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施正榮已被架空 何以拯救尚德?
來源: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 | 0評論 | 5768查看 | 2012-11-22 14:25:00    
  11月初,江蘇無錫,新華路9號,在落日的余暉之中,尚德總部的標志性建筑——全球最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生態辦公大樓,依然格外引人注目。這棟2007年底動工、2009年初落成的大樓,當時的造價約為2億元人民幣。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就是這棟很漂亮的總部大樓,造價非常之高。”2009年加入尚德的朱云迪,對本刊記者回憶說,“我以前經常去那里開會,每次都挺興奮的。但它真的很不經濟,如果換成一個比較節約的民營企業老板,可以用這個錢造三棟大樓。”當然,按照光伏電板目前的市價,這座大樓的價值,早已跌去了80%。

  2011年10月,朱云迪已經辭職離開尚德,不過,“2009年12月,在做入職培訓時,我真的覺得,尚德是一家我可以做到退休的公司。但待了一年后,我覺得,在這個公司呆到退休不太可能了,呆10年問題不大。到2011年上半年,我就把時間調整為5年。為什么最終決定離開?因為我把時間從5年調整為3年了”。

  “為什么,我只在尚德做了不到2年?”朱云迪說,“一個方面是因為,我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對公司越來越了解。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2011年上半年,市場已經開始有變化了,所以,當時整個公司的高管團隊也變動很劇烈,我相信,這些高管對公司未來的敏感度比我更高,他們的離職,以及日常工作態度的變化,很能說明公司的問題。”

  如果說,當年豪擲2億元建造總部大樓的尚德,正如其創始人、董事會主席施正榮所期,是一個“高大、強壯,思維敏捷,有活力,35至36歲”的“中年男子”,那么今天,這個“中年男子”貌似已經病入膏肓,奄奄一息。2007年底,大樓動工之時,尚德股價曾創下了88.65美元的最高紀錄,但2012年底,它卻創下了0.71美元的歷史最低股價,并不得不為“重返1美元上方”而艱苦努力。

  對于中國光伏企業來說,2011年至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艱難時期。2012年,盡管全球光伏安裝量仍在增長,但供需嚴重失衡,卻讓中國光伏企業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全球光伏組件的產能是一年60GW,中國占據了其中的60%,但全球的需求,大概只有27GW。并且,這27GW里面,大概有10至12GW,已經被美國的First Solar等吃掉了。這意味著,中國接近40GW的產能,要去搶剩下15GW的市場,產能利用率只有不到40%。”一位長期關注光伏市場的銀行人士對本刊記者稱。

  而在“供過于求”的市況下,整個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在內的全系列產品,均面臨巨大的跌價壓力。2012年9月,產業研究機構Solarbuzz警示稱,光伏組件的出廠價格已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3%,第四季度還將繼續下降18%。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美國、歐盟和印度,又先后加入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的陣營。

  “在這種情況下,誰的產能高,誰就有可能破產。所以,目前彭小峰(賽維LDK董事長)最慘,然后就是施正榮。”上述銀行人士直言。

  大勢如此,中國光伏業一片哀號。2011年,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廠商,尚德在出貨量增長33.3%,但產品售價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實現銷售收入31.47億美元,僅比2010年的29.02億美元增長了10.8%,而其毛利率,則由2010年的18.7%下跌至12.3%。當年,尚德驚人地凈虧損10.18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其2005年上市以來的盈利之和(6.33億美元)。

  2012年,尚德的困境進一步加劇。一季度,尚德僅實現銷售收入4.1億美元,較2011年同期大幅下滑53%,當期,尚德再度凈虧損1.33億美元,而2011年同期,其則實現了0.32億美元的盈利。

  在銷售大幅下滑、持續巨額虧損的雙重打擊下,尚德的資金鏈,已經處于斷裂的邊緣。

  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尚德總資產為43.786億美元,總負債高達35.75億美元(其中,短期借款15.746億美元),負債率攀升至81.7%,而尚德手持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4.737億美元。更致命的威脅是,距今僅4個月后,2013年3月,尚德就必須支付5.578億美元,以贖回其于2008年發行的可轉換債券(可轉債)。

  尚德,已命懸一線。但截至目前,在地方政府、債權銀行、董事會、高管團隊等各種力量的激烈博弈之中,對尚德的拯救方案,卻遲遲未能出臺。而此前的10月下旬,同樣面臨破產危機的賽維LDK,已宣布“國有化”。

