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 0評論 | 4186查看 | 2017-11-13 13:48:00
最近幾天,引起普遍關注的大事莫過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隨特朗普訪華的企業代表團陣容龐大,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氣、核能、可再生能源、能源金融等諸多能源類企業,表明加強能源合作將是此次特朗普訪華的最重要目標之一。
如何理解特朗普此次訪華的能源合作目的,中美能源合作意義何在,這些問題都需要從戰略上進行思考。筆者認為,要搞清楚這些問題必須從以下角度進行思考。
中美能源合作符合兩國國家政治戰略利益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國家,兩國在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發揮重大作用,兩國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從美國角度看,繼續擔當世界領袖角色當然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客觀上需要與新興大國之一的中國建立穩定的關系,尤其是在諸多國際重大問題上需要中國的合作,因此發展長期穩定的中美關系符合美國的戰略需要。從中國角度看,作為當今世界迅速崛起的經濟大國,客觀上需要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發揮影響力,客觀上需要與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和平共處,著力與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系。
能源問題事關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向來是國際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敏感話題,中美兩國當然意識到能源問題之重要性。而且能源問題早已跨越國別和區域,成為全球性重大問題,加強能源合作有利于穩定世界政治和經濟,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因此,能源合作問題勢必成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內容和重要關注點之一。
能源合作符合中美兩國能源地緣戰略利益
頁巖革命大大增強美國在能源方面的實力,逐漸改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傳統局面。中美能源合作有利于重塑世界能源地緣政治格局,兩個能源消費大國由原來在國際能源市場的激烈競爭關系,轉變為能源供應國與消費國之間的合作關系,對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產生巨大影響,進而有利于世界能源安全。中美在中東、非洲等能源供應地將由激烈競爭關系轉變為利益合作關系,傳統能源地緣政治由零和博弈向非零和合作轉變。同時,美國通過頁巖革命、技術創新,控制油氣成本,進而削弱了歐佩克主導油氣市場價格的能力,有利于全球油氣價格的穩定。
美國在保障能源運輸安全方面具有優勢,中國從美國進口油氣航線簡單,直接從太平洋東岸出發直達西岸,相比與從中東、中亞等地區進口時受地緣政治或安全威脅影響較小。能源貿易具有政治外交與安全屬性,從美國進口能源,其成本當然需要考慮,但經濟因素不一定是最關鍵因素,必須綜合考慮政治與外交因素。中美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政治、外交和安全因素,具有能源安全多元化、政治安全與外交友好等重要隱形價值。
中美能源合作對于應對全球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和核安全等問題也十分重要,雖然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但對華清潔能源出口客觀上為氣候變化做出貢獻,產生重要的“轉移性貢獻”。美國通過對華出口清潔能源,支持中國溫室氣體減排與環境治理,符合兩國之間“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合作理念。
中美能源合作符合中美兩國經濟戰略利益
中美能源合作有利于促進雙方經貿發展,平衡貿易不平衡狀態。2016年,中美雙邊貿易額超過5200億美元,占全球貿易比重超過3%,但美國對中國存在比較大的貿易逆差,長期以來成為中美經濟關系中的一個重大爭議,往往成為美國部分保守勢力和貿易保護主義者乃至反華勢力的重要借口之一。中美能源合作的重點是能源貿易,其中一個重要部分就是中國擴大從美國進口能源,這十分有利于減少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進而穩定雙邊貿易關系。
頁巖革命促使美國實現的油氣生產能力快速上漲,擁有油氣出口的足夠底氣,使得自身由世界上最大的油氣進口國變成出口國,世界能源格局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特朗普政府一改以往能源政策,退出《巴黎協定》,重振煤炭行業,強調“能源優勢”,鼓勵和加大油氣出口,進而振興本國經濟發展,因此開拓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能源市場,便成為特朗普政府如今的重要經濟戰略。
中美兩國約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7%和能源消費總量的40%,是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和能源消費大國,能源合作有利于全球經濟穩定,符合各自經濟發展戰略需要。中美能源合作,跨越太平洋東西兩岸,海上能源運輸通道將有利中國實施海上絲綢之路之建設。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油氣消費高度依賴進口,而美國本土油氣生產量已實現自給自足,自2016年結束了其維持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政策,并且躍居為世界能源出口大國之一,需要龐大的國際市場支持,中美兩國能源貿易合作符合雙方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