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徐錠明:新能源產業升級需苦練內功
來源:《經濟》雜志 | 0評論 | 5708查看 | 2013-07-09 16:56:00    
 ——訪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十二五”以來,在黨中央領導下,我國能源工業穩步增長,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實現數次騰飛,全國各地新能源企業迅猛發展。然而,各項問題也在發展過程中逐步顯現。受到國際市場影響,許多新能源企業陷入危機,甚至面臨倒閉。我國新能源發展現狀如何?面臨哪些問題?如何實現產業升級?記者就以上問題對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局長徐錠明進行了專訪。

  新能源發展成果顯著

  記者:我國新能源發展已取得哪些成就?

  徐錠明:我國新能源發展得很快。到2012年底,水電累計裝機達到2.49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8641億千瓦時,達到世界第一。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6300萬千瓦,年發電量超過了1000億千瓦時。水電和風電裝機容量都是世界第一,而且風電發電量超過了當年核電發電量,這是了不得的。太陽能裝機達到了650萬千瓦,年發電量35億千瓦,我國成為全球光伏發電增長最快的國家。生物質能也有很大進步,生物質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早期利用、燃料乙醇等方面在不斷擴大。總地來講,我國新能源在展示著較好的發展前景。

  “十一五”以來,國家實行了鼓勵風電發展的政策,風電得以快速發展起來,成果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風電裝機規模不斷壯大。2012年底,風電超過核電成為我國第三大電源。風電在內蒙古地區發電量比重達到10%,在東北、甘肅等地達到7%。二、風電設備制造能力在不斷增強。現在我們已經能夠自己設計制造磁能箱發電機,并且形成了產業鏈。我們生產的1.5兆瓦、2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成了現在的主流機型。除此之外,海上的風電裝機也在進一步推動。三、風電產業服務維護不斷提高。風電場的設計、工程咨詢、建筑安裝、運營管理等都在加強。四、風電的社會環境效益得到明顯體現。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我國風電行業直接從業人數達到了30萬,風電發電減少煤炭消耗3286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3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8萬噸,節約用水1.67億噸。風電發展促進了節能減排,減少了大氣污染。

  太陽能發展比風電晚了一步,但這幾年同樣發展迅速,尤其是光伏電池生產事業。太陽能在幾年前發展得比較慢,并未普及。那時民間流傳著一句話:“要讓最窮的人用最昂貴的電。”國家為扶持貧困地區人民,在偏遠山區建立了大量的太陽能發電機組,所產的幾十萬千瓦的電用在無電、缺電的貧困山區和希望小學,年產電量徘徊在三五十萬千瓦。后來隨著太陽能的普及,全國各地開始使用起這一新能源。去年,太陽能產電量達到650萬千瓦。這幾年光伏電池發展尤其迅速,2012年產量達到了2300萬千瓦,連續五年世界第一,出口量達到1800萬千瓦。另外,我國太陽能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體系,電池、多晶硅生產、硅片加工、電池組組件制造等多種技術共同發展。2012年多晶硅產量達到了7萬噸,光伏發電成本降到每千瓦時一塊錢,到2012年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50萬千瓦,國內的應用在逐步擴大。

  傳統能源“船大難掉頭”,

  新能源“兩頭在外”

  記者:我國新能源企業的發展面臨哪些問題?能否舉例說明?

  徐錠明:總體說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存在兩個鎖定效應。

  第一重鎖定來自于傳統能源。俗話說“船大難掉頭”,傳統能源總量太大,要改變它、調整它困難也越來越大。為了發展新能源,國家在各地已經關閉了很多小規模的煤電廠和煤礦。該炸的炸了,該關的關了,接下來還關什么炸什么呢?能源革命面對這樣龐大、穩固的對手,必然困難重重。

  第二重鎖定來自于新能源自身技術的發展。新能源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要技術革新,而我們國內缺乏的正是創新技術。我國新能源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主要是因為我們拷貝別人的技術。因為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我們從國外買技術,再把產品賣到國外去,國外市場一波動,我們也受到影響。新能源發展,尤其是太陽能發展,是典型的“兩頭在外”,所以最近美國、歐盟“雙反”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打擊。這實際上就反映出了新能源發展技術的鎖定效應。最近,一些太陽能企業處境十分艱難,甚至接近死亡或者轉產。比如中國最早起家、最早在國外上市的光伏企業“無錫尚德”,因為缺乏技術主動權,受到國際市場影響很大,最近就在破產重組。這就是個很典型的技術受制于人的例子。

  風電也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棄風,2012年棄風損失比較大,據不完全統計,超過200億千瓦時,比2011年的100億千瓦時翻了一番;第二是電力運行管理體系和市場機制不夠完善;第三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第四是補貼資金保障機制不夠完善。2012年補貼資金缺口很大,達到200多億元。

  實際上,很多人對風電的認識不夠全面。風電事業包含3個方面:第一是設備制造,第二是風電場的建立,第三是風電場的運行和管理。這3方面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風電產業。在這3個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中央在十八大中強調要竭力解決新能源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這3項在風電中的體現,一個是本身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一個是它和傳統能源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這3個“不”反映在和現有煤電、電網、用戶3個方面。

  產業升級需要苦練內功

  記者: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目前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體制改革?我國新能源如何從根本上實現產業升級?

  徐錠明:我們應該從兩方面來看待目前出現的問題:首先,這是屬于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再者,這是新能源企業成長中的問題,也是必經過程。

  “十二五”規劃公布了風電發展形勢與前景,能源局陸續出臺文件,推動有序發展,協調各方關系,加大平衡力度。我相信,在新的政府領導班子帶領下,我們一定能夠按照領導要求解決新能源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這是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加強建立完善的政策體系,解決當前的客觀限制,推動改革,創新適合我國的風電發展模式。

  2012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促進光伏產業的相關措施。我認為這一決定非常重要,是推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強大動力,拉開了中國分布式能源發展和微電網發展的序幕。這次常務會議不僅涉及到光伏問題,還為中國可再生能源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要求將過剩產業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問題就是新能源,新能源革命有五大支柱:1. 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2. 廣建能源生產單位;3. 推動儲能產業發展;4. 形成能源物聯網;5. 大力發展新能源交通工具。黨的十八大報告為新能源指明了方向:革命、低碳、安全。把能源創新上升到“革命”來講,這在黨的文件中是第一次。所謂的“革命”就是能源主體、能源生產、能源消費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另外,所謂革命,還有一定緊迫性,不能拖延。要完成能源革命,要達到目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革。

  一是國際合作、培育市場。過去我們總依靠國外市場,受到金融危機、歐債危機影響很大。去年國內新能源用量加大了,但還是遠遠不夠。在維持國際市場的同時,我們需要擴大國內市場,讓新能源有充足的去向。為了培育國內市場,我們還需要做到政策松綁,給國內市場開發營造環境。

  二是政策支持、苦練內功。國家政府相關部門在不斷推動新能源發展,更擴大了對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網的支持,擴大了利用市場,也在制定相關政策。在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整個新能源產業還需要練內功,驅動創新,升級發展。這個過程一定充滿艱難,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三是轉變觀念、體制改革。問題背后,還是體制改革滯后,李克強同志要求我們能夠發揮改革的紅利,體制改革很重要。要解決這方面問題要下大力,要解決技術問題、接口問題,要解決共同發展問題,實現各環節互補。

  以前我曾對太陽能行業的發展提出過擔心,今天我認為,新能源革命雖然有困難,但應該有信心。我相信,在新的政府領導班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