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張涵 | 來源:CSPPLAZA研究中心 | 0評論 | 13824查看 | 2012-11-21 08:11:00
CSPPLAZA研究中心報道:CSPPLAZA此前曾對太陽能熱發電站的成本建模進行過相關分析(參考:
成本建模 光熱電站投資開發的必備工具),分析顯示,最終的成本建模的目標是為項目開發商、EPC商和其他項目參與方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經濟性指標,以量化一個太陽能熱發電站的項目可行性,優化電站的最佳配置。
在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成本建模中,我們需要確定資本性支出CAPEX、運維支出OPEX、能源產量、激勵補貼額等一些關鍵數據并假定項目的資本情況(稅收結構、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通貨膨脹、股權結構等)。確定這些數據后,成本建模工具就可以據此計算該項目的各項經濟指標,如LCOE、NPV、IRR等值。數據的準確性將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因此,數據的確定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本文將對CAPEX和OPEX兩項重要數據的采集和設定進行分析。
CAPEX
一個太陽能熱發電站往往意味著巨額的投資支出,以槽式光熱電站為例,在項目整個生命周期內,CAPEX(資本性支出)占到了48%的投資額度,另外,OPEX(運維成本)占13%,稅收占9%,融資成本占31%。
在確定CAPEX時,一般會用到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CAPEX的計算由建設該電站項目的各個組件、設備的價格,其運輸、安裝的費用合計而成。這是最原始和最準確的方法,但要想獲得上述相關價格數據則需要對相關的市場行情都有較深入的了解,這可能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去詢價以獲得相對準確的數據。
第二種方法是基于市場上平均的安裝成本和公開的相關數據為參考進行測算。這種方法大大簡化了數據采集過程,但準確性難以保證。
復雜的成本建模工具一般都會基于第一種方法進行數據采集以確保數據的相對準確,但在一個項目還在設想階段,或者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決策參考時則經常采用第二種簡化方法以節省時間。
一個典型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CAPEX結構一般基于開發商和EPC商的合約計劃,由兩部分構成:EPC成本和開發成本,雖然所有的投資均有開發商設定,但本質上其總投資支出即包括這兩個方面。
EPC成本一般占據總的CAPEX的90%~95%,剩下的5%~10%為開發商成本。在EPC成本中,以一個100MW的配置6小時儲熱和空冷設施的槽式光熱電站為例,EPC成本占CAPEX的92.4%,其中采購和建設成本占79.7%,設計成本占3.1%,EPC保證金占9.7%,開發商成本占7.6%。
OPEX
雖然在整個項目的生命周期內,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的總成本大部分取決于CAPEX,但OPEX同樣可以對一個項目的經濟性造成較大影響。這是因為OPEX將伴隨項目運行的每一天。OPEX包括電站運行、維護等不同性質的成本支出。
類似于CAPEX,確定OPEX時也可根據不同的方式計算。OPEX可以被單獨或聚合評估。獨立于產品本身的固有成本使得將OPEX作為一個聚合值計算比較困難。而且,有些重要的OPEX花費不是每年而是每隔固定年份才發生的,比如每5-7年要進行一次渦輪發動機大修,而且渦輪大修期間需要電廠停業數周。因為這些成本模型工具比較復雜,這些階段性花費要么根據真實計劃模擬,要么被均勻地分布到每年度。
下表展示了一個配置6小時儲熱和空冷設施的100MW槽式光熱電站的OPEX構成:
保險費
|
32.1%
|
設備維護和更換
|
26.1%
|
勞動力成(cheng)本(ben)
|
18.6%
|
公(gong)共設施:
水
備用燃料(liao)(不用于發(fa)電)
耗(hao)電
|
12.7%
1.5%
7.5%
3.7%
|
固(gu)定服務費(fei)
|
7.6%
|
OPEX貫穿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伴隨電站運營時間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