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4128查看 | 2018-07-16 14:20: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訊:近日,河北省發改委下發《關于組織申報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發展專項項目的通知》(簡稱“通知”),申報時間要求2018年8月15日前報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8月14日、15日兩天集中收取。
在光熱發電裝備方面,《通知》指出,支持中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大規模定日鏡場、大型儲換熱裝置以及管理控制平臺等光熱發電裝備產業化。
同時,鼓勵開展大容量相變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高溫超導儲能、超級電容儲能、儲熱儲冷等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支持儲能系統整體設計及核心部件、大規模儲能電站檢測、控制、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此外,《通知》支持光熱、溫濕度、稱重、視覺、流量物位以及成分分析等高性能傳感裝備的研發及產業化。
針對申報人條件,《通知》提出了如下要求:
1)已基本具備實施條件,所需資金已落實、知識產權歸屬明晰,并完成審批(核準、備案),具有相關土地手續。項目申報過程中暫不需提交環保等落實證明材料。項目投資規模在3000萬元以上,建設期一般不超過三年。
2)應用示范項目。要求前期手續齊全,項目投資規模達到2000萬元以上。項目單位在相關行業或領域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并具備一定的市場服務規模。
3)項目單位應在河北省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備較強的技術開發、資金籌措、項目實施能力,成長性較好,具有良好的社會信用。
以下為通知全文:
關于組織申報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發展專項項目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發展改革委(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省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培育壯大新動能,引領支撐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三年行動計劃中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三大專項,我委決定組織實施一批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現將有關申報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方向
(一)新能源與智能電網裝備
1.光伏光熱發電裝備。支持鈍化發射極及背局域接觸(PERC)以及雙面PERC、本征薄膜異質結(HIT)、全背電極接觸晶硅(IBC)、N型雙面、金屬穿孔卷繞(MWT)、黑硅多晶、新型(柔性)薄膜、多主柵/半片/無熱斑等先進光伏電池及組件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鼓勵開展鐵電-半導體耦合、新型疊層、鈣鈦礦、染料敏化等新型光伏電池技術及組件研發和產業化。支持高強度耐磨金剛石線鋸、高效光伏焊帶、高可靠性光伏電池漿料等光伏制造設備和材料產業化。鼓勵開展大尺寸多晶鑄錠、多次投料連續拉晶、高效硅片切割等光伏制造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支持高倍聚光太陽能芯片模組、高精度智能化跟蹤系統、高效光伏發電并網逆變器、分布式光伏智能管理系統等關鍵部件及系統研發及產業化。支持中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大規模定日鏡場、大型儲換熱裝置以及管理控制平臺等光熱發電裝備產業化。
2.風力發電裝備。支持大功率、低成本、高效率、輕量化海上和陸上風力發電機、機組葉片等關鍵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支持海上風電安裝運輸船、吊裝船及維護設備研制及產業化。支持大功率風電機組智能電控系統(主控系統、變流器、變槳距、監控裝置)、模塊化風力發電機組配套產品、智能故障監控和診斷系統等產業化。鼓勵開展基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綜合應用的風電場智能化運維技術應用示范。鼓勵建立風電技術檢測和驗證服務平臺。
3.智能電網裝備。支持特高壓輸配電、柔性直流輸配電、智能電網運維等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特高壓交直流輸變電裝備、智能化高壓電器設備、智能化高壓監測/檢測系統等研發及產業化。支持柔性直流斷路器、直流變壓器、直流電纜、直流電網控制系統、電壓平衡裝置等研發及產業化。支持變電站成套裝備、智能配電網成套裝備、大容量電力電子器件和材料、電能質量產品等智能電網裝備及產品產業化。支持集成一體化智能變電站、一二次相結合智能化電力設備、控制與保護一體化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鼓勵開展能源路由器、能源交換機等能源互聯網設備研發和應用示范。
4.先進儲能裝備。支持固態鋰電池、鈉硫電池、全釩液流電池、鋰離子電池等先進儲能電池研發及產業化,支持開展MW級以上先進儲能電池系統應用示范。鼓勵開展鉛炭儲能電池、鋅鎳單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鎂基電池等新型儲能電池開發及產業化。鼓勵開展大容量相變儲能、飛輪儲能、壓縮空氣儲能、高溫超導儲能、超級電容儲能、儲熱儲冷等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支持儲能系統整體設計及核心部件、大規模儲能電站檢測、控制、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高效率、低成本大規模制氫及分布式制氫、高壓及輕質元素儲氫等氫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氫能產業成套生產設備商業化應用。
(二)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
1.汽車動力電池。支持高性能、低成本、長壽命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先進電池管理系統(BMS)研發及產業化,鼓勵開展鋰硫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固態鋰電池等新型動力電池研發和應用。支持高性能正負極材料、耐高溫高電壓隔膜、電解液添加劑、水溶性正極粘結劑、新型導電劑等關鍵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鼓勵石墨烯等新型材料創新應用。支持高性能高精度涂布機、卷繞機等動力電池關鍵制造設備自主開發及產業化。鼓勵開展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等智能充電技術應用示范。
2.汽車電機電控。支持高性能整車控制器、電機控制器、汽車驅動電機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芯片、集成電力電子控制器(PCU)、永磁驅動電機、交流感應電機、車用DC/DC控制系統、驅動系統總成等核心部件開發和產業化。鼓勵開展車身及驅動裝置輕量化技術開發及產業化。
3.燃料電池汽車。支持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等汽車燃料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低成本長壽命膜電極(含質子交換膜、電催化劑和擴散層)、高性能雙極板、高一致性高比功率電堆、模塊化系統集成技術、智能化過程檢測控制技術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和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支持燃料電池用空壓機、加濕器、循環泵、寬域引射器、故障診斷器、高效散熱器等配套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支持開展車載儲氫、輸氫和加氫裝置研發及產業化。鼓勵開展高儲備容量、低建設成本加氫站應用示范。
4.智能網聯汽車。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環境感知系統、控制系統、執行系統、車聯網平臺、系統動力總成等研發及產業化。重點支持北斗高精度定位、高精度3D地圖、激光/毫米波/超聲波雷達、視覺傳感器、高性能GPU芯片、人機交互系統、實時操作系統、車輛信息交互系統、無線通信系統、電子穩定系統、系統動力總成控制系統、信息安全系統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產業化。鼓勵建立智能網聯汽車共性技術研發、產品技術測試認證、標準規范研究制定、數據與信息安全評測等公共服務平臺。鼓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出行應用示范。
(三)高端裝備制造
1.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及零部件。重點發展高速動車組、城軌列車、城際/市域車輛、地鐵車輛、貨運車輛及特種鐵路車輛,推進中低速磁懸浮城市軌道綜合交通系統及現代有(無)軌電車、鐵路專用車、貨運動車等高端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高速動車組車體、轉向架、列車牽引制動、網絡控制系統、車輛制冷等核心系統和關鍵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
2.衛星及應用產業。衛星終端設備、衛星廣播及移動通信系統設備、通信天線、低軌快響衛星數傳信道模塊等衛星通信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
3.工程與專用裝備制造。鼓勵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系統集成等技術與工程專用裝備的深度融合,支持發展工程與施工整機和相關配套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重點支持冶金軋輥、高效連鑄機、高效冷軋輥、連續式棒材軋機、高速線材軋機等冶金裝備研發及產業化,煤礦采掘裝備、高效煤炭綜采成套裝備等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