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spark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361查看 | 2014-11-26 10:01: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4年11月25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氣候司司長蘇偉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情況,并答記者問。CSPPLAZA整(zheng)理發布(bu)會相關要點如下:
1、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解振華】中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在2030年之前我們還是相對減排的模式,如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一是要轉變發展方式,要(yao)推(tui)動轉型升(sheng)級;二是(shi)要(yao)發(fa)展新(xin)能源,發(fa)展清潔能源,這表(biao)明了未來的發(fa)展方向(xiang)。
從我國來講,確定這樣一個目標之后,實際上是自己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倒逼機制,促進國內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中國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要通過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匯以及提高適應能力等綜合政策來實現的,很重要的是能源結構的調整,在能源結構的調整當中,要大力發(fa)展(zhan)可再生能(neng)源,發(fa)展(zhan)核(he)電(dian)。
另外,在可再生能源當中,有些核心技術沒有突破,所以我們希望加強這方面的國際合作,進行技術合作、技術轉讓,能夠讓大家共同地擁有低碳技術,這樣我們的煤炭比重會減少得快一些,可再生能源(yuan)的(de)發展會好一(yi)些。可再(zai)生(sheng)(sheng)能源(yuan)的(de)前景是(shi)非(fei)(fei)常(chang)大(da)的(de),現在國際上預計在今后幾年當中會有7萬(wan)億(yi)美(mei)金的(de)可再(zai)生(sheng)(sheng)能源(yuan)的(de)市場,潛力還(huan)是(shi)非(fei)(fei)常(chang)大(da)的(de)。
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的污染,跟發展方式、能源結構、生活方式有直接的關系,現在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所采取的這些措施,比如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它和解決大氣污染是有協同效應(ying)的(de)。減(jian)少了二氧(yang)化(hua)碳(tan)的(de)排放,實際(ji)上對減(jian)少造成大(da)氣(qi)污染(ran)的(de)二氧(yang)化(hua)硫(liu)、氮(dan)氧(yang)化(hua)物、煙塵、PM10、PM2.5都是有好處的(de)。現在我們(men)采取的(de)應(ying)對氣(qi)候變化(hua)措施非常(chang)有助于大(da)氣(qi)污染(ran)的(de)治理。

圖:解振華在回答記者(zhe)問題
2、碳交易市場建設及運行
【解振華】全國有7個碳交易試點省市,截止到2014年10月,共完成交易1375萬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突破了5億元人民幣,進展也還是很順利的。
【蘇偉】經過這兩到三年的試點工作,7個試點從機制建設、法制建設、規則的建立、平臺的建設都已經完成了,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陸陸續續上線交易了,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平穩的。
【蘇偉】在中國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的條件基本具備了,目前中央將碳排放權交易明確列入今年的中央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我們按照中央改革領導小組的要求積極推進,盡快出臺,要搞碳交易離不開總量,我們(men)要出臺關于碳(tan)排放(fang)總量控制及其分解機(ji)制的(de)方案,同(tong)時要盡快出臺碳(tan)排放(fang)權(quan)交(jiao)易(yi)(yi)管理(li)辦法(fa),我們(men)正在(zai)抓緊(jin)往前推進,有(you)望在(zai)今年(nian)年(nian)底盡早出臺碳(tan)排放(fang)權(quan)交(jiao)易(yi)(yi)管理(li)辦法(fa),讓碳(tan)排放(fang)權(quan)交(jiao)易(yi)(yi)有(you)個(ge)堅(jian)實(shi)的法(fa)律基(ji)礎,這也是十(shi)八屆(jie)四中全會(hui)提出的依(yi)憲治國(guo)、依(yi)法(fa)行政的基(ji)本(ben)要求,所以我們下(xia)一步要重點(dian)推動立法(fa)進(jin)程盡快出臺,盡快出臺碳(tan)排(pai)放權(quan)交易(yi)管理辦法(fa),同(tong)時進(jin)一步加快全國(guo)碳(tan)排(pai)放權(quan)交易(yi)市場建設(she),爭取在2016年開(kai)始(shi)運行,這肯(ken)定是個很長的(de)過程(cheng),有個逐(zhu)漸(jian)的(de)積累探索、不斷改進的(de)過程(cheng),我們希望到“十三五(wu)”末的(de)時候,能夠有相對比較(jiao)成(cheng)熟的(de)全國碳(tan)排放權交易市場。
附發布會文字實錄:
