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5390查看 | 2017-04-18 10:26:00
火電行業2015年的光鮮已成歷史。
打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變化曲線圖,時光仿佛倒流。2015年不斷下跌的煤炭價格在2016年原封不動地漲了回來,甚至超過了2015年的最高水平。對于仍以火電裝機為主的五大發電主要上市公司來說,其經營業績很大程度上要看煤價的臉色。恰逢經濟發展新常態、電力體制改革推進的背景下,發電企業真正陷入“內憂外患”。
即便如此,企業也要努力掌握命運之舵。日前,五大發電主要上市公司2016年財報陸續披露,報表隨著大環境起伏不定,但其中顯現的經驗教訓卻可以影響長遠,這正是分析年報的意義所在。
比照2016年與2015年的經營業績,五大發電旗下主要上市公司基本延續了2015年營業收入下降的趨勢,但盈利情況卻出現了極具戲劇性的“反轉”:上一報告期唯一一個出現凈利潤下滑的國電電力,在2016年獲得了營業收入和歸屬股東凈利潤的雙提升;其他四家則正好相反,凈利潤降幅超過三成甚至腰斬,上期凈利的增長根本無法覆蓋2016年的下跌,以至2016年的凈利水平低于2014年。2015年凈利漲幅最高的大唐發電,2016年則虧損約26.23億元。
發電量較為平穩高煤價壓制利潤
量價雙降大趨勢下,國電電力發電量提升優勢明顯。第四季度虧損范圍擴大,拖累行業整體業績。
營業收入方面,除國電電力上漲2.95%外,其余四家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除去非電業務影響后,其營收降幅在6.67%到11.71%不等。
但從發電量上看,四家營收降低的公司2016年發電量變化幅度不大,僅在-2.1%到1.6%之間。2016年燃煤機組上網電價的下調,以及市場電量的增加,均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因。
東北地區某電廠負責人告訴記者,2016年市場電量占比在15%左右。“主要是大用戶直供電量。未來電力交易市場運行能力提升后,市場電量比例還會繼續擴大。”據了解,全國大部分已經開展直購電交易的地區,平均降價幅度都高于2016年1月1日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的3分/千瓦時。“短時間內供需形勢不會有太大變化。隨著發用電計劃逐步放開,火電企業售電的單位利潤還會繼續降低。”該負責人認為。
在此背景下,國電電力2016年發電量較上年同期大漲11.52%,且火電、風電、水電發電量均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燃煤發電上網電價的降低被更多的電量抵消,風電、水電多發更直接提升了收入,使國電電力營業收入整體逆勢上升。
盡管營收水平總體起伏不大,但成本的提高對利潤的影響卻十分明顯。
2016年上半年,動力煤價格穩中有升。根據秦皇島煤炭網指數中心相關數據,2016年年初至6月底,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由371元/噸回升至401元/噸。而從接下來的一周開始,該指數連續17周上漲,一路躥升至607元/噸。煤炭占火電企業成本構成的七成左右,燃料價格的快速上漲讓火電企業措手不及,這一矛盾在2016年第四季度集中爆發。
從10月份開始,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開始集中供暖,南方非集中供暖區域的用電負荷也相應提高,每年的四季度一般是發電企業發電量、營業收入的高峰段。除中國電力外,其余四家公布了2016年分季度主要財務數據,其中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國電電力在第四季度均錄得營業收入最高值,同時均于第四季度出現虧損。而大唐發電由于四季度發電量減少,雖然營業收入較第二、三季度減少,但受煤價影響也較小,第四季度獲得凈利潤5.22億元。
動力煤價格指數沖破600元/噸大關后保持在高位,完全覆蓋2016年第四季度,電廠入場標煤價格一路攀升,許多電廠入廠煤價格逼近甚至超過損益平衡點。“2016年11月,我廠標煤單價突破900元/噸,一個月虧損了800多萬元。”山東某電廠副總經理告訴記者。
保障供電、供熱的社會責任,與達到并維持在高點的煤價水平共同作用,使發電企業在煤價最貴的時候發了最多的電,減盈、虧損隨之而來。
經營能力有提升資產重組再推進
重壓之下,各公司通過配置、剝離等方式推進資產優化,企業投資、經營、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成本和收入的雙向擠壓下,除中國電力外,其余各家經營活動現金流均較上年同期減少,國電電力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減少7.3%,華電國際降幅則達到29.8%。同時,高煤價還使各公司火電業務毛利率下降,電力業務毛利率紛紛跌破30%,降幅在5.77至15.34個百分點。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電力行業毛利率在全行業排行中已為倒數第二。作為反映商品增值能力的標志之一,毛利率的降低無疑是懸在發電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時“拷問”著企業的經營水平。
以華能國際為例。作為五家上市公司中體量最大的公司,其發電業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減少7.55個百分點,毛利絕對降幅達到129.59億元,致使公司業績同比下降。巨大壓力下,企業不得不從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想方設法節省開支,從而一定程度上抵消經營業績的下跌。與上年同期相比,華能國際2016年財務費用減少8.88億元,管理費用減少6.61億元,資產減值損失減少18.85億元,投資收益增加6.86億元。