  “尚德的情況,要比LDK要好很多,但它的情況,要比LDK復雜。”11月初,尚德一家主要債權銀行的業務負責人張明對本刊記者稱。之前的三個多月間,這家如今身陷經營危機的昔日明星企業,始終被“與政府交惡、董事會內斗”等各種傳聞包圍,而創始人施正榮,亦面臨“戰略失誤、管理混亂”,以及“掏空上市公司、為一己私利置尚德于不顧”等諸多指責。

  在一位當地政府官員看來,“對于尚德的拯救,不到緊急關頭,各方是不會愿意妥協和讓步的”。那么,在最危險的時刻到來之前,誰,將會以何種方式,重新玩轉尚德?

創始人隱退

  彼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施正榮將會以“垂簾聽政”的方式,繼續掌控尚德。

  2012年8月之前,盡管經營危機早已顯現,但彼時,在整體低迷的中國光伏行業,尚德依然被視為最為優秀的企業之一。但7月的最后一天,尚德的一紙公告,最終擊破了這個神話。

  7月31日,尚德公告稱,其外聘的顧問在對其持股80%的“環球太陽能基金”(GSF,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站開發、建設和運營的投資)進行盡職調查時發現,GSF為尚德提供的約5.6億歐元的“反擔保”,可能并不存在,并將對此展開調查。

  此前,GSF一直是尚德和施正榮的“得意之作”。2009至2011年,尚德通過向GSF出售電池組件,分別獲得1.158億美元、1.974億美元和3360萬美元的營收,而其所持GSF股權的“增值”,也為其財報加分不少。2010年,尚德實現了2.62億美元凈利,其中,GSF股權“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非現金收益”就高達2.5億美元。

  2010年5月,GSF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5.542億歐元的貸款,用于投資歐洲光伏電站,尚德為此提供了擔保,與此同時,GSF以其“擁有”的5.6億歐元的德國政府債券,為尚德提供了“反擔保”。但若GSF用于“反擔保”的債券并不存在,而它未來又不能如期償還國開行貸款,則尚德必須代其承擔償債義務。

  “GSF危機”的爆發,震驚了資本市場。尚德羸弱的財務管控能力,遭到了投資人和監管機構的激烈抨擊,而尚德董事會主席施正榮更是首當其沖,因為,他不僅是GSF管理委員會成員,亦個人持有其10%的股權。

  3個月后的11月初,一位接近尚德的人士對本刊記者稱,對“GSF危機”的第一輪清查顯示,“情況還可以”,“沒有報出很恐怖的消息”,5.6億歐元德國政府債券存在與否“現在已經不重要了”,“我們只關心GSF的資產有沒有問題”,“目前看來,情況應該還不錯”。

  但此次事件對尚德的傷害,遠遠不止“資產風險”這么簡單。事實上,早在2011年年報中,尚德就明確表示,其將從GSF套現,以應對“財務壓力”。但2012年7月,盡職調查暴露的問題,讓尚德的“套現計劃”無限期延遲。

  正因為如此,尚德的“財務壓力”,最終演變為了“財務危機”。因為,它原計劃通過出售GSF股權收回現金,以贖回一筆即將于2013年3月到期的可轉換債券。

  2008年3月,在尚德股價尚在40美元上方之時,其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募集資金5.75億美元,根據協議,這些債券可以在2010年3月之后,以41.13美元/股的價格轉換為尚德股票,而若債權人不實施“轉股”,則尚德必須在2013年3月將這些債券贖回。2008年以來,尚德股價持續下跌,2010年時已下跌至20美元下方,2011年時更是進一步下跌至5美元下方,遠遠低于“41.13美元”的轉股價。贖回,已成定局,可轉債,變成了現實的債務。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尚德需要贖回的可轉債,余額為5.578億美元。

  考慮到,彼時尚德持有的現金僅為4.737億美元,而短期借款卻高達15.746億美元,現金流本已“壓力山大”,這個新增的、巨大的資金缺口,最終讓它走到了“資金鏈斷裂”的邊緣。

  施正榮曾經說過:“市場不好,可能不會讓一家企業很快垮掉,但如果你的資金鏈斷了,第二天就死了。”而在把尚德帶入這樣的險境之后,他自己也須為此付出代價。

  在“GSF危機”爆發15天之后,8月15日,尚德宣布,施正榮將不再擔任CEO一職,改由公司原CFO金緯接任,施正榮改任公司執行董事長兼首席戰略官。但彼時,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