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4984查看 | 2013-11-25 14:23: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西班牙可(ke)再(zai)生(sheng)能(neng)源政策趨冷,美國可(ke)再(zai)生(sheng)能(neng)源政府(fu)貸(dai)款(kuan)擔保計(ji)劃中(zhong)止(zhi)。光(guang)(guang)熱(re)發(fa)電的兩大傳統市場(chang)正在走向(xiang)衰落,新(xin)興市場(chang)正開始(shi)引領光(guang)(guang)熱(re)發(fa)電歷(li)史上的第三次輝(hui)煌!
在過去的一年里,全球光熱發電市場的地域分布正在快速轉變,西班牙和美國的領先光熱發電廠商都開始轉向新興市場拓展業務。但在進入目標市場之前,對于海外廠商而言,對當地市場的了解可能僅僅局限于政府的光熱發電規劃目標和當地的太陽能輻照資源等基礎信息,這(zhe)些基礎信(xin)息顯然(ran)還不(bu)足以(yi)讓其作出決定投入這(zhe)一市場。
那么,投資商在進入一個目標新興市場之前,都需要重點考量哪些影響因素呢?
在(zai)太陽能輻照資源甚好的(de)南(nan)非、南(nan)美、亞洲部分地(di)區和中東及北非地(di)區,當地(di)政(zheng)府正在(zai)就光(guang)熱發電項(xiang)(xiang)目(mu)展開計劃和推(tui)進具體項(xiang)(xiang)目(mu)的(de)招標進程。據CSPToday 2013年(nian)7月所作的(de)市場調研結(jie)果,光(guang)熱發電的(de)項(xiang)(xiang)目(mu)開發商、咨詢公司、政(zheng)府機構、裝備供應商、EPC商等CSP行業的(de)企(qi)業的(de)大部分營收(shou)依(yi)然(ran)來自(zi)于美(mei)國(guo)和西班(ban)牙市(shi)(shi)場(chang),這表明當(dang)前新(xin)興市(shi)(shi)場(chang)仍(reng)處于前期項目規劃階(jie)段,還未能大范圍實(shi)現營收(shou)。而根據其(qi)對243名(ming)業內專家的(de)調研顯示,未來十年,CSP企業的(de)營收(shou)將越來越多的(de)地來自(zi)中國(guo)、南非、沙(sha)特、阿聯酋、智利(li)、印(yin)度等新(xin)興市(shi)(shi)場(chang)和美(mei)國(guo)市(shi)(shi)場(chang)。這背后伴(ban)隨的(de)是新(xin)興市(shi)(shi)場(chang)的(de)裝機大幅增加,據CSPToday的(de)預計,到2024年,新(xin)興市(shi)(shi)場的光熱發電裝機將可以達到11.5GW~40GW(悲(bei)觀(guan)情景(jing)預(yu)測:11.5GW;中立(li)情景(jing)預(yu)測:19.9GW;樂觀(guan)情景(jing)預(yu)測:40.4GW)之間,年均同比增(zeng)長達到12%~26%,呈現巨大(da)增(zeng)長。

圖:光熱發電裝機預(yu)測(ce)(來源:CSPToday)
新興的光熱發電市場有不少在經歷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第一次重大支持。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包括增長迅速的能源需求、節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訴求和贏得能源獨立的渴求。在這些國家,項目許可程序相對要容易不少,本土產業鏈正在發展,項目融資也(ye)相對更易獲得(de)。但要具體考(kao)慮投入哪一市場(chang),還(huan)必須考(kao)慮幾個必要因素。
技術潛能
首先要評估的是最基礎的技術潛能,即該市場在滿足光熱電站開發的技術條件下擁有的光熱電站可開發潛力。該指標不僅僅由當地的太陽能輻照資源決定,同時取決于當地其它客觀因素如水資源、環境條件、土地平整度和電網接入能力等。如美國能源基金會中國可持續發展能源項目為(wei)中(zhong)國(guo)CSP發展提供的相(xiang)關(guan)報告指出,以美(mei)國(guo)NREL根據(ju)天氣日輻照模型提供的分辨率為(wei)40km×40km的DNI數據(ju)為(wei)基礎,考慮了云遮蓋(gai)、水汽(qi)、氣溶膠、和痕量氣體等因素(su),得出中(zhong)國(guo)太陽能熱發電潛(qian)能約(yue)16000GW的粗略(lve)數據(ju)。
通過結合這些影響因素,預估光熱發電的開發潛能,并參考當前已建成的CSP裝機容量和發電量,以及已宣布建設或正在建設的光熱發電裝機,美國、沙特、智利、摩洛哥、南非的光熱發電可開發技術潛能位居前幾名。這些地區都擁有很好的太陽能輻照資源,但也面臨共同的難題即缺少水資源,空冷(leng)技(ji)術和機(ji)器人自動清潔技(ji)術將在這些市場被大量(liang)應(ying)用。
在智利、南非、摩洛哥和印度,部分地區的電網接納能力有限,缺少可靠的輸電網絡是阻礙其太陽能電站開發的一大障礙。在土地利用方面,美國、摩洛哥、南非和中國都擁有充足的可供開發的廉價土地,而在阿聯酋,土地則是稀缺和昂貴的。
項目融資
