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微電網的個中滋味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 0評論 | 5477查看 | 2015-01-30 10:22:00    
  “這里距離延慶縣城還有很遠的距離,暖氣通不過來,冬天我們就不過來做實驗了”,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儲能與電網應用技術研究組組長唐西勝站在延慶微網項目的門口說道,臉避開北風吹來的方向。作為項目負責人,他經常會專門去延慶給微網項目做導覽,然后再返回市里位于中關村的研究所。

  一撥人離開后,這個占地約100畝,位于北京市八達嶺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產業基地的微網示范區又恢復寂靜。風機葉輪被鎖住固定,在北京冬季的北風下紋絲不動,國內首個塔式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塔高高矗立,數十個太陽能聚光陣列亮晶晶地向著北京上空少有的藍天。

  延慶微網項目的閃亮和寂靜,是目前國內微電網發展現狀的一個縮影。

待運轉的項目

  北京延慶微網項目由國家能源局、北京市政府、延慶縣政府共同投資,延慶縣發展改革委與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建設,由北京北變微電網技術有限公司牽頭的EPC聯合體負責實施。

  在國內已建成的20余個微網項目中,北京延慶微網在主導者上是個特例——它是唯一一個由政府牽頭的微網項目,而其他項目多出自電網公司(或子公司)之手,少數為研究機構、新能源企業主導。

  延慶微網項目真正運行以后,有意于并入當地配電網的,屬于聯網微電網,可以達到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所說的“削峰填谷,提高分布式能源利用率,發展友好型電網”之用。

  這類包含于大網之中的“聯網微電網”還有天津中新生態城,河北省光、儲、熱一體化協調運行微網示范工程,以及新疆吐魯番新城新能源微電網示范區項目等等。

  相比起來,更具經濟性的可能是另一類微電網項目——孤島微電網,在尚未有主網連接的偏遠地區、海島地區,建立以太陽能、風能為主的自發自用型微電網系統,避免過去成本較高的柴油發電,或建較長的輸電線,以解決孤島及偏遠地區用電難的問題。

  已經投入運作的海島項目包括浙江南麂島分布式能源離網型微網、廣東珠海大萬山海島新能源微網和廣東東澳島風光柴儲微網。而陸上偏遠地區則有西藏的阿里地區獅泉河水光儲互補微網項目等4個項目,青海玉樹州、海北州3個微網項目,新疆的新城新能源微網和內蒙古呼倫貝爾的兩個分布式/儲能微網項目等。

  但聯網微電網和孤島微電網之間并不是非你即我,吐魯番新城微網項目的運作方式就是“自發自用、余量上網、不足部分電網調劑”。

  現有的微網項目多啟動于2011年能源局“十二五”規劃提出之后,能源局“十二五”規劃中提到,要有計劃地推進30個微網示范項目。

  到目前為止,“十二五”僅剩一年,現已建成的微網項目呈現參差不齊的樣貌。諸如廣東的大萬山、浙江的南麂島孤島微網項目已經產生效益,在解決偏遠地區用電問題上頗有成效;亦有延慶這樣建成但未運轉的項目。而天津中新生態城微網,房地產商借此為概念的喧囂似乎已經蓋過微電網本來的初衷,一位來自英國的電力工程師在參觀過天津生態城項目后,表示“并沒有看到特別實質的內容”。

錢從哪里來

  無論運轉與否,建成微網基礎設施都需要巨大的投入,這些錢來自哪里?

  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院長王成山是天津大學微電網實驗室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不比電網公司有足夠資金,學校來做的話,資金可能不足,就要去“要”經費。

  比起尚未運轉的延慶微網,天津大學微電網實驗室微網項目相對成熟,其依托“973計劃”進行建設,有光伏、風力發電、微型燃氣輪機、燃料電池等發電系統及鉛酸電池、鋰電池等儲能系統以及中間的變壓變流器。在用電側則更進一步。實驗室在用電側建立了一個民宅,內有智能家電及集成器,把智能從微網控制一直延伸到了用電智能化。

  “我們自己有一個公司,這個公司很早就成立了,一部分靠經費(去做項目),一部分靠公司盈利來平衡成本”,王成山教授向記者介紹其負責的天津大學微電網實驗室。王成山教授在微電網領域有多年經驗,也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之一。

