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2014年:碳交易元年?
來源:北京商報 | 0評論 | 6042查看 | 2014-01-27 16:08:00    
  CSPPLAZA注:阿聯酋Shams1光熱電站于2009年9月8日通過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注冊,這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CDM機制下運行的光熱電站。同時,信實電力在印度拉賈斯坦邦投建的即將投運的100MW的菲涅爾光熱發電站也是通過CDM注冊的項目。

  通過碳交易機制,光熱電站可節約一部分運營費用,為項目方帶來更好的投資回報。與國際碳交易市場相對的是,國內碳交易市場正在起步發展階段,日前有媒體報道稱,2014年或是中國碳交易市場啟動的元年!下面轉載的是北京商報的一篇文章。國內光熱發電業內朋友可對此作些關注。
——————————————————————————————————————————
  “碳交易” 在大多數人看來,是近期突然被頻繁提及的一個熱詞。因為就在兩個月前,醞釀多年的北京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終于出現“質變”,北京環境交易所碳交易市場正式開鑼。如果說彼時的開市還只是首批490家企業單位的一輪試水,那我們或許更愿意將2014年看做是北京真正的碳交易元年,期待著在配套政策得到健全、金融服務逐步啟動、懲罰機制加以明確之后,這個借助市場化杠桿達到節能減排目的的“新玩法”能在今年步入正軌。

  實地探訪

  低調交易的大市場

  在金融街附近一幢名為豐匯時代大廈的寫字樓三層,北京環交所的碳交易平臺“低調”地設置在其中,外部甚至找不到明顯的牌子,直到走進內部看到一塊大型的電子滾動屏,才能夠確認這里正是環交所的所在。而每一位進來的人也都會被這塊電子滾動屏吸引住眼球。每隔3-4分鐘,大屏幕就會切換到碳交易的頁面,顯示著近期北京碳排放權公開交易行情,并實時進行信息更新。在這里,參與交易的買賣雙方企業名稱、交易量和交易價格一目了然。“在每天下午3時閉市前,無論企業在哪登錄系統進行了碳排放權的買賣,在環交所交易大廳的這塊顯示屏上都會馬上顯示出來。”北京環交所負責碳交易流程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稱。不過,駐足顯示屏前近十幾分鐘,本應滾動的交易信息幾乎沒有變化,交易略顯冷清,工作人員說,這是由于最近臨近春節,不少企業都到了年底結算時間,暫時難以顧及碳交易,以致市場出現了短暫的淡季。

  對于碳交易流程,市發改委此前定下了這樣一套辦法:每年4月15日前,參與企業通過“北京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數據填報系統”報送上年度碳排放年度報告;然后,排放單位應當委托市發改委核查機構目錄庫中的第三方核查機構對碳排放年度報告進行核查;市發改委根據相關辦法核定履約企業的年度排放配額,當年6月底前再以電子憑證的形式發放。此后,企業就可以通過設在北京環交所的電子交易平臺系統進行交易。

  據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保證碳交易過程的透明、公開,目前北京還專門針對碳交易建立了溫室氣體報送、注冊登記和交易系統,三者之間可以相互聯動,為整個碳交易過程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務。目前進行碳交易只需一臺聯網電腦,符合條件企業輸入購買金額、碳排放噸數就可以直接參加交易。“企業除了最初進行登記時需要來環交所填寫相關材料領取登錄系統的U盾密碼鎖外,平時并不需要來環交所,在家或者在公司就可以隨時上網買賣。”

  另外,環交所還特意開辟出了一個洽談區,區域內放置了一塊小型的液晶顯示屏顯示著與大廳內顯示屏上同樣的交易信息,有意向進行交易的買賣雙方企業可以在此處一邊了解其他企業交易的數量、價格,一邊“討價還價”,達成合作意向。也就是說,除了線上交易,企業單位還可以采取線下協商的交易方式。

  這樣看似簡單的交易方式和流程,北京市卻整整做了四五年的準備工作。將時間的指針撥回至2009年,那時,北京環交所剛剛成立一周年,在環交所內完成了交易企業自愿購買碳減排指標實現碳中和的第一筆交易,也成為了國內自愿碳減排交易的第一單。此后,2010年、2011年,碳交易落地的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著,直至2012年3月,北京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電子平臺正式推出,北京碳交易開市進入倒計時,越來越多的北京企業通過政府的號召、相關機構的培訓以及政策的推出,加入到了碳交易的陣營中。

