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電價東風已至,光熱如何立足于新起點御風而上?
發布者:本網記者Jennifer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058查看 | 2016-09-14 14:05: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隨著光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與首批光熱示范項目名單落地,業界一改往日愁云暗淡,苦等東風的窘境。塵埃落定的一刻,在感慨十年堅守之余,光熱人站在新的起點上,開始著手籌備新的征程。

  為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思路,助推我國光熱發電邁向產業化新征程,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光熱發電專委會于9月13日在京舉辦了題為“標桿電價、光熱啟航”的產業分析暨媒體見面會。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北京工業大學等權威專家愛康集團、億利資源等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及媒體代表參與了此次活動。


  對電價出臺應懷感恩之心

  商會專業副會長曾少軍博士在致辭中表示,“面對大量棄風、棄電造成的可再生能源投資資產嚴重浪費的現實,國家發改委仍然能夠堅持出臺標桿電價政策并給出1.15元的價格,我認為這一舉措意義非凡,因為這不但能更好地引導企業采用先進技術、開發優質光熱資源,還將有利于對光熱發電產業的經濟性進行探索和試驗。”

  北京工業大學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馬重芳在演講開篇也談到,“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國家仍然給出1.15元的電價(美國的電價約合0.9~1.1元/kWh),這一價格雖然沒有達到1.2元的預期值,但我個人認為不低。對此,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替代傳統火電任重而道遠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表示,“我認為光熱經過5年的培育期,將會復制風電和光伏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狀態,成本將快速下降。另外,十三五期間的可再生能源規劃雖尚未頒布,但已基本確定,到2020年,計劃光熱發電達到500萬千瓦的裝機規模。我認為,這是國家出于對光熱行業的支持而出臺的一個導向性目標。因此,為促進光熱行業盡快發展起來,企業、政府和銀行等應攜手共同努力,為光熱發展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首先,光熱企業應借著首批示范項目的大好機遇,在十三五期間練好內功;政府方面應該繼續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則協助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融資環境。在目前的示范階段,大家應該努力積累經驗,以盡早實現預期目標,然后進一步發展,并最終成為規模化的替代性能源。”

  曾少軍對光熱的未來同樣給出了很大的期許,“關于光熱發電今后的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我建議向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方面努力,成為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電能,并最終替代傳統火電。這對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而言也將是極大的利好。

  “但是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并沒有看到真正有意義的‘變革’的出現,相反,我們看到的現實情況是——新能源在不斷為傳統能源讓路。所以我們要以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的技術戰略部署為指導,來確定光熱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曾少軍說。

  要撼動傳統火電在電力系統的統治性地位,然后由新能源領域的新秀光熱技術取而代之,這一愿景想來不失美好,但實現起來卻遠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若想盡早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明確怎樣的發展思路呢?

  引進來是前提 創新才是根本

       馬重芳在評價國內光熱技術的發展前景時說, “光熱發電行業的未來必然是掌握在我們中國人的手中。其中的原因很簡單:太陽能熱發電所用的這套鋼結構、機械裝備、熱工裝備、自動化裝備,從聚熱器、到換熱器一直到汽輪發電機等都是中國人的長項。美國彭博社的一個記者也曾對我說,‘要真正下降光熱發電的成本,只有中國人能夠做到。’”

  而提及國內光熱行業的發展思路,馬重芳認為,目前的發展思路無非有兩條,其一是全盤吸收國外技術,然后利用我國在人力、土地等方面的成本優勢,促進光熱技術發電成本的快速下降,其二是‘引進來’后融合我們自己的創新。但有一個現實問題我們需要認清,那就是國外的光熱技術并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事實是他們的技術依然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成本高、效率低、可靠性不佳等問題。

  比如,在成本方面,國際上幾個大型電站,在初期的投資成本,每千瓦需耗資5000~7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0~40000元,這一數字是相當高的;在發電效率方面,目前國際上的大型槽式光熱電站的效率只有12%,塔式稍高,約為13%~15%,到2020年預計能達到18%。在可靠性方面,傳熱介質導熱油、水以及不是很先進的熔鹽的可靠性都不(bu)是(shi)十分理想

  “解決這一切問題的根本就是創新。”馬教授指出。

  因此,要推動光熱發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我們應該采取不同的措施。針對成本高的問題,馬重芳認為要依靠創新來驅動發展,提高發電效率,強化可靠性,使成本至少下降30%~50%,成本如果只下降10%,其實質意義并不是很大,所以至少要下降一半,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行業獨立健康發展,而不是一直依賴于國家的補貼政策。基于此,我們應該注重技術研發,相信科學,同時反對商業炒作。

  首批示范項目或將批量啟動

  電價落地的那一刻,幾乎所有業界人士都松了一口氣,大有久旱逢甘霖的暢快之感。但緊接著,國家發改委于次日正式發布的《關于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上面明確指出,“2018年12月31日以前全部投運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執行上述標桿上網電價。”這就意味著,要想執行1.15元/kWh的標桿上網電價,最終入選示范名單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必須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全部建成投運。那么,動則數十億資金的大型工程,區區兩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對業主而言,是否很緊迫呢?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時間,最終入選示范名單的項目業主乃至整個行業又該在哪些方面積極準備呢?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會長、光熱發電專委會執行主任、首航光熱董事總經理姚志豪對此回答說,“這一時間點還是比較急迫的,其實,在此通知發布之前,能源局曾就投運時間征求過包括首航在內的業界意見,原定的時間還要早一些。但如果進入示范名單的業主抓緊時間進行采購、融資等方面的準備,保證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全部的前期準備工作,然后將余下的2年作為施工期的話,對于像我們這樣有實際建設經驗的公司而言,這一時間雖然緊張,但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對于很多需要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摸索前進的企業而言,壓力是很大的。”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