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能(neng)源企業(ye)或將掀起私有化潮,而華能(neng)新(xin)能(neng)源的成功退市僅僅是一個開端(duan)。
華能新(xin)能源H股股份已經于2月24日下午四時在香港聯交所撤銷上(shang)市地(di)位。
據華能(neng)(neng)新(xin)能(neng)(neng)源公布,H股收(shou)購要約于2020年3月18日(ri)下午四時正截止(zhi)。中國華能(neng)(neng)并(bing)無進(jin)一步延長H股收(shou)購要約。
至(zhi)此(ci),華能新能源(yuan)完成(cheng)私(si)有(you)化(hua)退市(shi)。這場歷時5月余(yu)的私(si)有(you)化(hua)交易,是港股有(you)史(shi)以來最大央企私(si)有(you)化(hua)交易,一直(zhi)吸引(yin)著多方關注(zhu)及猜想。
3月2日晚間,同樣(yang)為(wei)港股上(shang)市的新能源央企—中廣(guang)核新能源發布公告稱(cheng),控股股東可能提出私(si)有(you)化(hua)。
事實上(shang)在(zai)華能新能源之前,已經有(you)港股能源公司完成私有(you)化(hua)。
截至目前(qian),提(ti)出私有化的能(neng)源企業中,中國電力清潔能(neng)源及(ji)華(hua)能(neng)新(xin)能(neng)源已成功私有化而退市,而哈(ha)爾濱電氣(qi)由(you)于H股收購要約不足90%門(men)檻(jian),私有化最(zui)終失敗(bai)。
近兩年,似乎(hu)掀起了港股能源企(qi)業私有(you)化(hua)潮。從十(shi)年前的港股上市潮,到如今(jin)私有(you)化(hua)退市,為何(he)港股能源公司(si)頻(pin)(pin)頻(pin)(pin)私有(you)化(hua)?這是(shi)(shi)否會是(shi)(shi)港股能源企(qi)業的未來出路?
曾現港股上市潮
2010年(nian)前后,國內曾出現(xian)新能源(yuan)企(qi)業扎堆(dui)港(gang)股上市的情(qing)況。
當(dang)時,國內新能(neng)源(yuan)(yuan)產業正(zheng)處于新興發(fa)展階(jie)段,雖發(fa)展空(kong)間廣闊但實際情(qing)況不容樂(le)觀(guan)。新能(neng)源(yuan)(yuan)發(fa)展初期成本高,由(you)于尚未大(da)規模使(shi)用,在(zai)國內的接受度受限(xian),無法吸(xi)引(yin)更(geng)多的資(zi)金(jin),新能(neng)源(yuan)(yuan)產業發(fa)展受到資(zi)金(jin)瓶(ping)頸制約。
謝(xie)長(chang)軍(jun)在(zai)《回顧龍源(yuan)電力(li)香港主板IPO全過程》一文中也曾提及,公(gong)司僅以兩個火電廠的分配(pei)利潤和投(tou)資(zi)(zi)風電的利潤,作為資(zi)(zi)本金進行風電和光伏、地(di)熱、潮汐等可再(zai)生能源(yuan)項目的投(tou)資(zi)(zi),真正出(chu)現了(le)“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難局面(mian)。
那么(me)該如何(he)解決新(xin)能(neng)源投資的缺口(kou)問題?
十(shi)多(duo)年(nian)前的龍源(yuan)公司借鑒1994年(nian)龍源(yuan)雄(xiong)亞海外(wai)發債融資的成功經(jing)歷,聚焦(jiao)到(dao)國內外(wai)資本市場上(shang),從而提出國內外(wai)上(shang)市,解決加快(kuai)發展風電等(deng)可(ke)再生能源(yuan)資金的初步設(she)想。
當時,國際資本市場對風電(dian)行業熱烈追捧,在(zai)海外上市將面臨良好(hao)的(de)市場機(ji)遇。
2009年(nian)12月10日,龍(long)源電力集團股(gu)份(fen)有限(xian)公司(si)在香港(gang)主(zhu)板上(shang)市(shi),發行(xing)股(gu)票(piao)21.43億(yi)股(gu),每股(gu)發行(xing)價8.16港(gang)幣,共(gong)募(mu)集資金金額(e)174.86億(yi)港(gang)幣。公司(si)總市(shi)值約為78.59億(yi)美元。
龍源電力在(zai)香港成功(gong)上(shang)市,對于其他的新能源企業(ye)具(ju)有(you)十分(fen)重要的示(shi)范意義,此后兩三年(nian)的時(shi)間內,多(duo)家新能源企業(ye)扎堆港股上(shang)市。
其中(zhong),五大(da)發電集團下屬的其他(ta)新能(neng)(neng)(neng)源企(qi)業也(ye)陸續在香港主板上市:大(da)唐新能(neng)(neng)(neng)源、華(hua)能(neng)(neng)(neng)新能(neng)(neng)(neng)源、華(hua)電福新分別于2010年(nian)、2011年(nian)、2012年(nian)相(xiang)繼(ji)上市。
五大發電集團中唯一沒有將(jiang)新(xin)能源(yuan)資產(chan)(chan)單獨上市計劃的國家電投集團,則收購了一家香(xiang)港上市公司(si),更名中國電力新(xin)能源(yuan)發展有限公司(si)實現對(dui)其控股,并將(jiang)旗下新(xin)能源(yuan)資產(chan)(chan)注入其中。
