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專訪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項曉東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0評論 | 10135查看 | 2012-06-02 09:07:00    
  產業轉型的口號在中國喊了幾年,但是似乎一直未見什么成效。中國人口紅利正在消退,但技術含量低、依托密集勞動力的傳統產業卻依然是主導。中國創新轉型之路到底應該行向何處去?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實現產業升級的大轉身?益科博能源科技公司的太陽能光熱產業模式,或許能夠勾勒出一條中國產業從低端邁進高端的參考路線圖。

益科博的“向日葵”

  在上海張江園區益科博公司的一樓,展示了這樣一件裝置:在一個傾斜的八角盤上,錯落地鑲嵌著許多正方形的小鏡子,鏡面上方是一個八角形的集熱器。這件設備就是益科博公司的核心技術—— “模塊定日陣”聚焦光熱系統(Modular Heliostat – Concentration Solar Power,簡稱“MH-CSP”系統),這是由中國“千人計劃”創業人才、益科博公司董事長項曉東博士領銜研發的太陽能光熱發電設備。媒體將“模塊定日陣”稱為“向日葵”,這種比喻恰如其分,因為這個設備和真正的向日葵一樣,它的盤面能夠追逐太陽而轉動,實現“太陽走,我也走”,使得鏡面與陽光最大程度的保持垂直,來獲得更多的太陽能。

  而在中國海南三亞南山創意產業園一片95畝的土地上,2100多個這樣的向日葵已經落地開花,這個一兆瓦的光熱發電示范項目,投資金額約4000萬人民幣,將于今年年底試運行。

“組合材料芯片”專利技術

  事實上,2009年成立的益科博已經是項曉東參與的第三個創業項目。

  1985年,31歲的項曉東離開科學院高能所赴美留學,1989年獲得美國肯塔基大學物理學博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固體物理博士后研究后,在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任職研發新材料并發明了“組合材料芯片”專利技術。

  組合材料芯片的原理就是在一個芯片上集成成千上萬的功能材料,用來篩選其物理或化學功能。比如,“氮化鎵”LED 本身發藍光,如果要轉化成日常照明用的白光,則需要配上特殊的功能材料,這種功能材料也稱為熒光材料 。要想找到這種功能材料,必須通過實驗來篩選發現。項曉東的專利可以把眾多備選的功能材料設計到一個芯片上,一次性完成可能需要幾年到幾十年完成的篩選實驗,大大加快了發現功能材料的實驗速度。

  1995年以項曉東的專利為核心的Symyx公司成立,成功為石油化工篩選多個關鍵催化劑,Symyx公司于199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2000年,項曉東離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成立了以篩選物理功能材料為主的Intemax公司,成功篩選了“氮化鎵”LED照明器件所需的熒光材料。目前Intemax公司的產品已經被三星和飛利浦等大規模采用。

  之所以離開國家實驗室是因為應用科學研究出身的項曉東一直秉承著這樣一個理念:如果技術不能在產業、市場上起到作用,而僅僅局限在實驗室或科學領域,那就等于沒有貢獻任何東西,等于浪費錢。

放棄光伏 轉戰光熱

  2006年能源危機出現后,項曉東作為Intemax公司的CTO帶頭開創新領域、新市場。經過一年左右對各個能源領域、新技術的研究,項曉東認為太陽能是最有前途、最需要創新發展的行業。但由于當時的投資者比較猶豫,項曉東便退出了Intemax,自己成立了一個公司,專門研發太陽能技術。

  最初的2年,項曉東一直在研究光伏領域新工藝,比如薄膜、聚焦光伏等,都是希望盡量少用硅片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但隨著對光伏瓶頸的認識,2008年,項曉東決定暫時放棄光伏領域。

  “由于儲電成本高,光伏和風電一樣,有個致命的瓶頸,不具備能源可調度性,也就是上網困難的問題。”項曉東進一步解釋稱,“現存電網都是為煤這種傳統能源建立的,煤可以隨時燒隨時發電。而風能、光伏發電不穩定、不可調度,現有的電力基礎設施是不允許有不可調度的能源亂

  沖的,它是個網絡,沒有容量,不能儲存電能只能傳輸。光伏和風電短時間的抖動性、長時間的不可調度性,使其很難上網。目前全球有十幾個TW的基礎輸電設施,這些基礎設施重新建設的話,相當于200年來的工業革命要重新來過,所以不可能重新建設。”

