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海陽 | 0評論 | 4197查看 | 2017-05-02 14:33:00
國內光熱(re)(re)企業技術(shu)平臺的共(gong)享助力行業加速發展(zhan)。近(jin)日,由中海陽(yang)(yang)建(jian)設(she)的北京市(shi)首個(ge)太(tai)陽(yang)(yang)能熱(re)(re)發電聚光集熱(re)(re)系統技術(shu)工程實驗(yan)室(以下(xia)(xia)簡稱光熱(re)(re)工程實驗(yan)室)公共(gong)技術(shu)服務(wu)平臺通過行業專家(jia)(jia)評審,將為國家(jia)(jia)太(tai)陽(yang)(yang)能光熱(re)(re)產業技術(shu)創新戰(zhan)略聯盟(meng)(以下(xia)(xia)簡稱光熱(re)(re)聯盟(meng))成員(yuan)單位提供系統支(zhi)撐、設(she)備(bei)檢測(ce)等(deng)公共(gong)技術(shu)服務(wu)。
據了解,來自中科院電工所、北京鑒衡認證中心、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國家關熱聯盟等知名科研院所和機構的專家參與了此次資質評估。與會專家聽取了中海陽關于光熱工程實驗室納入國家太陽能光熱聯盟公共服務平臺(太陽能熱發電聚光集熱技術)的申請匯報,并實地考察了光熱工程實驗室,詳細了解各種測試設備及其功能。
與此同時,據中海陽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公司光熱工程實驗室向光熱聯盟提出了成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申請,主要是為國內廣大光熱企業和聯盟成員提供包括槽式集熱器3D攝影測量、反射鏡面型測試、反射鏡反射率測試、高溫熔鹽材料性能測試、激光跟蹤工業測量等公共技術服務。
經過考察,專家組認為,中海陽光熱工程實驗室申報的相關測試系統符合聯盟公共服務平臺的基本技術要求,具備相應的檢測能力,而且建立了實驗室管理體系架構。專家組在建議相應的測試平臺完善測試項目、精度等內容,按照專家意見規范公共服務平臺管理體系的同時,全票通過了資質評估。
中海陽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光熱工程實驗室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國家光熱聯盟、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密切合作,為國內光熱裝備制造企業和示范項目提供專業的檢測服務,推動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據了解,該光熱工程實驗室于2013年獲市發改委批準建設,下設熱工及材料實驗室、光學測試系統實驗室、機械結構實驗室、自控系統實驗室、綜合實驗室以及昌平光熱實驗和延慶光熱實驗,主要專注于太陽能光熱創新綜合利用方向的研發,提供除發電端外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全套解決方案。2016年12月,光熱工程實驗室正式通過驗收。
與此同時,技術創新是中海陽發展的重要引擎,公司2016年新增發明專利14項,截至2016年底,中海陽已擁有專利數量276項,擁有發明專利數量65項。
此外,中海陽入選了中國標準化協會太陽能應用分會,推進我國太陽能發電及其他應用領域標準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參與由中海陽等參與起草的《光熱發電玻璃反射鏡反射比測試方法》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并將于2017年11月1日開始實施。
注:本文由中海陽供稿,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