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社會用電量走低 結構優化是主因
來源:金融時報 | 0評論 | 3719查看 | 2015-08-19 09:56:00    
  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03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3%,結束此前三月的連漲態勢。

  與此同時,7月份,鐵路貨運再創新低。根據近日鐵路部門公布的數據,1至7月份,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198112萬噸。從單月數據來看,7月份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27889萬噸,相比6月份2.81億噸的運量,環比略有下降。

  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一些傳統微觀指標持續走弱,而宏觀經濟仍在合理區間運行,這看似“背離”的現象背后凸顯出我國經濟結構正在不斷優化的向好格局,而這正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特征,也是當前經濟運行中的一大“亮點”。

  在我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中,重工業占比較高,對大宗物資運輸依賴較大,再加上我國工業企業多在東部,而能源與原材料多集中在西部,工業企業生產規模擴張時,也會帶動鐵路貨運量增加,因此運輸大宗物資的主動脈——鐵路的貨運量就成為觀察經濟走勢的重要微觀指標。同時,一直以來由于我國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較大,達到70%,也被視為能反映經濟活躍程度的微觀指標。而7月份鐵路貨運量與工業用電量指標走弱,顯示出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舊較大、企穩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的現狀。尤其是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出現負增長,也被業內專家解讀為“經濟復蘇偏弱和多雨氣溫相對偏低雙重‘夾擊’的結果”。

  “當前我國進入工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期,尤其是高耗能產業的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短期內對于經濟的影響比較明顯,反映在用電量上就是工業用電的回落。”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表示。

  然而仔細剖析不難看出,在整體低迷的數據中,仍然蘊含著結構調整的動力。

  從用電量上來看,7月份,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第二產業用電量下降3.3%,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長4.4%,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長3.8%。結合此前發布的上半年數據,上半年1.3%的全社會用電增速中,第三產業上拉了1.0個百分點,居民用電上拉了0.6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則下拉了0.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3%。顯示出今年以來我國用電增長動力正從二產向三產轉變的積極態勢。

  從鐵路貨運量上來看,隨著能源結構調整,煤炭需求增長進一步放緩進而導致鐵路貨運增長壓力進一步加大也是造成貨運量減少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2013年,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及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均超過第二產業,標志著我國產業結構發生了里程碑式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從傳統的規模擴張轉變為內涵式增長,電力等能源需求也應該有所下降。”周大地說。

  此外,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也指出,在經濟上升期,增長速度加快的時候,往往是重工業尤其是一些高耗能的重工業上升速度更快,用電彈性是不斷提升的。反過來,當經濟下行的時候,重工業下滑速度更快,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工業下滑更快。在工業結構中有一個數據,6大高耗能工業增加值占整個工業增加值比重的30%左右,但6大高耗能工業的用電量占全國工業用電量的60%以上。

  他進一步分析說,近幾年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有一個大調整,以前存在著西煤東運,但現在很多發電廠建在西部,不需要西煤東運。企業進行優化布局以后,廠就建在原材料所在地,材料不必要像以前那樣來回運輸。另外,交通運輸方式的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通車里程不斷增加,高速公路過去10年發生了很大變化,航運也增加了運量。有些貨物運輸可以多樣化、分散化,不一定走鐵路,水路比鐵路運費還便宜。多種運輸的分散化也是鐵路貨運量下降的一個原因。

  由此可見,從表面上看,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等指標的表現也許欠佳,但蘊藏其后的深層次原因則是我國的經濟結構在不斷優化,而這正是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經濟新格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