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Alice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7704查看 | 2013-08-10 14:20: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光熱發電站的最佳裝機規模應設定為多少?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同時也是經濟層面需要斟酌的問題。
裝機容量的設計對光熱發電至關重要,光熱發電不同于光伏發電,隨意鋪設一塊電池板就可以發電,光熱發電是一個系統工程,各種組件和裝備組合到一起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可以發電的系統。
傳統觀點認為,光熱發電的優勢之一即規模化,其裝機規模越大越好,這樣可以盡可能地實現其規模經濟效益。規模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大批量采購相關組件帶來的采購成本削減和整體電站效率提升兩個方面,這將可以降低光熱發電的LCOE。
此外,大規模光熱電站可以采用更多可節約成本的技術,如空冷塔技術。這種空冷技術對裝機規模越大的電站經濟性表現越顯著,對裝機規模較小的電站則不具備經濟可行性。(參見相關閱讀)
但是,裝機規模也絕非越大越好,裝機規模增加也將帶來一些技術上的難題。
對于塔式光熱電站,裝機規模越大,定日鏡到塔式熱量接收器的距離將隨之增加,聚焦難度增大,由于空氣中的灰塵等因素影響,將導致更多的光衍射損失。對于槽式電站,更大的光場系統意味著傳熱介質的流動距離更長,也將衍生更多的熱量損失。這些技術上難以避免的問題限制了光熱電站的裝機規模擴大。
另外,更大規模裝機的光熱電站將帶來更大的投資風險,如若電站建設或運營出現問題,對投資方帶來的損失巨大。
目前,大規模光熱電站大多數采用多個單機電站組成,如在建的全球最大的Ivanpah塔式電站裝機392MW,其實際上分別由3個塔式電站構成,裝機分別為126MW、133MW、133MW,最大的單塔裝機為133MW。在建的全球最大的Solana槽式電站裝機280MW,分別驅動兩個各140MW裝機的汽輪機。
當然,裝機過小的缺點更多,如由于(yu)蒸(zheng)(zheng)汽(qi)輪機的(de)容量限制(zhi),較(jiao)大功率(lv)的(de)蒸(zheng)(zheng)汽(qi)輪機的(de)均化成(cheng)本更低,如對(dui)于(yu)5MW以下的(de)蒸(zheng)(zheng)汽(qi)輪機,均化成(cheng)本不(bu)但高漲,且少(shao)有廠(chang)商生產(chan)。無論(lun)是(shi)從LCOE還是(shi)技術等(deng)角度考慮,對光熱電站來說,裝機過小(xiao)都非好的(de)選擇,也(ye)絕非光熱發(fa)電的(de)應(ying)用發(fa)展方向。
但對于(yu)四大光(guang)熱發電(dian)技(ji)術路線的碟(die)式光(guang)熱電(dian)站,由(you)于(yu)其技(ji)術原理(li)與其它(ta)光(guang)熱發電(dian)的技(ji)術原理(li)有本(ben)質上的不同(tong),本(ben)文的分析不包(bao)括碟(die)式光(guang)熱發電(dian)技(ji)術。

表:裝(zhuang)機規(gui)模對一個槽式電站的成(cheng)本影(ying)響
上(shang)表顯示(shi),一個裝機(ji)200MW的光(guang)熱電(dian)站,相對于(yu)一個裝機(ji)50MW的光(guang)熱電(dian)站,其均化成(cheng)本(ben)可降(jiang)(jiang)低將近25%,成(cheng)本(ben)下降(jiang)(jiang)效益顯著。
最理想的光熱電站的裝機規模大小需要在擴大規模的最大收益點和缺點最小化之間找到平衡點。DOE對55MW和275MW兩種電站進行的成本仿真分析對比結果顯示,槽式電站最合適的裝機規模為220MW,相對110MW的參照槽式電站模型來看,其LCOE可下降6%~8%;而塔式電站最合適的裝機規模為250MW,相對于100MW的塔式電站參照模型來看,其LCOE可下降20%。這是一個臨界點,如果繼續增加裝機規模,其LCOE不降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