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Jennifer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8279查看 | 2016-07-06 18:29:00
『“市場將最終決定哪種技術會成為最后的王者。”』
——MartinSelig,FRENELL公司CEO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如果對同樣帶有儲熱系統的三種技術路線——槽式、塔式和菲涅爾式進行對比,屈居第三的就是菲涅爾了。當前,槽式和塔式分別被認為是最具成熟度和最具發展潛力的兩大主流技術。相比之下,菲涅爾技術在市場份額、在運行裝機量、規劃項目容量等方面,都難以望前兩者項背。而先后出任菲涅爾光熱發電技術先驅公司Novatec太陽能公司和新興光熱公司FRENELL公司CEO的MartinSelig卻前后投入約11年的時間專攻菲涅爾技術。
FRENELL公司的管理團隊即脫胎于Novatec,同樣的角色,同樣的團隊,依舊執著于研發菲涅爾技術,MartinSelig為何要成立一個新公司?Novatec的現狀如何?FRENELL的DMS?熔鹽菲涅爾技術能為行業注入哪些新動力?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暨CSPPLAZA年會期間,CSPPLAZA記者就行業普遍關注的這些熱點問題采訪了FRENELL公司CEOMartinSelig和CTOMaxMertins。
圖:MaxMertins(左)和MartinSelig(右)接受CSPPLAZA記者采訪
FRENELL成立之始和NovatecSolar現狀
CSPPLAZA:您在2015年對Novatec的光熱業務進行了管理層收購后成立了新公司FRENELL。人們都很好奇你為什么這么做?Novatec的現狀如何?是否還參與光熱業務?
Martin Selig:在2005年時,Max和我都參與了Novatec太陽能公司的創立。外部投資者為我們提供了產品研發和建設西班牙PE1和PE2等光熱電站的資金。但到2012年時,西班牙政府突然決定削減上網電價補貼額度,與此同時,Novatec太陽能公司來自光熱業務的收益也在下降,我們的光熱業務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前景不明。
另外,2011年3月16日,Novatec曾獲得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導廠商ABB公司的投資并售給對方35%的股份,以進一步發展光熱發電業務,但2013年5月,ABB出于對光熱發電相關業務盈利性較弱,風險較高等因素的考慮,決定撤資并出售了其持有的股權。之后,包括我在內的其余股東都一致認為徒手等待光熱市場的再次興起可能要不止3年,為此我們決定從Novatec撤資,此后我們共同討論了如何依靠自己繼續堅持于光熱產業。最終,在2015年,我們成立了新公司FRENELL,我們依舊秉承之前在Novatec的發展方針、技術路線和產品,保持同樣的技術團隊,并繼續履行之前的商業協議。簡言之,一切照舊,只不過我們認為,創立一家新公司比持有原公司股份更利于發展光熱事業。
Novatec現在仍然存在,只是活躍程度有所降低。我們沿用了Novatec的科技成果,在原來的發展基礎之上,我們進一步優化產品和技術。
直接熔鹽傳儲熱技術——菲涅爾光熱技術黑馬?
CSPPLAZA:Max,您作為首席技術官,能否為我們簡要地介紹一下你們的DMS技術?
Max Mertins:很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線性菲涅爾式光熱發電直接熔鹽傳儲熱技術的研發和優化工作。DMS?是DirectMoltenSalt的簡稱,就是把熔鹽作為傳熱和儲熱介質。這和使用水工質的DSG技術不同。
CSPPLAZA:人們普遍看好塔式和槽式兩種技術路線,為什么你們堅持做菲涅爾?
Max Mertins:首先,現在的大趨勢是熔鹽被視為最有前景和最有價值的儲熱介質。目前的很多電站在熔鹽儲熱外,還需要結合使用導熱油用于傳熱,運用這種模式的以槽式光熱電站居多。但這種模式的固有缺點就是不能達到更高的運行溫度,而熔鹽可以實現更高的運行溫度,所以用熔鹽同時作為傳儲熱介質更有優勢。另外,菲涅爾電站的集熱管位置固定,不必像槽式系統一樣隨時轉動,因此其運營成本更低。我們的系統毫無疑問是更適合熔鹽這種介質的。
Martin Selig:如果我們試著對中國現有裝機量和1GW光熱示范項目中的三種技術路線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中國光熱市場開始有意識地重視新技術。線性菲涅爾項目的現有裝機量不足1%,但未來的裝機量預計將可能達25%。對我們而言,我們的發展空間將更為廣大。
CSPPLAZA:和熔鹽塔式電站相比,熔鹽菲涅爾系統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Max Mertins:除了前面提到的運營成本低,下降成本空間較大外,我們的系統的另一個明顯的競爭優勢就是我們能夠以更安全的方式使用熔鹽介質。在光熱發電市場剛剛興起之時,有一種說法流傳較廣,即塔式系統以高運行溫度、低熱損聞名。但事實證明并非如此。如果細心計算,你會發現,像我們這樣的線性菲涅爾系統的熱損會更低。與熔鹽傳儲熱塔式光熱電站相比,我們采用的是真空集熱管。但塔式系統是利用反射鏡聚集太陽光線反射到集熱塔頂端的吸熱器上聚光的,在長距離的反射過程中,能量不可避免地損失掉。這也是塔式工程師長期研究并期望能夠解決的問題,以達到預期的發電目標。我們就不需要為此擔心,因為我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保證熱損的最小化。并且,我們的系統更安全,因為沒有哪個進程是直接暴露于空氣中進行的。
另外,塔式電站的集熱器如果受損,將導致整個發電系統受到影響,甚至不得不在短期內停運。而我們的系統設有多個回路,包含多個集熱器。例如,整個電站系統由100個回路組成,其中一個回路要修復的話,只是1%的光場不可用,而其余的99%仍是可用的。
電價初定1.1元/千瓦時,高還是低?
CSPPLAZA:中國的光熱示范項目電價已初步確定為1.1元/千瓦時,您怎么看待這樣一個價格,是否與你的預期相同?您認為這個價格對中國光熱市場的影響怎樣?
MartinSelig: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三種不同的技術路線都有發展的機會。雖然這個價格不是很高,但是很好的一點是足夠讓塔式、槽式和菲涅爾式三種不同技術路線都得到應用,并且有利于刺激技術開發商不斷更新提升技術,從而營造一個競爭性的氛圍,技術越先進才能給出越低的價格,市場將最終為我們決定哪種技術會成為最后的王者。因此我認為,電價當然越高越好,但太高就沒有必要了。
圖:Martin和傅可夫(美國再生能源集團私募股權基金大中華區合伙人)交談
在FRENELL此次來華參加CSPPLAZA年會期間,Martin和Max一直在努力尋求可能的合作伙伴,“讓我們感興趣的公司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的公司名稱中都有一個關鍵字——投資,”Martin對記者說道。“我們期望和中國的投資者進行合作,也希望和一些設備生產商、私人電站開發商建立合作關系。我們在2014年已經成功建設了一個熔鹽為傳熱工質的菲涅爾光熱發電示范系統,該系統即基于此前的PE1菲涅爾光熱示范電站改建而來。經過3年多的反復試驗,我們已經在運維熔鹽直接傳儲熱菲涅爾熱發電系統的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