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暨CSPPLAZA年會2015于6月25~26日在京盛大召開,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邱河梅出席本屆大會并發表演講。邱河梅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廣核太陽能德令哈50WM槽式光熱電站的開發進展,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三點指導意見。
下面刊出的是邱河梅演講的主要內容(注:本文根據速記和錄音資料整理,文章內容未經演講者本人審閱):
非常榮幸在這里跟大家報告中廣核德令哈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本來想占用點時間給大家看一個短片,今天時間也比較緊張了就稍微簡單一些了,就略過了。
報告是四大塊內容,第一是公司簡介,第二中廣核光熱業務的規劃,第三是德令哈項目最新進展,最后是一些小的建議跟大家一起來分享。大家可能很熟悉也很關注我們中廣核太陽能公司,我把最新的數據報告一下,到上個月月底,我們累計在建的裝機超過了100萬千瓦,總資產接近一百億,負債率小于60%,員工接近500人。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在電站和其他新能源投資建設運營維護和集成技術的研究方面,包括光伏、光熱和微網和生物質能。我們的愿景是除了成為電力供應商還想成為一個服務商。
光熱業務規劃上,我們的思路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會做一些專題技術研究,比如說開展專項研究;第二是我們向國家申請國家級的研發中心;第三會建設商業的示范項目,后面會進行復制或者是進行二次創新。
這是目標和路徑圖,我們堅信這是光熱應該說沒有定型,未來的潛力很大,說的技術都是大層面的,實際上里面還有很多創新的可以挖掘的內容,比如說本身是槽式或者是塔式,實際上還有很多變體。預計通過兩個五年計劃,最多應該可以降低到一塊錢以下的上網電價甚至更低,甚至可以到8毛5的水平。
我們在青海規劃和建設了實驗基地,主要會把技術包括一些新的產品在這里做實際的驗證和實驗。在大型項目規劃中,目前規劃了兩個,第一是大家都知道的德令哈50兆瓦的槽式項目,目前在執行過程中;再有一個我們計劃2017年年底投資塔式電站,初步技術路線選擇了塔式熔鹽,有可能放大到百兆瓦,我們也想跟國內外產業伙伴一起來聯合推進。
昨天會上很多專家也提到,其實光熱的產業鏈是很長的,而且光熱本身的技術是比較復雜,不單單在設計環節,在建造、設備的制造、調試、運維有很多能耗,這里面需要協調的創新體,我們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會發起產業聯盟,也會邀請業界優勢單位和潛在戰略合作伙伴一道來把光熱產業聯盟搭建起來,爭取能夠協同創新,通過中國制造把光熱的成本能夠大幅度的降低,為光熱未來的產業化做出貢獻。
這里面我用一些現場的實景給大家報告一下,青海是按照獨立能夠穩定發電的電站來做的,在2013年實現首次發電,2014年實現了并網聯合發電,今年要實現最終的驗收,做商業化項目之前是打了一次實踐,這次實踐有很深的切身體會,我們把所有的這些經驗都反饋到大項目的執行中,建設了槽式集熱器、菲涅爾式集熱器,還有儲熱,還有400噸的鹽,蒸汽發聲和發電系統,儲能還有固體儲能,蒸汽發聲還建了特殊的過熱系統,探討一些適應中國或者是適合我們電價的新技術。
德令哈50兆瓦槽式項目,這里面我強調兩點,第一點是集熱器是190條回路,儲熱的時間已經延長到了九個小時。這是我們初步設計完成的相當于是鳥瞰圖,場地是比較特殊的,南北的坡度比較大,大概3.5%左右,總共分了七到八個臺階,每個臺階高差有三米多到四米,很可怕,八個臺階下來很可怕,而且南北采用的集熱器本身是帶坡度布置的,這些在全球來說有些是屬于新的應用。
