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海網絡廣播電視臺 | 0評論 | 17229查看 | 2017-05-15 17:18:55
坐落于祁連山脈西段地區的德令哈市,是一座建在戈壁上的綠洲城市,在市區周圍,有大量的荒漠化土地,生態系統極其脆弱。為確保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并舉,德令哈注重從生態角度布局產業,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就是其中一個。
德令哈市西10公里,315國道以北的山腳下,是一片寬闊的戈壁灘,這里是德令哈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區。園區南側是正在建設中的中廣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熱發電項目。該項目2014年7月開工,投資18億元,是我國首個開建的大型商業化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項目由常規島、儲熱島和太陽島三大部分組成,設計年發電量1.975億度。常規島和儲熱島相繼在2015年7月和2016年3月左右進場施工,現已完成基礎建設和部分安裝作業。記者采訪時,太陽島的鏡場安裝工作已經開展多時。
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大勇:“現在我們常規島的土建工程已經結束,安裝工程也接近尾聲。我們傳熱儲熱的土建也結束,然后安裝工程正在高峰期。現在我們正在進行鏡場的安裝工作,我們爭取在四個月時間全部安裝完成,計劃在今年8月份注油成功,爭取在年底之前并網。”
我省是國內最早大力推進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省份之一,早在2009年出臺了太陽能產業發展及推廣應用規劃,目前已經建成一整套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體系。隨著太陽能光熱市場的逐漸升溫,我省迅速布局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區,德令哈太陽能光熱產業園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光熱產業集聚區。
記者史雅婷:“我身旁的就是槽式光熱發電站,它就相當于我們普通家用的太陽灶,把光熱聚集在我頭頂的這一排集熱管上,通過熱能轉換,驅動汽輪機進行發電產生電能。在德令哈光熱產業基地,都是邊創新、邊實驗、邊開發,實現了太陽能資源利用的新突破。”
太陽能光熱發電可以避免光伏發電的間歇性、不穩定性等缺點,還具有巨大的降成本潛力,是未來清潔能源最大的替代產品之一。德令哈太陽能光熱產業園區是國內光熱發電企業的主戰場,擁有多項國內第一。除中廣核之外,在園區北側,青海中控太陽能5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第一座全球第三的并網發電的規模化儲能塔式光熱電站。這家企業2011年來自浙江,2013年一期10兆瓦項目順利并網發電。在電站現場,兩架距地面90多米高的吸熱器,猶如燈塔一般,在2萬多面定日鏡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區別于槽式發電,塔式發電是在大面積的場地上安裝有眾多的大型太陽能反射鏡,通過太陽光反射集聚熱能,借助水或者鹽液等介質,實現光熱能量轉換。
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劉文闖:“這個定日鏡每三到五秒動一次,每次動幾個毫幅度,把太陽光全部反射到吸熱器上,把吸熱器里面的介質加熱成高溫的介質,再通過跟水進行換熱產生高溫高壓的蒸氣,最后推動汽輪機發電。”
中控太陽能在德令哈市投資的光熱發電站,采用的是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完全采用了自主創新的技術及國產化裝備,堪稱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的典范。2016年9月,青海中控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列入國家能源局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名單。記者采訪時,這家企業正在進行二期50兆瓦項目的建設。二期項目將配置6小時熔鹽儲能系統,電力輸出連續性將進一步提高。預計2018年底可實現并網發電。
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步青:“光熱發電區別于其他綠色能源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做到儲能連續發電。在沒有日照或日照不好的時候,也能正常的發電,輸出的非常平穩。”
德令哈市擁有11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化未利用土地,陽光資源豐富,大氣潔凈度高,地理條件優越,為發展太陽能光熱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瞄準國家級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的目標,德令哈市全力打造戈壁荒原上的太陽能光熱發電城,加快了在生態脆弱地區發展新型工業產業的新探索。
德令哈市常務副市長張標:“德令哈著力推進太陽能為主體的光熱發電、光伏發電,打造太陽能光熱工業園區,有效減少碳排放,保護當地的自然環境。同時我們也正在建設國家的清潔能源基地,通過向中東部地區輸送綠色的能源,能夠為東部的碳排放的減少和實現綠色的發展提供支持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