于投資環節受益最明顯的是國電電力。國電電力雖然在五家上市公司中唯一實現了歸屬股東凈利潤的增長,但其2016年營業利潤為86.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5.81億元有所減少。根據公告,該公司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母公司參股企業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增加17.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導致國電電力在2015年凈利潤下跌的環節,也是投資。2015年12月,國電電力參股的國電科環關閉若干光伏薄膜生產線,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40億元,參股的內蒙古晶陽能源、宣威發電等公司亦分別虧損超過3億元。根據國電電力在這些企業中的占股,2015年國電電力投資虧損達到17.31億元,使其在當年行業整體凈利上漲的大環境下凈利下跌。一降一升,上年同期較低的利潤基數使國電電力2016年業績更為搶眼。
與之相對,大唐發電的虧損同樣備受關注。實際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大唐發電2016年歸屬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7.54億元,較上年同期降幅在三成左右,最終虧損主要來自剝離煤化工業務造成的賬面損失。2016年8月31日,大唐發電與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煤化工產業相關公司股權及電源前期項目轉讓協議》的規定,進行了委托貸款的豁免和股權交割。這一事項對大唐發電合并報表層面的利潤總額影響金額為-43.14億元。
無論是大唐發電旗下煤化工業務,還是國電電力參股的薄膜生產線、宣威發電等,因產業升級、環保標準提高等因素,已不再適應未來發展方向。在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剝離不良資產,以短期的損失換取長遠發展,是發電企業的必然選擇。同時,作為各自所在集團的優質資產整合平臺,各上市公司持續推進對集團優質資產的收購,以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2016年,華能(neng)國(guo)(guo)際以151億(yi)元購買華能(neng)山東發(fa)(fa)電(dian)(dian)(dian)(dian)、吉林發(fa)(fa)電(dian)(dian)(dian)(dian)、黑(hei)龍江發(fa)(fa)電(dian)(dian)(dian)(dian)和中(zhong)原(yuan)燃(ran)氣的權(quan)益(yi)(yi),涉及權(quan)益(yi)(yi)在運裝機容量1300萬千瓦;國(guo)(guo)電(dian)(dian)(dian)(dian)電(dian)(dian)(dian)(dian)力取(qu)得國(guo)(guo)電(dian)(dian)(dian)(dian)大(da)武口發(fa)(fa)電(dian)(dian)(dian)(dian)全部(bu)權(quan)益(yi)(yi)以及大(da)武口熱電(dian)(dian)(dian)(dian)控制權(quan),旗下(xia)新疆電(dian)(dian)(dian)(dian)力、江蘇電(dian)(dian)(dian)(dian)力分(fen)別取(qu)得當地部(bu)分(fen)水電(dian)(dian)(dian)(dian)、熱電(dian)(dian)(dian)(dian)公(gong)司控制權(quan);中(zhong)國(guo)(guo)電(dian)(dian)(dian)(dian)力于2016年年初與國(guo)(guo)家電(dian)(dian)(dian)(dian)投訂立意(yi)向書,擬收購國(guo)(guo)家電(dian)(dian)(dian)(dian)投旗下(xia)河(he)南(nan)電(dian)(dian)(dian)(dian)力有限公(gong)司100%權(quan)益(yi)(yi);大(da)唐(tang)發(fa)(fa)電(dian)(dian)(dian)(dian)對煤化(hua)工業務處置完成,也使得大(da)唐(tang)集團位(wei)于河(he)北的火電(dian)(dian)(dian)(dian)資產注入(ru)被重新提上日程(cheng)。
裝機結構更優化長遠發展有潛力
60萬千瓦級以上機組過半,供電煤耗水平優于國家標準,清潔能源貢獻顯著提高。
電力行業投資規模大,企業經營決策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帶來財務報表某一時期的大幅變化,而提質增效的成果則需要持續的積累方能顯現。因此,盡管2016年整體成績并不好看,但由于各公司資產組成的不斷優化,分析人士仍普遍看好其在未來1至2年的發展。
根據業績報告,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旗下火電機組中,60萬千瓦級以上的燃煤機組容量占比以及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容量占比均超過50%,大唐發電分別達到78.9%和78.4%,均排在五家公司第一位。五家上市公司平均供電煤耗均低于310克/千瓦時,國電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