此外,如今的國(guo)內(nei)第(di)一(yi)大(da)風(feng)電整機商金風(feng)科技也在2010年10月8日(ri)登陸(lu)港股。
據了解,十年(nian)前(qian)新(xin)能(neng)源公司選擇香(xiang)港上市主要是因為(wei)H股市場(chang)(chang)比(bi)較靈活(huo),與國內市場(chang)(chang)相比(bi),海(hai)外資(zi)本市場(chang)(chang)對新(xin)能(neng)源產業認可度(du)高,能(neng)夠募(mu)集到更(geng)多的資(zi)金。
再遇融資困境
2019年(nian)3月28日(ri)(ri),中(zhong)國(guo)電力清潔(jie)能(neng)源(yuan)(00735.HK)公(gong)(gong)告稱,公(gong)(gong)司大股(gu)(gu)東中(zhong)國(guo)電力新(xin)能(neng)源(yuan)擬將公(gong)(gong)司私(si)有化退(tui)市(shi)。同年(nian)8月20日(ri)(ri),退(tui)市(shi)成功。這可以說是,港(gang)股(gu)(gu)能(neng)源(yuan)企業成功退(tui)市(shi)的開端。
事實上,在此之前,已經在港交所(suo)主(zhu)板上市二十多年的哈(ha)爾濱(bin)電氣(qi),早于(yu)2018年12月27日發出(chu)關于(yu)要約收購的聯(lian)合公告。
但(dan)2019年7月20日,要約屆滿,哈爾濱電氣只接獲88.32%H股收(shou)購(gou)要約有效接納(na)書,不(bu)(bu)足90%門(men)檻,故私(si)有化要約失(shi)效,并不(bu)(bu)會延長,亦不(bu)(bu)撤銷上(shang)市地位。
至(zhi)此(ci),哈(ha)爾(er)濱(bin)電氣私有化以失敗告終。
有關數據顯示,在(zai)哈(ha)爾濱電氣提(ti)出要約收購(gou)時,其市凈(jing)率僅0.38倍(bei),市凈(jing)率已經連續多年(nian)低(di)于1。
有(you)分析稱,市凈率指(zhi)標過低,上市公司已(yi)難以持續充當融(rong)資工具的功能,是當前港股能源企業私(si)有(you)化的主要原因。
最近剛成功退(tui)市的華能新能源估(gu)值在港股市場長期受(shou)到補貼風險拖累,資(zi)產價值嚴重低估(gu),退(tui)市前市凈率長期在0.6-0.7倍徘徊,也(ye)面臨很大的融(rong)資(zi)難(nan)題。
據了解,近兩年由于電(dian)價下調、補貼(tie)欠款規模快速(su)增長(chang)以及(ji)未來補貼(tie)退(tui)坡多重風險(xian)影響,港股新(xin)能(neng)源企業的(de)資產(chan)價值被嚴(yan)重低估,導致融資能(neng)力受限。
除(chu)華能(neng)新(xin)能(neng)源(yuan)外,中廣(guang)核新(xin)能(neng)源(yuan)也已釋(shi)放出了私有化信號(hao)。
而同屬(shu)五大(da)(da)發電集團的大(da)(da)唐(tang)新能(neng)源、華(hua)(hua)電福(fu)新似乎(hu)與(yu)上述兩者面(mian)臨相似的融資(zi)困境。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廣(guang)核新能(neng)源、大(da)(da)唐(tang)新能(neng)源以及華(hua)(hua)電福(fu)新的市凈率均長期低于(yu)1。
其中,中廣核新能源(yuan)自發(fa)布(bu)要約公告以來,市凈率大(da)幅上漲,目前為0.97左右(you);而(er)大(da)唐新能源(yuan)及華電福新的市凈率更是長期(qi)在0.5以下。
某行業分析師(shi)告訴(su)記者,相較(jiao)于A股(gu),港股(gu)比較(jiao)看(kan)重企(qi)業現(xian)金流(liu),但是國內新能源(yuan)(yuan)公司由于可(ke)再(zai)生(sheng)能源(yuan)(yuan)補貼問題一(yi)直(zhi)存在,隨著新增項(xiang)目(mu)并網,企(qi)業補貼拖欠規模將隨之增加。如此(ci)以來,企(qi)業的估值將一(yi)直(zhi)處于較(jiao)低水平(ping)。
面(mian)對當前(qian)的(de)(de)融資難題,私有化退(tui)市已經成為(wei)港股能源(yuan)企(qi)業(ye)的(de)(de)選(xuan)擇之一(yi)。業(ye)內(nei)多位人士推(tui)測,完成私有化的(de)(de)華(hua)能新能源(yuan)將(jiang)按其之前(qian)說法進行(xing)業(ye)務整合,為(wei)提升融資能力(li),隨后或將(jiang)于A股上(shang)市。
以華能(neng)新能(neng)源(yuan)的成(cheng)功退市(shi)為參(can)考,已(yi)提出要(yao)約(yue)的中廣核新能(neng)源(yuan)私(si)有化(hua)成(cheng)功的可能(neng)性(xing)也較高。至于其他(ta)港股能(neng)源(yuan)企(qi)業(ye)是否(fou)最終會選(xuan)擇私(si)有化(hua)道路,尚需時間(jian)說明(ming)。
港股(gu)能源企業或將掀起私有化(hua)潮,而華(hua)能新(xin)能源的成功退市僅僅是一(yi)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