【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胡凱紅】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新聞發布會。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很快就要舉行了,今天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正式發布,為了幫助大(da)家(jia)(jia)更好(hao)地了解報告的(de)情況和中國參加利馬(ma)會議的(de)立場主張,我們很高興(xing)請來了國家(jia)(jia)發展改革委(wei)副主任解振華先生(sheng),請他向大(da)家(jia)(jia)介(jie)紹有關情況,并回(hui)答大(da)家(jia)(jia)感興(xing)趣(qu)的(de)問題,解主任也是我們媒體界的老朋友了。出席今天發(fa)布會的還有發(fa)展改革委氣(qi)候司(si)司(si)長蘇偉(wei)先(xian)生。下(xia)面我們先(xian)請解(jie)主任做(zuo)介(jie)紹(shao)。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各位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出席“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發布會。我們今天主要任務是發布這個年度報告,每年我們都發布,主要是向國(guo)內外介紹一(yi)下中(zhong)國(guo)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每一(yi)年都采(cai)取了哪(na)些行動,有些什(shen)么成效。
【解振華】今天的發布,一是講一講中國的行動,二是參加今年利馬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明天開始就陸續啟程,對利馬會議媒體也很關心,我們也想介紹一下中國對多邊進程的一些立場。
【解振華】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根據公約和歷次締約方大會的要求,中國在認真地履行自己的承諾。今年5月16日中國政府批準了京都議定書第二期承諾期修正案,為推動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nuo)期生效作出(chu)貢獻。為確保(bao)實現到2020年前碳強度下(xia)降(jiang)40-45%的應對氣(qi)候變化(hua)行動(dong)目標,2013年已實現單位(wei)GDP二氧(yang)化(hua)碳排放(fang)比2005年累計下(xia)降(jiang)28.56%。
【解振華】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能耗強度和碳強度進一步降低,單位GDP能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6%,碳強度下降了5%,森林蓄積量已經超額完成了“十二五”的規劃目標。我們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yuan)消費比(bi)重去(qu)年年底(di)已經達到9.8%,接近10%。中國也(ye)在加(jia)強適應方面的工(gong)作(zuo),農、林、水、海洋(yang)和(he)(he)氣(qi)象等領域(yu)適應氣(qi)候(hou)變(bian)化的能力也(ye)得到進一步提升。42個低碳試(shi)點省區和(he)(he)城市開(kai)展(zhan)得很順利,初步探(tan)索了各具特色的低碳發展(zhan)模式。全國有(you)7個碳交易試點省市,截止到2014年10月,共完成交易1375萬(wan)噸二(er)氧化碳,累(lei)計成交金額突破了5億元人民幣,進展(zhan)也(ye)還是很順利的。
【解振華】此外,9月19日我們還發布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頂層設計。6月,我們開展了“全國低碳日”宣傳教育和知識普及活動,全社會參與氣候變化行(xing)動(dong)更加廣泛。這(zhe)(zhe)些是今年(nian)(nian)一年(nian)(nian)我們所采取的(de)行(xing)動(dong),取得(de)的(de)成效,這(zhe)(zhe)些進展彰顯了我國以實際行(xing)動(dong)應對氣候變化的(de)決心。
【解振華】中國大力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2011年以來累計安排了2.7億元人民幣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培訓了近2000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氣候變化官員和技術人員。今年9月23日(ri),張高麗副總理在聯合國氣候(hou)峰會上表示(shi),中國將大力推(tui)進氣候(hou)變化“南(nan)南(nan)合作(zuo)”,從明年開始在現有基礎(chu)上把每年的資(zi)金(jin)翻一番,建(jian)立氣候(hou)變化“南(nan)南(nan)合作(zuo)”基金(jin)。
【解振華】11月12日,中美兩國發表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2020年后各自應對變化的行動目標。同時,雙方還確定了在低碳、環保、清潔能源等領域開展一批合作項目,展現了我國加快低碳發展,為應對氣(qi)候變化作(zuo)出更(geng)大貢(gong)獻的(de)態度(du)(du)和(he)(he)決(jue)心。今后,我們還將堅定不移(yi)地本著對中華民族福祉和(he)(he)人(ren)類長遠發展(zhan)高度(du)(du)負責的(de)態度(du)(du),積(ji)極(ji)應對氣(qi)候變化,并承擔與中國(guo)發展(zhan)階(jie)段、能(neng)力(li)和(he)(he)應負責任相符的(de)國(guo)際義(yi)務,為保護全(quan)球氣(qi)候環境作出積極的貢獻(xian)。
【解振華】下面,我和蘇偉司長愿意回答媒體朋友們的提問,謝謝大家。
【胡凱紅】謝謝解主任,下面開始提問,提問之前通報一下你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請解主任回答。利馬氣候會議即將舉行,這次會議被認為將為2015年氣候協議提供實質準備,請問中方對利馬會議成果有何期待?此外,中方對2015年氣候協議的立場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