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富網 | 0評論 | 4341查看 | 2017-03-17 09:31:54
繼(ji)煤炭、鋼鐵等行業(ye)(ye)去產(chan)能之(zhi)后,煤電領(ling)域去產(chan)能將成(cheng)為2017年的重點(dian)。3月15日,在兩會(hui)閉幕后的記者會(hui)上,國務院總理李克(ke)強表示,“今年去產(chan)能還要擴(kuo)大(da)到(dao)煤電領(ling)域,新舊動(dong)能轉(zhuan)換也為傳統產(chan)業(ye)(ye)帶來了新的活力和(he)生機”。
煤電去產能是國家重要政策,也是當前電力需求放緩、電力供應過剩大形勢下必然的市場選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2017年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出空間。這是煤電去產能目標任務首次列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且所定的5000萬千瓦的任務完成起來也并非易事。
5000萬千瓦是什么概念股呢?以英國或者法國為例,2016年全國的電力裝機容量僅7000萬到8000萬千瓦左右。而目前我國煤電裝機總量9.4億千瓦,今年去產能的目標,占煤電裝機總量的5.3%,力度非常強勁。5000萬千瓦的去產能目標中,計劃淘汰落后機組500萬千瓦,關停違建項目3800萬千瓦,緩建項目700萬千瓦。
據中國電力企業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持續降至4165小時,創下50多年來的新低。其中,小火電機組燃煤發電效率低、排放高,嚴重擠占低能耗、低污染的大火電機組發展空間。淘汰小火電機組既是去煤電過剩產能的要求,也是提高燃煤發電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的要求。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2017年煤電行業將采取多種方式去產能,包括淘汰、重組、改造等方式。堅持“成熟一戶、重組一戶”的原則推動央企重組,要像鋼鐵煤炭行業一樣,把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任務堅定不移地推進下去,取得預期成效。
去產能不是簡單的去產量,目的是淘汰落后產能,化解過剩產能,提升產業集中度。目前,我國102家央企中,鋼鐵企業5家,煤炭企業2家,水泥企業僅1家,而電力企業則高達12家。電力行業央企數量眾多,包括五大發電集團、神華集團、華潤集團、國投集團、三峽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廣核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等,行業集中度提升空間很大。
面對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火電行業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隨著煤電行業去產能工作的推進,小火電機組的淘汰速度加快,行業集中度提升,具有規模、技術優勢的大型火電龍頭有望在行業兼并重組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