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風能》 | 0評論 | 16853查看 | 2014-07-18 10:47:47
隨著世界化石能源的日益匱乏和人類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加上傳統化石能源電力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人類不得不努力尋找可以補充或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氣這類常規能源的可再生、環保、潔凈的綠色能源。風能作為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綠色可再生能源,與傳統化石能源相比,不會產生任何有害氣體、廢水和固體顆粒物,環境效益相當顯著。當人們用已經發展一百多年的火電廠技術與新發展起來的風電技術相比較時,總是看到其發電間歇、波動的不足,看到政府的價格補貼,得出風電成本高于火電的結論。然而當燃煤火電達到一定規模時,燃煤火電的度電成本中原本可以忽略不計的“環境成本”就變成一個不得不計量的“附加成本”。本文試圖從這個角度出發,分析燃煤火電發電過程中的各種“環境成本”,把它附加到傳統意義上的燃煤火電成本電價上。以此為基礎把燃煤火電與風電進行成本比較,得到一個與傳統概念相反的結論:燃煤火電的“完全成本”遠高于風電。
研究背景
一、火電的發展與能源轉型
1882年,我國第一座火力發電廠建立,距今已有132年歷史。火力發電技術成熟,初期投資小,建設周期短,目前成本較低,并且對地理環境要求不高,不受季節和氣候的影響。同時,與水電相比,火電不會遇到枯水期無法發電或供電能力下降的問題;與風電相比,火電的供應更加穩定,不受風速、風向等自然條件的影響;與核電相比,火電相對安全,不必擔心核泄漏等安全問題。以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主導的能源體系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使人類從農業文明過渡到工業文明并不斷進步。現代社會發展離不開電力,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70%的電力來源于燃煤火電,燃煤發電是社會發展的有力保障。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能源消費量的大幅度增加,傳統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地域分布不均勻帶來的能源安全問題以及對化石能源的利用所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化石能源價格的日趨攀升和氣候變化問題不斷推動著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能源轉型問題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能源結構由傳統的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轉型、由高碳走向低碳是大勢所趨。
二、我國燃煤火電污染嚴重,損失巨大
在我國把火電作為主要電力來源發展經濟的同時,自然環境也遭到巨大破壞。世界銀行曾在2007年發布報告《中國污染成本》(COSTOFPOLLUTIONINCHINA),從多方面描述了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大氣污染首當其沖。我國大氣污染屬于煤煙型污染,以煙塵和酸雨污染的危害最大,并呈現逐步加重的趨勢。造成我國煤煙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煤火電為主排放的氣態污染物。燃煤火電排放的氣態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X、CO2、粉塵顆粒物(PM)等。2010年中國環境統計年報統計數據表明:電力行業SO2排放量占工業SO2排放量的52.8%,NOX排放量占65.1%,煙塵排放量占36.2%,分別如圖1、2、3所示。
(一)污染物SO2
SO2對人類各個臟器均有損傷;其與植物中的化學元素發生反應,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另外,SO2可以改變土壤和水體的酸性,形成酸雨。目前我國61.8%的南方城市出現酸雨,酸雨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30%,如圖4所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研究表明:我國每年由于SO2導致的經濟損失超過1100億元,如果將SO2對材料和建筑物腐蝕的影響考慮在內,該損失還會增加。
(二)污染物NOX
NOX對人類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其與空氣中的水氣或水滴反應產生硝酸,進而形成酸雨或酸霧。2010年環保部發布《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中顯示:實施全面脫硝技術后,每年可減排NOX477至609萬噸,需要設備投資461至652億元,年運行費用259至390億元。
(三)污染物CO2
CO2作為全球排放量最大的溫室氣體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損害。CO2溶于海水會提高海水酸度,形成更多碳酸。過量的CO2會引起“溫室效應”,造成地球上病蟲害增加,物種減少,海平面上升,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等問題。
(四)污染物PM
粉塵顆粒物分為大粒徑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PM2.5又稱可入肺顆粒物,其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大氣環境和人類健康影響巨大。其進入肺泡的細顆粒物可以被迅速吸收、不經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從而損害血紅蛋白的送氧能力,使其喪失功能;其中的有害氣體和重金屬等溶解在血液中,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例如加重呼吸系統疾病,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狀動脈等心臟病,如圖5所示;PM2.5還可能成為病毒和細菌的載體,推動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另外,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的研究表明:PM2.5可以引起肺癌和膀胱癌。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在我國,二十年的統計數據顯示,燒煤的淮河以北,人的平均壽命比淮河以南人群壽命低5.52年。由衛星拍攝的我國PM2.5分布狀況如圖6所示。
三、計算燃煤火電完全成本的必要性
燃煤火電發電的全過程尤其是其排放的各類污染物對環境承載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環境承載力是衡量人類社會經濟活動與環境是否協調的重要指標,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環境資源所能容納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的大小。由于地球的資源有限,因此環境承載力也是有限的,人類的所有活動必須在地球環境承載力的極限之內進行。但目前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將枯竭,并且在利用這些化石能源的工業進程中產生大量污染物。以燃煤火電發電為例,作為一個整體過程,從煤炭的開采、運輸到電廠的燃煤發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環境污染,這些都是與環境承載力之間出現沖突的表現。然而在我國電力價格中,煤炭發電的環境附加成本并沒有計算在電價中。煤炭發電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產生的環境附加成本,尤其是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把環境成本計算在發電成本中,各種能源形式的發電成本相比較才有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計算燃煤火電的環境成本(記為Ce),其與當前燃煤火電成本電價(記為Cp)之和定義為燃煤火電全電價,即燃煤火電完全成本(記為Cc),如式(1)所示:

圖4 我國酸雨分布圖

圖5 PM2.5對人體的(de)傷(shang)害圖6衛星(xing)拍攝的(de)PM2.5分布圖

圖(tu)6衛星拍攝的(de)PM2.5分(fen)布圖(tu)
燃煤火電環境成本的計算
一、SO2和NOX
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SO2和NOX排放情況如圖7和圖8所示。本文引用“影子價格”計算SO2和NOX造成的經濟損失。聯合國把影子價格定義為“一種投入(比如資本、勞動力和外匯)的機會成本或它的供應量減少一個單位給整個經濟帶來的損失”。2007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采用劑量——響應模型確定SO2和NOX的影子價格分別為5800美元/噸、1600美元/噸,按照2007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換算,即44138元/噸、12176元/噸。由中國環境統計年報2007年統計數據可知,電力行業排放SO21099萬噸,排放NOX811萬噸。由此可計算2007年我國電力行業排放SO2和NOX帶來的經濟損失分別為4850億元和987億元。2007年我國火力發電總量為2.7萬億千瓦時,可得由燃煤火電排放SO2和NOX引起的環境成本分別為Ce(SO2)=0.1795元/千瓦時,Ce(NOX)=0.0366元/千瓦時。
二、CO2
本文利用國際碳交易機制計算燃煤火電排放CO2造成的經濟損失。pointcarbonannualreport2004-2008年統計數據如表1所示,其中2008年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