  一家參與碳交易的企業負責人坦言,此前政府也鼓勵節能減排,但更多的是通過行政手段和法律法規,通過碳交易這種方式,企業在節能的同時,也能取得相關的收益,這樣企業積極性更高,而且運行更加市場化,相信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看點前瞻

  北京碳交易奔向碳金融

  日前,有研究機構在發布的《2013中國碳金融展望》報告中指出,我國節能減排正從計劃型調控向市場型調控過渡。“建立碳排放市場化機制的一個重要作用是發現碳資產價格,給企業提供明確的經營指導,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要實現我國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量下降45%的目標,離不開碳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其實,對于剛剛起步的北京碳交易市場,企業、金融機構、環交所……每個參與其中的主體都懷揣著自己對于未來的設想。

  碳交易市場化開啟

  作為首批490家碳交易試點企業之一,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全球制造環境技術部長馮俊亭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2013年、2014年、2015年的配額已經下發給企業,每年的配額并不一樣,呈現遞減趨勢,分別需要乘以系數0.98、0.96、0.94,就是讓企業要每年能耗有所減少,達到節能減排目的。站在企業的角度,馮俊亭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未來碳交易會令企業減排更加市場化且更自覺主動。“如果配額不夠,企業一般通過兩種方式解決,一方面,組織相關人員,在企業系統內部拿出一些節能的措施,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的;另一方面,對于比較復雜的節能系統,會委托專門的能源機構公司提出可行性方案,根據方案的成本,再確定是購買配額還是采取改造措施。”

  首都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陳及就表示,只有全國聯網實現自由的跨城市交易,碳交易才會起到更充分的減排作用。不過,目前國內已經開市的各地碳交易市場在配額、標準等多方面都存在較大差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各地碳交易價格大相徑庭。僅以北上廣深為例,目前,北京近期的碳交易成交價基本固定在50-51元/噸左右;上海截至1月3日碳交易平均成交價為29.7元/噸;而深圳近幾周的成交價都在65-73元/噸左右浮動。從已經公布了行情趨勢圖或價格走勢的各地交易平臺上,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除北京保持穩定之外,深圳等部分城市的碳交易成交價都存在較大波動,深圳從最低的28元/噸到最高時去年10月達130多元/噸,單位價格差距高達100元/噸。

  業內坦言,各地配額發放標準、交易規則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目前不同城市碳價差異較大的現象,可見北京如果希望能與更多的城市、地區進行碳交易聯網還需跨過諸多門檻。一位業內專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如果碳交易要實現跨省市交易,首先要確保減排的同質性,統一規則發放配額,保證各省市所減排的每一噸碳都是一樣的,這樣才能形成基本的流通;其次,各地要統一監管和企業報告的標準,形成一致的報告監測核查體系。

  市場有待激活

  中國人(ren)民大(da)(da)(da)學(xue)環境金融學(xue)院教授藍虹表示,雖然(ran)北京目(mu)前碳交易成交價(jia)基本穩定,但市(shi)場(chang)(chang)活(huo)躍(yue)度(du)還需要(yao)(yao)(yao)提(ti)高(gao),每天幾百噸的(de)交易額遠遠達不(bu)到市(shi)場(chang)(chang)發(fa)展的(de)需要(yao)(yao)(yao)。“要(yao)(yao)(yao)加大(da)(da)(da)碳交易市(shi)場(chang)(chang)活(huo)躍(yue)性,需要(yao)(yao)(yao)加強參(can)與主體的(de)差異(yi)(yi)性,只有(you)各行業企(qi)業都(dou)參(can)與進來,相互之間能耗技術、排放水(shui)平差異(yi)(yi)較(jiao)大(da)(da)(da),才(cai)會需要(yao)(yao)(yao)進行越(yue)來越(yue)多的(de)交易。目(mu)前碳交易試點參(can)與的(de)可能主要(yao)(yao)(yao)是一些耗能大(da)(da)(da)戶(hu),這些企(qi)業節能技術、能耗標準相似,缺(que)乏(fa)差異(yi)(yi)性,導致(zhi)交易需求不(bu)旺。”

  “從已經開業的深圳交易所情況看,碳市場不是說馬上就火起來。但是希望通過一段預熱以后,碳市場能夠比較快地活躍起來。”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杜少中如是表示。

  不可否認,目前北京等國內眾多城市已開展的碳交易數量、規模均較為有限,大多數被列在“自愿參與名單”中的企業,參與碳交易的積極性并不太高。不過,業內專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北京身上擔負的較大的環境治理壓力,以及碳交易本身具有的獨特金融屬性和強制性,將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最終投身其中,市場活躍程度今后應會領先于全國其他城市。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