(shui)平,我認為不是很高,畢竟中(zhong)國的太陽輻照資源無法與(yu)摩洛哥等地相(xiang)比。
José Manuel Suarez:我之所以認為這個電價足夠好的原因是,這更有利于刺激技術的提升。并且,光熱行業從西班牙市場興起至今已發展了十年左右,所以人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過去十年所積累的經驗。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既然時間有限,我建議業主能夠從國際公司引入一些新技術。同時,建設示范項目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這些項目能以更好的成本效益建成,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認為政府在時間的要求上應更靈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目標。
CSPPLAZA:如果讓你們給出一個預測,2018年底前能成功投運幾個示范項目,你們的答案是?
José Manuel Suarez:我有一個疑問,如果這些示范項目沒有在截止日期前建成,屆時中國政府是會為他們發布新的電價補貼政策,還是會給他們更多的時間來完成項目?如果要做預測的話,我認為大部分的示范項目都能建成,但需要更多的時間。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我認為(wei)以現(xian)在的(de)(de)(de)技術(shu)發展水平,以及海外的(de)(de)(de)經驗豐富的(de)(de)(de)光熱企業的(de)(de)(de)協助(zhu),很多業主都(dou)能(neng)夠順(shun)利完成項(xiang)目的(de)(de)(de)建設(she)。但時(shi)間緊(jin),恐怕留(liu)給(gei)基(ji)礎設(she)計和其他環節(jie)的(de)(de)(de)時(shi)間會(hui)比較少,所以不同于(yu)Suarez先生的(de)(de)(de)觀點,我認為(wei)對一部(bu)分項(xiang)目來說,在2018年(nian)年(nian)底(di)實現(xian)投運困難很大(da)。如果(guo)非要說個確(que)切的(de)(de)(de)數字,我認為(wei)是70%~75%的(de)(de)(de)項(xiang)目能(neng)如期建成。
José Manuel Suarez:坦白講,即使是投身光熱行業很多年的業主,要全部建成是很不容易的。但有能力面對這一挑戰的國家只有中國。
CSPPLAZA:你們認為中國要取得示范項目的成功,項目業主目前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Marco Antonio Carrascosa:毫無疑問,入圍的示范項目業主多數已在光熱行業扎根數年,并取得一些成績。但基于現有電價和限定時間,我建議中國企業應該和海外在工程、設計、建設、運維方面經驗豐富的公司建立合作。并且,盡可能地應用新型技術,從而擴大市場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