另外,光熱發電項目的融資是對市場進入者影響極為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的經濟環境下,融資更顯重要,融資又涉及到包括信貸準入、投資保護、勞動法規、稅收和通貨膨脹等多個方面。比如在智利和阿聯酋,光熱發電項目融資依然被視為高風險項目;在沙特,政府的(de)(de)光熱發電(dian)規劃目(mu)標的(de)(de)實現需要對資金利(li)用有明確(que)的(de)(de)計劃安(an)排;摩洛哥和南非已(yi)經在其光熱電(dian)站項目(mu)開發中獲得了融資機構的(de)(de)大力支(zhi)持。
堅定的目標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要吸引海外光熱發電投資者的進入,需要有真實的堅定的規劃目標,證明其對建設本土光熱發電產業的承諾。投資商可以在這樣的市場找到可持續的市場開發潛能以補償其初始投資成本。僅僅有一兩個項目而沒有可持續的潛在市場支持,則不易吸引投資商(shang)的關注(zhu)。不(bu)同(tong)的政府宣布的光熱發(fa)電產業(ye)規劃是投資商(shang)進入一個市場的重要衡量指(zhi)標。
目前已經有多個市場宣布了各自的可再生能源或光熱發電規劃目標。南非計劃到2030年實現1.2GW光熱發電裝機,印度計劃到2015年實現1.08GW光熱發電裝機,沙特計劃到2032年實現25GW光熱發電裝機,中國計劃到2020年實現3GW光熱發電裝機,摩洛哥計劃到2020年實現2GW太(tai)陽能發(fa)電裝機,智利(li)規劃到(dao)2025年實現20%的可(ke)再生能源供(gong)電目(mu)標。
政策體系
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體系是另外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對于大多數新興市場而言,制定具體的可再生能源支撐政策依然處于學習階段。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一般要從財政激勵、公共融資等方面考慮。目前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支撐政策如美國的Sunshot計劃、南非的REIPPPP計劃等。新興市場應從技術、融資、用地、稅收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
項目許可(ke)程序和(he)官僚(liao)政治現象不是(shi)(shi)評估各個(ge)(ge)市(shi)場都需要(yao)考慮到的(de)因(yin)素(su),但(dan)在部(bu)分國家(jia),復雜的(de)、漫長的(de)、代價巨大的(de)項目審(shen)批流程會對CSP項目投資商(shang)帶來一(yi)些令人沮喪(sang)的(de)障礙。一(yi)個(ge)(ge)直(zhi)接簡明(ming)的(de)項目核準制(zhi)度可(ke)以(yi)有效促進投資。這其中(zhong)一(yi)部(bu)分原因(yin)是(shi)(shi)官僚(liao)主義作祟而導致項目許可(ke)的(de)各方(fang)面阻(zu)力重重。南非、印度和(he)中(zhong)國被外商(shang)認(ren)為是(shi)(shi)審(shen)核制(zhi)度較為冗(rong)繁的(de)市(shi)場。
本土產業鏈
評價一個新興市場的潛力,其本土產業鏈網絡發展情況同樣重要,即當地市場產業鏈上下游廠商是否齊備,比如沙特的光熱發電裝備制造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這是制約其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沙特本土僅有幾個電力EPC公司對光熱發電項目開發有一些相關經驗。海外光熱發電企業如果與沙特本土企業合作也會更具競爭力。
中國本土的制造能力正在獲得快速發展,其將可以幫助帶來更低成本的設備采購,從而實現更低的LCOE。南非、印度和摩洛哥也被認為擁有一定的制造能力,但相對中國市場,其產業鏈尚不夠完整。中國雖然當前缺乏本土市場,但其產業鏈上下游的參與企業相對已經比較完善,未來有望借助于其本土化低成本優勢降低光熱發電的LCOE。
雖然在當前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從世界范圍內進口組件裝備和技術服務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但本土產業鏈發展的意義在于其可以大幅降低本土光熱發電項目開發成本,可以使光熱電站項目更具成本競爭力,另外還可以拉動本土經濟發展。新興市場對此已有深刻認識,在政府主導的項目招標中,如印度和南非都對本土化的比例作了設定。
宏觀環境
最后,一個國家的政治穩定性和經濟發展大環境,其能源產業的發展程度、能源消耗水平、能耗需求和總體能源安全等宏觀環境對光熱發電項目的短期和長期開發也至關重要。如非洲部分國家的政局不穩是投資商進入該市場之前必須考慮的因素,否則可能因此血本無歸。
整體來看,對于海外投資商而言,在大舉進入一個新興市場之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功課。大至宏觀環境如經濟、政治和文化,小至微觀環境如當地政府對光熱發電項目的項目規劃、產業鏈分布等,都需要有所了解,以盡可能規避不利因素,主動尋找有利因素,搶得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