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疆網 | 0評論 | 5658查看 | 2018-03-30 09:33:30
3月29日,歷時兩年多建設,準東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新疆段順利貫通。
記者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工程新疆段計劃于2018年6月底具備帶電條件,全線工程預計在今年年底建成并投運。
準東至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實施“疆電外送”的第二條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創下四個世界之最——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
此項工程于2016年1月開工,起于新疆昌吉換流站,止于安徽古泉換流站。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六省區,線路全長3324千米。其中,新疆段線路全長598.684千米,共建設鐵塔1109基。
3月29日上午,在昌吉準東工業園區內,隨著最后兩根長283米、重2400千克的導線在8號塔至9號塔間順利展放,該工程成功跨越750千伏芨芨湖-五彩灣Ⅰ、Ⅱ回線路,實現新疆段全線貫通。
此工程新疆段業主項目部副經理徐玉波介紹,作為工程的電源起點,新疆段沿途穿越沙漠、風區,翻越東天山,并在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哈密,兩次跨越“疆電外送”750千伏電網,形成百米高空的電力“高架橋”。
徐玉波說,工程在建設中特別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尤其是在工程途經的沙漠國家一級公益林地段,建設人員在現場施工時,都是精準圈定作業范圍,鋪設防塵網。施工完畢后恢復草木植被,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此工程輸送功率達1200萬千瓦。今年年底投運后,每年可向中東部省市輸送電力660億千瓦時,相當于同時點亮4億盞30瓦的電燈。將減少燃煤運輸3024萬噸,減排煙塵2.4萬噸、二氧化硫14.9萬噸、氮氧化物15.7萬噸,有效助力大氣污染防治。
工程建成后,為新疆“疆電外送”提供又一條空中大通道,將大幅提高新疆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打捆外送能力,保障華東地區電力可靠供應。
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已確定了將加快“三基地三通道”建設,其中一大通道就是打通能源外送通道。目前,新疆已建成投運750千伏疆電外送一、二通道及哈密南至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外送能力達1300萬千瓦。
今年,新疆還將加快推動“疆電外送”第三條通道前期工作,進一步提升新疆能源大范圍配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