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o南方能源觀察 | 0評論 | 4587查看 | 2017-01-04 16:12:48
記者:電價改革重在建機制,在輸配電價改革中是如何考慮建機制的,目前有何進展?
發改委:建機制包括兩個部分,一是2015年制定和發布的輸配電價成本監審辦法,另一個是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這是構成輸配電價改革機制建立輸配電價監管制度框架的主要內容。
成本監審辦法主要是審核電網企業歷史上發生的成本,明確哪些成本能進入準許成本的范圍,哪些成本不能夠回收。定價辦法是在準許成本基礎上,考慮未來的新增投資,明確哪些投資能進入準許成本,如何提取收益。對于權益資本回報率以及債務資本的回報率怎么定,政府投資、接收用戶資方投資的收益率如何核定,定價辦法通過比較統一規范的定價參數給予規定。
建立機制的目的是要實現最終的價格是通過定價機制算出來。對于價格水平,按照定價機制算出來是多少就是多少。有了這一機制,相關各方都能在機制的框架內討論問題,規范公開透明的定價機制就是要減少相關方面的自由裁量權,減少對價格水平的博弈。電網也要按照相關的規定去做好自己的投資行為。
記者:輸配電價改革的各方立場不一致,需要中央主管部門層面給予統一指導,然而省情差異較大,定價辦法如何平衡這一問題?
發改委:定價辦法對此有考慮,具體而言,定價辦法中有些參數是有空間的,比如規定的權益資本回報率是十年國債利率加不超過4個百分點,這4個點是怎么考慮呢?因為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水平不一樣,東部地區發展水平比較高,經濟發達,電量規模比較大,承受能力也強一些,在這一區間內可以適當多加一些;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電量規模相對小,社會承受能力也弱一些,那就可能在這一給定的區間內加得少一點。也就是說,電網公司在西部少賺錢,在東部地區稍微多賺一點兒。要注意的是,即便如此,在東部多賺了一點,但可以通過更大規模電量來攤薄,電價未必高。這一參數是由省里面提出建議,中國這么大,各個省的情況不一樣,不能設定我們全國就一個政策,所有省份都是一個回報率,那是不現實的,但也不是任意定,定價辦法給定了一定的區間范圍,必須在這一區間內。
記者:定價辦法中很多條款體現了激勵的原則,這是怎么考慮的?
發改委:所謂激勵,就是要調動電網企業改進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積極性。畢竟政府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存在信息不對稱,因此我們的原則是,凡是能從第三方驗證的信息,就加強監管,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如果外界無法觀察驗證,但與電網企業自身努力關系密切的信息,那么就設定一個激勵機制,讓電網企業主動降低成本。對于節約成本部分,我們設立分享機制。具體的做法是,設一個上限,最終結果比上限低的部分按一定比例歸電網企業所有,另一部分用于降價,那么它就有動力去節約成本。比如,債務資本回報率有相關規定,比如國內五年貸款利率是4.9%,但是要是能借來2.5%的債,節約的利息部分一半留給電網,另外一半拿出來降價,那么這樣電網就有積極性,消費者就得到好處了,不然它就沒有動力去設法降低利率,然后全部利息算入價格。這只是第一周期的做法,我們先設一個比例參數,那么下一周期可能設得更科學,通過以后逐步的實踐,讓電網企業主動降低成本。
我們還設立了約束機制,假設這一周期內投資計劃為100億,實際只投資了70億,那么扣減沒投部分的準入收入。但是投資超過100億,準許收入也不會增加。這將使得投資數據盡可能的精確。這樣就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能夠調動起來電網自己去降低成本的積極性。我再強調一點,有人說我們的定價模式是成本加成,會推高電網企業的成本,其實這并不準確,我們這個辦法首先是準許成本加合理收入。只有經過審定可以進入成本的才能夠算入準許成本,這樣就一個很大的約束,而且還輔之前面所說的激勵機制,調動企業降低成本的積極性。
記者:輸配電價改革啟動得早,推進也快,為何能以較快的節奏推進?
