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 0評論 | 4270查看 | 2016-09-09 16:18:06
9月6日,國家發改委能源(yuan)(yuan)(yuan)(yuan)研究所等機構在北京(jing)舉行的(de)G20能效論(lun)壇上聯合發布“重(zhong)塑能源(yuan)(yuan)(yuan)(yuan):中(zhong)(zhong)國”項目成果報告顯示:通過(guo)重(zhong)塑能源(yuan)(yuan)(yuan)(yuan)生產和消費體系,到2050年(nian),中(zhong)(zhong)國一次(ci)能源(yuan)(yuan)(yuan)(yuan)需(xu)求量僅比(bi)2010年(nian)增長1%;在重(zhong)塑情(qing)景下,2050年(nian)中(zhong)(zhong)國非化石電(dian)力(li)占全(quan)國電(dian)力(li)消費的(de)比(bi)重(zhong)可達82%,其中(zhong)(zhong),可再生能源(yuan)(yuan)(yuan)(yuan)將提供68%的(de)發電(dian)量;中(zhong)(zhong)國有望2025年(nian)左右實現二氧化碳(tan)排放(fang)達峰(feng),2050年(nian)二氧化碳(tan)排放(fang)水(shui)平將比(bi)2010年(nian)降低(di)42%。
“重塑能源:中國”項目為中國制定了面向2050年能源消費和生產革命路線圖。報告認為,要實現重塑情景,2010年至2050年,需要新增總投資累計約35萬億元,節省的能源總成本達56萬億元,這將帶來21萬億元凈收益。這一計算結果尚未包含環境和公共健康水平、能源安全改善帶來的收益等。
報告提出,中國重塑能源的主要路徑應包括:工業領域利用新產業革命所釋放的技術紅利,通過結構調整、需求減量、能效提升和脫碳化4大途徑,最大可能利用高能效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建筑領域通過實施引導建筑面積規模合理增長及推行建筑工業化、普及一體化和被動式設計、提高建筑用能系統和設備效率、發展智能系統、建筑終端用能清潔化;在交通運輸領域以模式和技術創新推動交通運輸去油化、電氣化;在電力領域以可再生電力加快發展為突破口實現能源供應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