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Sabrina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1評論 | 5565查看 | 2016-03-15 16:42: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南非自2011年推出了REIPPP計劃,可再生能源價格已大幅下降。盡管光熱發電成本不像光伏降價那么快,但事實上相比REIPPP計劃第一輪3.35蘭特/KWh的度電成本,到2015年進行的第三輪招標時,中標電價已經降低到了1.65蘭特/KWh,四年內幾乎下降了一半左右。而目前中國的實際情況是:1GW光熱示范項目呼之欲出,“十三五”規劃更有可能達到驚人的10GW之多,那么在發電成本方面類似南非同樣的下降速度和趨勢是否有可能在中國上演呢?
事實上,由于尚無已建大規模商業化光熱電站案例,目前國內光熱電站的精確度電成本暫未可知,但就發改委核定的上網電價來看,青海中控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作為我國第一個商業化太陽能光熱發電站,首次獲得正式的上網電價(含稅)為每千瓦時1.2元。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偉在2014年出席中國光熱發電投融資峰會暨CSPPLAZA年會時曾表示,通過規模化,技術進步,規范運營,可以大幅度減少光熱發電電站投資建設以及運營成本。塔式光熱電站將會很快的將度電成本降到8毛錢以下。當然這不是空談的,一定是輔以產業規模、技術進步以及各種手段,如果再結合融資、稅收等各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中控的CSP電站完全有可能接近6毛錢左右的電價并最終實現平價上網。
顯然,李偉認為隨著行業不斷發展,類似南非同樣的發展趨勢是肯定可以在中國實現的,而且有可能很快,但他并沒有預測出大致需要多長時間。那么,業內人士對此問題是怎么看呢?
河北省電力研究院的董舟通過CSPPLAZA微信平臺表示,光熱發電成本下降一半所需時間估計會比較長,因為沒有大量項目的集中實施,沒有量產沒有規模就沒有下降空間,而目前看光熱發電行業要發展還需要國家的扶持,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需要看示范項目的進度,還有示范項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等等。立項一年,施工兩年,董舟認為在順利的情況下四五年后能下降三分之一或者更多。
內蒙古能建集團發電公司的張智強也發表了類似觀點,他認為短期內光熱發電成本要下降一半還是比較困難的,可能需要十年八年的時間,但下降是必然的,由于規模化,設備材料價格一定會下降,引進的技術服務費用也一定會下降,所以經過十三五10GW的發展規模后,電價下降三分之一是比較可能實現的愿望。張智強表示,之所以給出該觀點主要基于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建設成本,因為光熱發電的設備材料費占比較大,不管怎么規模化,下降空間是有底的。二是運營成本,主要是還本付息占比大,銀行利率沒有大幅下降,就沒有運營成本的下降。三是政府的稅費不會有大的變化。四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發電收入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以上四個方面是電價組成的主要因素,他們的變化幅度直接影響電價的變化,所以短期內下降一半可能性較小。
“電價下降時間需要看國家對示范項目的啟動速度,如果近期批復了合理電價,大家有了建設電站的第一手經驗,應該在電站投入運行后的2年內,價格就會發生變化,加上建設期2年,估計也得4年左右的時間。但估計不會一下子就到一半這個區間。”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杜鳳麗如是說道。
的確,對于行業早期發展極度依賴政策支持的光熱、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行業來說,只有加大政策扶持,行業有了實質性發展,發電成本才有可能不斷下降,并隨著不斷發展成熟和技術創新力爭達到與傳統化石能源相當的綜合效益。對于中國光熱行業來說,眼下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推動示范項目及電價政策盡快落地,避免行業貽誤最好的發展時機。
【注:本文主要觀點通過CSPPLAZA光熱微言采集并整理,相關觀點來自微信微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