發改委:首先是,輸配電價改革有良好的工作基礎,從上一輪電改開始,我們就開始研究如何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對整個思路進行深入研究,也出臺一些很好的方案。中發9號文發布前,我們已經在南方電網的深圳電網進行試點,這也是很好的試點基礎,已經形成了比較好的共識。第二,輸配電價改革在國外對電網企業監管已有比較成熟的模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將政府定價范圍限定在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重要公益事業,重要公用服務。加強對網絡型自然壟斷的監管。在“管住中間,放在兩頭”中,得先管中間再放開兩頭,如果沒有管住中間,放開兩邊就變得很困難,管住中間首先要核準獨立的輸配電價。
第三,輸配電價改革在不同省份相對容易復制,雖然各省差別比較大,但是把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這個框架定了之后,各省相對容易操作。但是各省的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西部部分地區的政策性投資大,收益相對比較少。或者說,有些城市現在電量比較少,但增長空間不一樣,針對這些不同情況,只需要在統一的改革思路、監管方法、標準框架的具體做法上有所微調即可。
第四,價格部門從上到下推進改革的決心和意愿還是比較強烈的,我們組織了很多培訓班,與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監管機構進行交流學習,提高了業務能力,增強了改革的信心,使得我們有能力把這個事情做好,這還是很重要,總的來說,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記者:新增配電網改革是當前的熱點,對于新增配電網,將如何定價,如何監管?
發改委:我們接下來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指導地方核定地方電網和新增配電網配電價格。為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發布了第一批105個新增配電網試點;四川、廣西、云南等地還有一些地方小電網。明年,我們將參照省級電網輸配電價定價辦法,指導地方科學制定地方電網輸配電價和新增配電網配電價格。
此前我們公開招標若干個課題研究項目,現在已經有課題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了,下一步可能會提出配電價格制定的意見,這一意見的框架也是按照準許成本加準許收益的模式。但是具體的操作方式可能有不同,我們不可能為105個新增配電網一一定價,我們可能區分不同類型確定標桿價格,或者在新增配電網公開選擇業主時候進行公開招標定價,通過探索新的定價方式來提高配電網的效率。
記者:首個試點深圳的第一個監管周期運行情況如何?第二個周期將要面臨和解決哪些新情況?
發改委:據我們了解,目前深圳試點首個監管周期的運行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整體而言很不錯,平衡賬戶也在預期可接受范圍內。
現在考慮的不僅僅是輸配電價本身運行的情況,我們還要考慮完善對電網企業的監管辦法,進一步加強對電網企業日常的監管,這是目前要探索的一大重點。對于第二周期,還要考慮深圳試點跟整個廣東電網輸配電價結合的問題。廣東目前分為六個價區,目前需要綜合考慮如何逐步來縮小價區之間交叉補貼,減少區域之間的差距。
對于未來,我們還提出,鼓勵探索設立各種各樣的套餐。電網企業的總收入核定后,將分到不同電壓等級上,分到不同用戶上,這里面可能會根據情況有差別,在進一步推動改革發展過程中,或許會出現我們電網企業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制定更多的套餐性質的輸配電價方案,給用戶更多的選擇權。
比如,英國政府給電網公司定了總收入,電網公司按照政府的辦法算出他們的各種套餐方案,然后通過政府審批,引導用戶用電行為。通過這種引導,盡大可能提高電網設置的利用率,提高效率,才能夠達到全社會利益最大化。
記者:輸配電價下一步有何計劃?
發改委:目前,我們已經是實現了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全覆蓋。近期即將公布第二批12個省級電網的輸配電價,剩余14個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成本監審的實地審核即將完成,并轉入輸配電價測算階段,預計明年二季度將全部向社會公布。接下來,根據電力體制改革和價格機制改革的總體部署,我們還將開展以下工作:
第一,合理核定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電網輸電價格。華北電網的成本監審工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