最新完成設計的蒸汽發熱系統,目前采用的是雙列并聯的。儲熱系統也是采用了雙罐熔鹽儲熱,我們考慮了中國的特殊情況,包括在冬季的啟動和特殊氣象條件下的其他的防凍和防淋。
我們提了一個項目目標,提出要建成標桿工程,國家優質工程。這里面有幾個指標,質量事故零目標、技術精益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今天初步設計完成以后年均發電小時數應該是15%的水平,廠用電不超過10%,工期是27個月,實際的工期應該不到20個月。
預計成果,這個項目最重要的是培育系統集成能力,培養專業化的隊伍和合作伙伴,裝備和技術能夠對國內產業鏈建立起到一定的培育作用,建立整個的標準化體系。
基于上述的考量,加上這個項目有亞行的貸款,還有項目未來的商業模式的設想,提出了一個執行方案,跟國外不同的是,沒有EPC的總包方,是由廣核自己來承擔這個職責,也承擔了這塊的工作,這也是跟國外最大的差別。大的分三個島,把太陽島分了一個包,傳熱和儲熱打成一個包,最后把常規島打成一個包,這樣便于接口管理,今天亮源也提出了合同的接口管理工作量非常大,即使是這樣整個項目采購下來合同包也超過60個,是非常之大的。
除了分島EPC以外,基礎設計是國際招標,請國外有經驗的設計院來做。再有,把一些重要的大宗的設備和材料,主設備和大宗材料自己采購,到今天為止除了油跟鹽以外,已經全部完成了招標跟定標。太陽島正在招標,預期在8月中旬前會定標,在跟業主團隊緊密配合,將來有可能會成立IBMT的管理團隊,有國外的OE,目前是聘請西班牙Aries公司,按國內要求還會聘請國內的監理,再請總體負責整個接口的管理和審核,還要求全場調試運維的文件的準備和培訓也總體跟OE跟我們一起來總成。確保項目在有頂層設計的基礎上再分解來執行。
項目的進展,前期不再贅述了,項目融資已經關閉了,到今年2月份全部關閉,投資決策也在去年1月份通過集團決策,到今天為止采購定標是30%到40%,再采購是70%到80%之間,基礎設計已經全部完成了,現場的擋風墻已經全部完成,預計全部的采購工作7月份全部發完;站外有可能到明年3月份全部會采購完成,這是進展情況。
如圖,現場各階段形象的進度,去年7月1日現場做的場平工程的開工,場平分兩個標段,整個場地四千多畝,是非常之大。
如圖,去年的9月份擋風墻基礎的施工,比較矮的圍欄,業主的臨建,場平工程施工情況,擋風墻的基礎,這個是去年12月份完成的。這是今年1月份開展的吊裝工作,擋風墻在沒有掛織物前的,這是今年3月份已經部分完工的擋風墻。應該是到今天為止現場工作已經全部結束了。
最后的話我們有一些小的建議就是有三點跟大家探討一下:
第一、昨天已經很多老師和專家提到了,建議國家要盡快啟動光熱產業,能夠按示范、規模化和商業化幾個階段制定相應的發展政策。十三五期間能夠規劃千萬千瓦的示范電站,主要建議在光資源和送出條件比較好的地區來規劃 ,同時也建議選擇有實力的企業牽頭實施。因為我們覺得光熱是屬于資源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在示范階段我覺得還是一定要有充足的資源保障,以及各種準備,這個非常之重要。
第二、大型商業化光熱電站投資很大,五萬千瓦的投資,如果沒有儲能一般接近十個億,如果有儲能現在的項目是接近20個億,其中扣除20到30%的資本金其他的只能通過貸款,現在由于沒有明確的電價說法,所以項目融資也是遇到了困難,資本金能支持多長時間呢,最多支持開工后工期的三分之一,基本上就是資金斷裂,如果商業貸款沒有解決的話。但是我們預期年底有可能會出臺電價政策。
第三、中廣核不單單是做示范項目,我們把它作為一個產業,要開發一個市場包括百姓可以接受的技術的光熱產業,所以我們后續還會開展大型的塔式、槽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