  儲電難,但儲熱卻容易得多,成本也很低。項博士說,美國早在30年前就認識到這個問題,有500科學家參與做的一個研究報告,認為具有低成本儲能優勢的光熱技術是未來能源解決方案的關鍵。由于光熱的可調度性,可幫助光伏、風電克服上網的困難,從而可實現大規模低碳能源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

  “模塊定日陣”太陽能聚焦集熱器就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的核心設備,它的原理很簡單:類似于太陽灶,利用鏡面反射,聚焦太陽光并轉化成熱量。它的創新在于,與傳統的塔式、槽式、碟式等太陽能熱發電模式不同,采用了兩維分立式反射聚光鏡結構,實現了準二維太陽跟蹤。定日陣的八角盤在一個轉軸上,這個轉軸跟地軸是平行的,東西方向,可以跟蹤太陽,換句話說,這個軸與水平面的夾角是當地的緯度角;而所有鏡子都在與該軸垂直的另外的多個軸上,通過聯動機制,用一個馬達控制,沿南北方向追隨太陽的季節運動,每天做不超過0.1度的微調。這朵向日葵的另一個特點在于,將大的拋物面打碎,以小鏡子構成的模塊轉動,這樣不但轉動更容易、耗能少、占地面積小,鏡子之間的縫隙讓風可以順利通過,風阻也降低了,不像碟式發電那樣是陀螺形的旋轉,耗能很大、風阻大,而且每個“碟”之間的間隔很大。據項博士介紹,定日陣已經實現高于60%的太陽能到熱能的轉換效率。

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模塊定日陣”技術在2010年2月獲得了包括7位院士在內的11人評估專家組的高度科學評價,在專家意見中,建議有關方面將公司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納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總體安排。但知易行難,科學的認證不代表現實中能立即運行,隨著這朵“向日葵”在三亞的成功落地開花,證明了定日陣太陽能熱發電的可行性和先進性,引起了潛在合作伙伴們的高度關注。

  “很多大型電力公司和能源設備制造集團都與我們開展了業務洽談。”項曉東說。4月18日,益科博及其從事儲能技術開發的關聯公司藍瑚能源科技與中廣核集團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廣核是由中國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清潔能源企業。“中廣核是我們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之一。”項曉東認為能與中廣核合作是“有幸”的,因為核電是百分百的清潔能源,而且中廣核是中國實力雄厚的發電集團 。

  根據協議,與中廣核合作的目標是要做太陽能熱發電商業電廠。目前國內適宜發展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地區為太陽能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例如西藏。“西藏的開發,最需要清潔能源,光把電線拉到那還不能解決熱的問題 。做光熱是最好的,又能供熱又能發電。”項曉東介紹。事實上,“模塊定日陣”聚焦光熱系統是太陽能熱發電及綜合利用技術,除了發電外,剩下來的熱可以應用在工業供熱、空調、海水淡化等不同領域,而這些熱的利用又可以進一步等效降低原本的電價。此前,業界普遍認為太陽能光熱發電的電價約為1.8元/千瓦時,但據益科博測算,50兆瓦規模的商業電廠的發電成本約0.7元/千瓦時,未來還有下降的空間。但涉及到具體的電廠選址,項曉東說“要尊重合作伙伴的決策。”

  在具體的合作分工上,中廣核作為投資者、技術集成及運營者,益科博提供核心技術、產品、服務。項曉東對此也很滿意:“建設大型電廠,我們實力薄弱,需和大企業合作。在美國之所以新能源受到阻礙,是由于經濟危機,銀行放貸困難,而中國的銀行實力雄厚 。大企業貸款能力強,而且大企業對大項目有豐富經驗 ,可加速益科博技術市場化步伐。”

珍惜“千人計劃”稱號

  對于2009年獲得的第二屆“千人計劃”創業人才的稱號,項曉東非常珍惜,也倍感責任。 國家不僅給于了“千人計劃”專家個人生活待遇獎勵,也對所在創業企業給于大力支持 。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6月剛剛去世的江上舟博士是益科博能夠發展到今天的關鍵人物。江上舟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批海歸,海南建省初期最早的一批闖海人,曾擔任三亞市副市長,他也是上海芯片產業的奠基人、中國城市建設的先驅者、中國大飛機項目的啟動者之一。他一生的事業都是為了能夠推動中國的發展,民族之進步。

  江上舟博士曾在了解了益科博的成果后表示:“你們要是能把能源的問題解決了,那比發原子彈還重要。”項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