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 1評論 | 4573查看 | 2015-11-19 08:44:00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hui)18日(ri)在(zai)武漢(han)舉(ju)行(xing)2015年年會(hui),發(fa)布了“十三五”電力(li)科技(ji)(ji)重(zhong)(zhong)大(da)技(ji)(ji)術(shu)方(fang)向(xiang)研(yan)(yan)究(jiu)報告,提出(chu)未來5年中國電力(li)科技(ji)(ji)領域(yu)將重(zhong)(zhong)點開展(zhan)9個(ge)重(zhong)(zhong)大(da)技(ji)(ji)術(shu)方(fang)向(xiang)、38項關(guan)鍵技(ji)(ji)術(shu)研(yan)(yan)究(jiu)工作(zuo)(zuo)。光熱發(fa)電技(ji)(ji)術(shu)成為關(guan)鍵技(ji)(ji)術(shu)研(yan)(yan)究(jiu)工作(zuo)(zuo)之一。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集合電網、火電、水電、核電及再生能源等全行業相關領域的院士和專家,開展了5年規劃重大技術方向研究。研究報告提出9個重大技術方向:智能電網技術、中國新一代能源系統技術、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高效清潔火力發電技術、可再生能源發電及利用技術、水力發電技術、先進核能發電技術、系統能效提升技術、基礎性和前瞻性技術。
圍繞上述方向,報告梳理出了需要重點研究的38個具體關鍵技術,如: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并網調控技術、海上風力發電技術、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高性能大容量水電機組技術、第四代核電技術、無線輸電技術、超導技術等。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孝信在發布會上說,當前世界能源處于大調整、大變革時期,能源轉型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大趨勢。中國已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生態文明建設新階段、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新時期,電力發展業已進入以綠色化、智能化為主要技術特征的新時代,科技創新正在成為支撐能源電力發展的助推器、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他說,“十二五”以來,中國電力技術蓬勃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及裝備、智能電網、高效清潔燃煤、水電、第三代核電技術及裝備、新能源并網發電等關鍵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形成了國際領先的技術優勢。其中,特高壓電網技術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第三代核電關鍵設備基本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風電、光伏發電產能居世界前列,中國已成為新能源并網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國家。
附表:十三五我國電力重大技術方向及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