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電力行業在全國統一碳市場中探索電碳融合發展
來源:中國電力報 | 0評論 | 5677查看 | 2017-04-19 09:01:00    
       3月(yue)27日上午,廣(guang)(guang)東省(sheng)2017年第二次碳市場集中(zhong)競價交(jiao)易(yi)(yi)在(zai)廣(guang)(guang)州(zhou)碳排(pai)放(fang)(fang)交(jiao)易(yi)(yi)中(zhong)心進(jin)行。在(zai)參(can)與此次集中(zhong)競價交(jiao)易(yi)(yi)的(de)(de)眾多主(zhu)體(ti)中(zhong),一家售(shou)(shou)電公司的(de)(de)表現(xian)十分(fen)亮眼(yan)。廣(guang)(guang)州(zhou)恒(heng)運(yun)(yun)綜合能(neng)源銷售(shou)(shou)有(you)限公司(以(yi)下簡稱:恒(heng)運(yun)(yun)售(shou)(shou)電)作為全國(guo)首(shou)家經營碳排(pai)放(fang)(fang)權交(jiao)易(yi)(yi)業(ye)務(wu)的(de)(de)售(shou)(shou)電企業(ye),以(yi)每噸(dun)16.5元的(de)(de)價格競得25萬噸(dun)的(de)(de)碳量,占(zhan)此次出(chu)售(shou)(shou)總碳量的(de)(de)50%,成為廣(guang)(guang)東省(sheng)碳市場競價中(zhong)交(jiao)易(yi)(yi)量最多的(de)(de)主(zhu)體(ti)。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在即,各路市場主體搶占先機的動作一度令碳市場加速升溫。作為碳市場的重要主體,電力行業企業在碳資產管理方面加緊布局。其中,售電公司探路碳資產管理與服務成為其在電力交易與碳交易融合發展的趨勢下新的發展方向,也有望為電力企業適應電力體制改革與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提供解決方案。

  試水碳交易售電企業多元化發展新方案

  廣東省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首批售電側改革試點,其售電市場競爭活躍,多元化售電主體基本培育成熟。售電主體擁有著廣闊的發展環境和充足的試水空間,充分競爭也倒逼售電主體不斷擴展發展路徑,嘗試發展新思路。

  “目前,廣東省售電公司已達到284家,競爭日益激烈。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競爭局面日益復雜。”恒運售電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隨著廣東碳交易試點的確定和市場的啟動,碳交易與電力交易的相似性以及電力行業在碳交易中的重要地位使售電企業開始關注碳交易業務。“碳資產作為未來電力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潛力巨大。以輕質資產入手,以市場為導向,把售電與售碳相結合,這是我們認為的售電企業多元化發展的可行方向。”上述負責人表示。

  2016年12月23日,恒運售電在廣州碳排放交易所進行了首次碳指標交易,一次性協議轉讓購得369萬噸碳指標,每噸碳價為12.8元,成為全國經營碳排放權的唯一一家售電企業。目前恒運售電公司已擁有430萬噸的碳指標,在廣東省碳排放市場中具有較強的話語權。而目前廣東碳市場的碳指標價格在全國范圍內處于低位水平,在即將啟動的全國統一的碳市場中,資產升值潛力巨大。

  售電公司涉足碳交易業務并不是電力市場與碳市場跨界融合的首例。作為國家納入碳排放權交易的首批重點行業之一,電力行業一直是碳交易市場最重要的主體。在3月召開的2017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表示將在今年啟動運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及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碳排放交易市場管理體制。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指出,碳市場的參與主體為重點排放行業中2013年~2015年任意一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萬噸標準煤以上(含)的企業法人單位或者獨立核算企業單位,按照通知,幾乎所有的電力企業均要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深度參與碳市場建設與運行對電力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全國統一碳市場中探索電碳融合發展

  全國碳市場啟動在即,市場熱度早已不斷升溫。眾多企業和機構選擇在市場啟動前搶占先機。五大發電集團紛紛將碳資產管理提升到集團戰略層面,眾多企業和機構也把業務擴展到碳資產管理與服務。在去年底舉辦的“2016中國電力交易與碳交易融合發展研討會”上,北京環交所與上能電力集團共同發布電力交易與碳交易一體的服務產品“電碳寶1.0”,成為電力交易與碳交易融合的嶄新范本。

  一位從事碳資產管理的電力行業業內人士分析稱,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后,隨著碳配額價格的波動、配額分配趨緊以及有償配額的比例增大,電力企業的經營壓力將逐步增大。對于電力企業而言,碳排放成本將逐漸成為其生產成本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碳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將碳排放管理提升至企業戰略層面來考慮,對于電力企業的經營者來說是加入碳市場后面臨的一個全新挑戰。

  在此前召開的“中國碳市場高峰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電力行業應充當全國制造業和能源供應行業碳交易的領先行業,成為其他行業的示范。換言之,電力企業應該在變革中認清形勢,抓住機遇,贏得未來先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電力體制改革的契機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與碳交易體系提供了機遇。國網能源院企業戰略研究所所長馬莉指出,當前,電力體制改革正在快速推進,綠色交易體系建設應該考慮與電力市場化進程的銜接問題,確定合理的總量控制目標以保障電力供應平穩。電力行業涉及到多個交易品種,而且與電力交易密切相關,直接依托電力交易平臺開展其他交易的可行性便值得探索。例如,對于碳市場來說,在成熟的電力交易平臺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具有拓寬交易渠道、促進兩種交易的相互協調、節約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隨著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售電公司在融合電力交易與碳交易的模式方面還有待更深入的探索,電力企業也應通過建立并完善碳資產管理體系充分利用碳資源與市場,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乃至拓展新的發展方向。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