  相對于大部分成本需要走項目經費的天津大學微網項目,電網或能源企業推進下的項目經費則相對充裕。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就提到,解決孤島用電對電網來說是好事,電網當然愿意去推。

  西藏日喀則地區的吉角村微電網和那曲地區丁俄崩貢寺微網就是國電集團所屬北京華電天仁電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主導。西藏阿里地區的兩個微網項目也是在國網對口援建下投產。

  人口數量300余人的廣東珠海大萬山島嶼微電網項目則是南方電網牽頭。初始投資278萬人民幣,其中相當一部分資金來自南方電網。

  投資主體并不單一的情況也非常常見。福建湄洲島總投資約2400萬元的微網項目則是由國家電網莆田供電公司、福建電科院組織,中國電科院、許繼集團配合建設。海南三沙的永興島500KW微電網項目,是由海南天能電力承建,而天能電力是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省水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英利能源聯手成立。永興島項目資金相當程度來自于“金太陽”項目撥款。

  這些微網項目通常是受到國家能源局、科技部支持的,項目主導者會就此去申請一定的政府財政支持。此外,企業也是重要的資金來源,也有一部分資金來自于諸如能源基金會這樣機構。

補貼依賴

  大萬山海島距離大陸39公里,高峰負荷為810千瓦,在可再生能源微網建成之前主要靠柴油發電。當地風能和太陽能充足,年平均風速在6.89米/秒-7.58米/秒,最高可達70米/秒,風能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

  根據王成山教授的介紹,大萬山島微網初始投資278萬人民幣,目前用戶電價是0.33元,每年運營成本56萬元,賣電收入85萬元,凈收入29萬。王成山提到,“項目的內部回報率很低,不超過8%(在補貼扶持的情況下),現在項目營收無法完全覆蓋成本,如果沒有政府補貼,示范項目無法商業化運營”。

  即便是對解決孤島用電起到大作用的微網,也仍是補貼溫床上蹣跚學步的嬰兒。

  王斯成也認為,“中央政府需要提供初始財政支持,但長遠看來需要通過電價來提供補貼來維持運營”。

  然而“補貼”又很微妙。上海電力學院的校園微電網項目,于2011年10月啟動百畝校園微電網工程建設,而在今年年初,儲能電池及其管理系統與模擬柴油發電機系統項目由于“技術參數有重大變更”,決定此項目流標后重新招標。“其實這是在找名目花錢”,一位參與過一個“金太陽”項目的人士評論到。

  但事實是,沒有補貼,微網項目的確寸步難行。王成山教授認為,啟動資金很大程度上靠補貼,沒有資金支持,很難展開項目。

  “補貼”一詞在2014年11月中旬的天津國際微網大會上出現的頻率大概僅次于“微網”二字,清華電力電子與電機系統研究所的孫凱博士就有問道:“未來補貼怎么來?補貼有沒有濫用?”

  此外,微網商業化必然面臨儲能商業化的門檻,而儲能技術尚未成熟是國內外公認的事實,儲能無法商業化,微網距離大規模商業化就遠非一朝一夕。

  “在經濟性的問題上,現在的政策是沒有針對儲能的,對增量儲能的成本是沒有補貼的,真正發展微網的話必然會加上儲能,加上儲能的話這成本一定會上去,但是這種經濟問題如果沒有政策支持的話,發展不好。”王斯成表示。他也認為,政策應當更新,適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現有政策是“不合算”的,整體性的政策應當細化到儲能等具體環節中。

微網的冬天

  除了微網本身的孱弱之勢,市場環境也加劇了微網的尷尬處境。

  “從政策上來講,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一個政策是允許微電網作為一個獨立運營商,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可能它只是在技術上做微電網,但在商業上仍然是國家大電網來進行交易”,王成山教授表示。

  這也是國內外電網新技術發展的不同之處。事前補貼的“金太陽”示范工程,在巨額補貼問題上是一筆算不清的賬。在儲能領域有多年經驗的創業者楊洋就向記者提到,國內總是過分強調技術是否先進,而美國更在乎產業化之路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